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杜文秀

(雲南回變的領袖)

鎖定
杜文秀(?-1872年),字雲煥,雲南永昌府保山縣(今屬保山市)金雞村人,回族。中國清朝咸豐、同治年間雲南回民起義領袖。
杜文秀幼時入鄉學讀書,同時在清真寺學經。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曾考中秀才。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杜文秀家人在永昌回、漢衝突中被殺害。事發後,杜文秀等人進京告狀,道光帝派林則徐前往永昌調查此事,實行“只分良莠,不論回漢”的方針,雖懲辦了一批罪魁禍首,但是沒有從根本上解決積壓已久的回、漢矛盾。咸豐六年(1856年),雲南回、漢人民因爭礦起釁,清政府處置失當,激起民變。杜文秀在蒙化起兵,隨後進軍大理,自立為“總統兵馬大元帥”,並宣佈遙奉太平天國號令。起義爆發後,杜文秀帶領起義軍主要活動於迆西一帶,成為滇西反清的主要力量。
咸豐十一年(1861年)六月,杜文秀令部下攻克永昌府,九月克騰越,聲勢大振。其部下具稟請杜文秀稱王,被其拒絕。同治元年(1862年),杜文秀下令蓄髮,在大元帥之下,設大司馬、大將軍等官職。同治六年(1866年)春,杜文秀趁省城空虛,親統大軍進攻昆明,對昆明進行圍困。但隨着清軍的不斷增援,圍攻昆明以失敗告終。同治十一年(1872年),雲南巡撫岑毓英督師,率清軍進攻大理。杜文秀親率將士在城下與清軍激戰,不敵,退守城內。此時,義軍中掌握兵權的大司衡楊榮叛變,逼迫杜文秀出城投降。失去抵抗力量的杜文秀命家屬自殺,隨後自行服毒。楊榮將其獻給清軍,杜文秀到清營時,毒發身亡。 [2] 
所處時代
晚清時期
民族族羣
回族
出生地
雲南永昌府治(今保山市)金雞村
出生日期
1823年
逝世日期
1872年
本    名
杜文秀

杜文秀人物概述

杜文秀
杜文秀(2張)
1855年,回、漢豪紳爭奪楚雄石羊銀礦,發生械鬥,總督恆春乘機慘殺回民。文秀在永昌回漢爭訟中入獄。1856年由雲州回民起義首領蔡春發營救出獄,即在雲南蒙化(今巍山)起兵,招募回彝民數千,9月16日攻克大理。10月17日被推舉為大元帥,建立政權。
他一上任,就下令廢除清朝年號,用甲子紀年,改用明朝衣冠,旗幟一律用白色,以與清軍相區別。他又把大理都督府改為大元帥府,大理新政權宣告成立。杜文秀高舉起反清大旗後,勢如破竹,所向披靡,攻佔了周圍53座城池,半個雲南在他的控制之下。他主張“三教同心,聯為一體”,“三教”是佛教、伊斯蘭教與彝族教。
1858年,雲南巡撫岑毓英採取分化誘降策略,使另一支回軍主力馬如龍等叛變後,集中重兵鎮壓杜文秀。1872年,清軍進攻大理,杜文秀於12月26日服毒後自赴清營,要求保全大理軍民性命,被岑毓英所殺,起義失敗。 [1] 

杜文秀文化遺蹟

“元帥府”位於大理古城南門內。四周城牆高3米,寬2.1米,佔地2萬多平方米,是一座城中之城。議事廳殿上掛有杜文秀手書對聯:天生英雄奪回漢朝世界,地出豪傑戳破胡兒乾坤。
杜文秀墓,位於大理下兑村。原墓建於1872年,1983年重修。墓高5.7米,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