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杖頭木偶

鎖定
杖頭木偶是一種地方傳統戲劇。在古代稱“杖頭傀儡”,是以木杖來操縱動作完成,它內部虛空,眼嘴可以活動,頸部下面接一節木棒或竹竿,表演者一手掌握兩根操縱桿進行表演,因而又稱“舉偶”。就杖頭木偶的偶型而言,有大中小三種,分佈地域不同,各有特色。
中文名
杖頭木偶
屬    性
地方傳統戲劇
曾用名
杖頭傀儡
完成方式
以木杖來操縱動作完成

杖頭木偶簡介

圖中這一杖頭木偶頭為木質雕刻而成,表面施彩,眼睛能動,造型與戲曲中的人物形象相近,為一醜頭形象。兩眼誇張突出為兩個大圓球,白多黑少,鼻平而闊,兩眉倒豎,八字鬍鬚,嘴角下拉,整個面部短而渾圓。設色較為單純,以白色為底,以黑色畫鬍髭、眼珠、眉毛等,只有嘴刻上除了眼球、鼻樑較費工時,其餘部分則十分簡括。這一生動傳神的木偶頭令人聯想到演出時的活潑場面。
杖頭木偶戲於清朝同治年間由北流木偶藝人何十二及其子何旭山將其傳入桂平市,並發展六代木偶藝人,有李派和温派之分。曾覆蓋全市各鄉鎮,演出場地多設於各鄉鎮文化站。
杖頭木偶戲以演唱古代的歷史題材、歷史故事、歷史人物為主,如《武松打虎》、《薛丁山》、《岳飛傳》等。1964年後,開始移植、改編、創作了反映現代內容的木偶戲,如《石敢當》、《南海長城》等,其表現形式是自作木偶、器具、道具,單人操作木偶進行演唱表演,將故事進行即興式的發揮表演,現已將這種“爆肚戲”變成劇本化的表演。先打鑼鼓後演唱、表演。唱腔用“囉”字或“哪”字拉腔、收腔。唱詞可用二句頭、三句、四句頭或不等句;可押韻或不押韻;可七言句或非七言句。無特定腔調,可自我發揮或創新。如温健仁自創温派新腔——“五合腔”(即單、對、插、接、合五種);可兼用粵劇小曲、白欖、木魚、龍舟等唱腔。單人演奏擊樂配合台上表演。設木偶表演棚作表演戲台無佈景,用布幕作背景。
杖頭木偶戲是人民羣眾喜聞樂見,深受歡迎的地方戲藝術,但現已面臨失傳的境地。 [1] 

杖頭木偶風格特徵

杖頭木偶在中國許多地區都有流傳,各有不同的風格特徵,稱謂也有所不同,在中國西北部的“耍杆子”、西南部四川的“木腦殼戲”、南部廣東的“託戲”都屬杖頭木偶。各地木偶頭的造型、臉譜、裝飾和雕刻工藝及演出風格也結合了傳統戲曲劇種以及唱腔,各有特色。

杖頭木偶分類

杖頭木偶又依造型結構和表演風格的不同,分做大木偶、中型木偶、小木偶(精木偶)三種。

杖頭木偶精木偶

精木偶,偶長40釐米,小巧玲瓏卻動作精確,劇目可觀,文武兼善。名家吳耀光能活現角色的內在氣質,他的水袖、扇子,風流瀟灑,耍腳步、抖髯口,恰到好處。《殺惜》、《情探》是他的代表作,深得蘇聯木偶大師奧布拉茲卓夫的讚揚。成都市木偶皮影藝術劇團演出的《劈山救母》,繼承了吳先生的傳統技藝,以偶人肢體刻畫人物內心活動,細緻入微,極大地發展了木偶藝術的表現功能。該院還用中型木偶推出了《降魔緣》,在木偶造型和舞台裝置方面也作了大膽探索,雖然偶高1米,但仍保留了精木偶的表演特色。需提及的是, 成都市木偶劇團創作的神話木偶劇《哪吒》獲得了第6屆"文華新劇目獎"。

杖頭木偶大木偶

川北大木偶,乃杖頭之最,流行於川北儀隴馬鞍場一帶。初以"家班"盛,流傳下來的只有李家班,著名雕刻家楊岱吸收川劇行當臉譜,又賦予人物鮮明的"偶性",為其雕成一堂大木偶,使李家班名噪川北。該班持續到五十年代,後加入儀隴縣木偶劇團。1986年,更名為南充木偶劇團。
大偶長約1.4米,重約5公斤,但表情豐富,動作靈活,依劇情要求,可穿衣、點火、喝茶、叩首、舞刀,如真人般高大,且多與"人偶"(幼童扮演的)同台,形成了以假亂真、亦真亦假的藝術特色。這在其代表劇目《盜仙草》、《玉蓮花》中都有完美的體現。
大木偶藝術代代相傳,李家第三代李泗元,技藝全面,尤擅醜行,風格粗獷而又細膩,富於神韻,且特技眾多。《跪門吃草》中須賈的丟帽、亂髯、揉肩、抖袍等一系列動作,準確刻畫了人物驚懼的內心。丁建平、秦映蘭等後輩,亦造詣彌深,他們演繹的《白蛇傳》、《美人魚》、《八仙過海》、《玉蓮花》,技藝非凡,倍受世人矚目。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