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杜氏泛樹蛙

鎖定
杜氏泛樹蛙(Polypedates dugritei),體肥碩,雄蛙體長在5cm以下,雌蛙可達7cm,雄性顯著小於雌性。皮膚比較粗糙,背部有密佈的小疣粒,腹面和股部下方有扁平疣密佈。一般背部為綠色,散佈大小不一的棕色圓斑,有的背部為深綠色或棕綠色 ,斑點則為深棕色;有的個體背部無斑,為一致的綠色。
中文學名
杜氏泛樹蛙
拉丁學名
Polypedates dugritei
動物界
脊髓動物門
亞    門
脊索動物亞門
兩棲綱
無尾目
樹蛙科
分佈區域
四川、雲南、貴州等省
命名者及時間
David,1871

目錄

杜氏泛樹蛙形態特徵

在形態上它與普洱泛樹蛙相近,但有較大差異。具體描述如下:
棲息於海拔1400—3200m山林的水塘附近沼澤、雜草或灌叢中。繁殖季節在5-6月間,繁殖期雄蛙發出清脆悦耳的鳴聲,以傍晚之後鳴聲頻繁,白天有時也可聽到。
前臂、跗外側至指端有鋸齒狀疣;第4趾蹼達趾端;後肢脛跗關節明顯達鼓膜;左右跟部相遇;指吸盤不明顯大於趾吸盤;背部棕紅色斑較多,且以圓形及近圓形為主。
觀察和比較了四川峨眉山、洪雅瓦屋山、昭覺與湖北利川等四地區原鑑定為杜氏泛樹蛙Polypedatesdugritei的核型。結果表明,事實上顯示了兩種極易區別的核型。昭覺和利川兩地者一致相同屬於同一種,它不但區別於杜氏泛樹蛙,也區別於同屬的任何一種。基於核型的顯著差異,它應是一個新的超種Superspecie。作者將其命名為昭覺泛樹蛙Polype-dateszhaojuensis,並指定1993年7月2日採於四川昭覺七里壩的6883 ̄#雄性成體為模式標本。

杜氏泛樹蛙分佈

我國四川、雲南、貴州等省區均有分佈;雲南分佈於滇西和滇南地區。

杜氏泛樹蛙相關

於雲南屏邊縣杜氏泛樹蛙PolypedatesdugriteiDavid膀胱內檢獲單殖吸蟲多盤科多盤蟲屬 1新種 :屏邊多盤吸蟲Polystomapingbianensissp .nov .,對其形態結構及宿主特異性問題進行了初步研究。據宿主膀胱內寄生的產卵成蟲測量形態分類數據和描述鑑定特徵。蟲體全長平均 9 4 2 8mm ,後吸器大小平均 0 86 9mm× 0 784mm ,後吸器吸盤的直徑平均 4 34 4 μm ,後吸器上兩個中央大鈎全長平均 4 0 3 2 μm。朝向外側腸管無盲突 ,朝向內側腸管每側形成 1 3~ 1 4個盲突 ,有 1個或無過腹中線的腸聯合 ,腸管於後端合併向後延伸至後吸器內 ,不形成盲突。卵巢較小 ,位於單個睾丸之前 ,卵巢長平均 71 1 5 2 μm。卵相對較大 ,卵長平均 30 6 6 μm ,卵寬平均 1 6 4 6 μm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