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字)

鎖定
杖(讀作zhàng)是漢字通用規範一級字(常用字)。 [1]  此字始見於《説文》中的小篆文字中。 [2]  本義指手持木棍。後引申泛指棍,木棍。又特指枴杖。 [3] 
(基本信息欄參考資料: [4] 
中文名
讀    音
zhàng
總筆畫
7畫
字    級
一級字(編號0683) [1] 
平水韻部
去聲二十三漾 [5] 
注音字母
ㄓㄤˋ
五    筆
sdyy
統一碼
基本區 U+6756
部    首
結構構型
上下結構

字源演變

字源演變流程圖 字源演變流程圖 [2]
“杖”字始見於《説文》中的小篆文字中(圖1)。其左邊是“木”的篆體書寫,右邊上方是個“十”字,下方的形狀像是向左傾斜的“山”字且中間一橫稍向下彎曲兩部分組成。隨後到了漢代文字中(圖2),其左邊的“木”字書寫接近現代漢語的書寫,右邊像是一個“支”字但是下方的“又”字沒有閉合。漢代時期,為了避免與“支”相混淆,就將“十”的豎筆與“又”相連,從而變成了字形3。隨後發展就沒有變化了,直至發展到現代漢語。
“杖”字是會意兼形聲字。本義是手持棍棒。《説文》中説:“杖,持也,從木丈聲。”“杖”字是由“”字和“”字構成。“木”表義,篆書形體像棵樹,表示“杖”是樹木製成的,“丈”讀zhàng,表聲。“丈”有扶、倚之義。表示“杖”是扶着走路的長棍。後引申泛指棍。也指古代的一種刑法。用作動詞時,又引申泛指拿持。 [2-3]  [6] 

詳細釋義

讀音詞性釋義例句英譯例句
zhàng名詞手杖;枴杖。
禮記·曲禮上》:大夫七十而致事,若不得謝,則必賜之几杖。
漢·崔瑗《杖銘》:乘危履險,非杖不行,年老力竭,非杖不彊。
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清·顧祿《桐橋倚倬錄·工作》:杖,俗呼枴杖……大抵琢取山中榔、慄、楂樹老幹為之。亦有以方竹、剡藤為之者,光潤可喜。
朱德《登疊彩山贈徐老》詩:登高不用杖,脱帽喜東風。
cane;stick錫杖;魔杖;杖者;杖幾杖父
泛指棍棒或棒狀物。
孔子家語·六本》:舜之事瞽瞍……小棰則待過,大杖則逃走。
宋·司馬光《涑水記聞》卷一:太祖姊面如鐵色,方在廚,引麪杖逐太祖,擊之。
紅樓夢》第二五回:寶玉一發拿刀弄杖、尋死覓活的,鬧的天翻地覆。
rod or staff used for specific purpose杖棒
指居喪時所執的喪棒。
禮記·問喪》:或問曰:杖者以何為也?曰:孝子喪親,哭泣無數,服勤三年,身病體羸,以杖扶病也。
清·袁枚《隨園隨筆·杖》:無杖則不成喪。
mourning stick杖期杖周
兵器。
呂氏春秋·貴卒》:操鐵杖以戰,而所擊無不碎。
宋史·刑法志二》:今眾持兵杖劫糧廩,一切寬之,恐不足以禁奸。
刑具。施杖刑所用的棍棒。魏書·刑罰志》:檢杖之小大,鞭之長短,令有定式,但枷之輕重,先無成制。《隋書·刑法志》:杖皆用生荊,長六尺。有大杖、法杖、小杖三等之差。rod杖式;杖制;杖限杖架
動詞拄着唐·韓愈《畫記》:驢驅者四人,一人杖而負者,婦人以孺子載而可見者六人。support
用棍子打;拷打
宋·王讜《唐語林·補遺二》:時穆家法最峻,寧命諸子直饌,稍不如意,則杖之。
清·徐士鑾《宋豔·奇異》:有朱衣樂人誤旨,公性卞急,遽杖於馬前。
flog with a stick杖楚;杖牛;杖徒;杖錢;杖刑杖治
握,執持。
《書·牧誓》:王左杖黃鉞,右秉白旄以麾。
漢·袁康《越絕書·外傳記越地傳》:句踐乃身被賜夷之甲,帶步光之劍,杖物盧之矛,出死士三百人,為陣關下。
hold;grasp杖斧;杖楫;杖斧之臣;杖策;杖節
古刑法名。用大荊條或大竹板捶擊犯人的背、臀或腿部。
《新唐書·刑法志》:及肉刑既廢,今以笞、杖、徒、流、死為五刑。
明史·世宗紀二》:光祿少卿馬從謙坐誹謗杖死。
杖錢
通“仗”。憑倚;依靠。
左傳·襄公八年》:杖莫如信。完守以老楚,杖信以待晉,不亦可乎?
漢書·李尋傳》:外臣不知朝事,竊信天文即如此,近臣已不足杖矣。
顏師古注:杖,謂倚任也。
新唐書·突厥傳下》:西突厥去我遠,緩急不可杖,可與昏乎?
資治通鑑·晉愍帝建興二年》:凡立大功,必杖大義。
rely on杖力;杖仁;杖任;杖威;杖信
[4]  [7]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卷六》《木部》 直兩切
持也。從木丈聲。 [8] 

説文解字注

持也。
杖持曡韻。凡可持及人持之皆曰杖。喪杖、齒杖、兵杖皆是也。兵杖字俗作仗,非。鬥下雲:兵杖在後。欑下雲:積竹杖。可證。
從木丈聲。
直兩切。十部。 [9] 

宋本廣韻

直兩切,上養定 ‖丈聲陽部
杖,《説文》曰:“持也。”《大戴禮》曰:“武王踐阼,為杖之銘曰:‘惡乎失道於嗜慾,惡乎相忘於富貴?’”《呂氏春秋》曰:“孔子見弟子,抱杖而問其父母,柱杖而問其兄弟,曵杖而問其妻子:尊卑之差也。”《禮》曰:“苴杖,竹也;削杖,桐也。” [10]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字部》
《唐韻》直兩切。《集韻》《韻會》雉兩切。《正韻》呈兩切。𠀤音杖。《説文》:所以扶行也。《禮·曲禮》:大夫七十而致仕。若不得謝,則必賜之几杖。
又《王制》:五十杖於家,六十杖於鄕,七十杖於國,八十杖於朝。
又《禮·喪服小記》:苴杖,竹也,削杖,桐也。
又木梃也。《家語》:舜事瞽瞍,小棰則待過,大杖則逃走。
又《方言》:矜謂之杖,謂戈戟柄也。《呂覽·貴已篇》:操杖以戰。
又《爾雅·釋草》:蒤,虎杖。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直亮切。丈去聲。持也。與仗同。《書·牧誓》:王左杖黃鉞。
又憑倚也。《左傳·襄八年》:杖信以待晉。 [11] 
《説文解字》書影 《説文解字》書影
《説文解字注》書影 《説文解字注》書影
《宋本廣韻》書影 《宋本廣韻》書影
《康熙字典》書影 《康熙字典》書影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楷體) 字形對比(楷體) [4]

書寫演示

書寫演示 書寫演示
“杖”字由“木”字和“丈”字構成。首先在左方書寫“木”字,第一筆一橫,第四筆一點結束“木”字書寫。隨後在其正左方書寫“丈”字,第七筆一捺結束“杖”字書寫。

書法欣賞

草書書法
草書書法(7張)

音韻彙集

中上古音

時代聲韻系統名稱韻部聲母韻母
先秦高本漢系統i̯aŋ
王力系統dǐaŋ
董同龢系統jaŋ
周法高系統djaŋ
李方桂系統drjangx
兩漢西漢
南北朝宋北魏前期陽唐jɑŋ
北魏後期北齊陽唐jɑŋ
齊梁陳北周隋陽唐jɑŋ
隋唐擬音/高本漢系統ȡʰi̯aŋ
擬音/王力系統ȡǐaŋ
擬音/董同龢系統ȡʰjɑŋ
擬音/周法高系統ɖiɑŋ
擬音/李方桂系統jang
擬音/陳新雄系統ȡʰǐɑŋ
[12-13] 

韻書集成

字形小韻韻攝聲調韻目聲母聲類開合等第清濁反切擬音
廣韻上聲開口呼全濁直兩切ȡʰjɑŋ
集韻上聲合口呼全濁杜買切duæi
上聲開口呼全濁雉兩切ȡiɑŋ
去聲開口呼全濁直亮切ȡiɑŋ
韻略上聲除兩切
去聲直亮切
增韻上聲直兩切
去聲直亮切
中原音韻去聲江陽全清tʂiaŋ
中州音韻去聲江陽池上切
洪武正韻上聲全濁呈兩切dʒ‘iaŋ
去聲全濁直亮切dʒ‘iaŋ
分韻撮要陽去
[13-14]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發佈關於《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國政府網[引用日期2020-05-16]
  • 2.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526
  • 3.    谷衍奎編.漢字源流字典.北京:語文出版社,2008.01:387
  • 4.      .漢典[引用日期2018-08-18]
  • 5.    平水韻部 二十三漾  .搜韻[引用日期2020-05-16]
  • 6.    駢宇騫著.漢字字源.瀋陽:萬卷出版公司,2009.10
  • 7.    中國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詞典 [M]: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6.11:第4卷768
  • 8.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212
  • 9.    辭書查詢  .復旦大學中華文明數據中心[引用日期2020-05-16]
  • 10.    餘乃永校注. 新校互注宋本廣韻[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08:312
  • 11.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512-513
  • 12.    杖 中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20-05-16]
  • 13.    杖 上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20-05-16]
  • 14.    杖 韻書  .漢典[引用日期2020-05-16]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