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村頭村遺址

鎖定
村頭村遺址位於虎門鎮村頭村西的大山園,面積約一萬平方米。因廣(州)深(圳)高速公路要通過遺址,經國家文物局批准,由廣東省考古研究所和東莞市博物館組成的發掘隊,分兩期對遺址中高速公路用地部分進行了發掘、清理。先後費時一年多,發掘面積共3375平方米,約佔遺址總面積的三分之一,是廣東省青銅時代早期遺址發掘面積最大的一處。
中文名
村頭村遺址
地理位置
虎門鎮村頭村西的大山園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
佔地面積
約一萬平方米

村頭村遺址遺址結構

遺址堆積層厚1―3米,文化層計有五大層,疊壓清楚,除表土外,第二層主要是距今300年前明代晚期的遺存,中間 [1]  發現有春秋時期的堆積及東漢晚期的兩座墓葬。第一期發掘的屬先民的垃圾堆,主要是吃用後的遺棄物。第二期發掘的屬先民的居住區,在一千平方米的揭露面積就清理出近三百平方米的居住面,從住屋的地板及有規則的柱洞等遺蹟看來,當時是用樹幹支撐的草棚。象這樣大範圍居住面的發現,在廣東省境內為首次。

村頭村遺址出土文物

村頭村遺址 村頭村遺址
出土遺物十分豐富,陶片數量之多為全省之冠,石器、骨器、角器多達一千多件。在青銅時代早期文化層中的石器有斧、有肩有段石錛、梯形錛、鑿、錐、戈、矛、鏃、環、璜、戚,還有加工石器用的礪石和捕魚用的豬腰形網墜等;陶器有釜、盤、豆、罐、環紡輪等;用牛、鹿等動物的骨和角製造的箭頭、錐、鏢、環、珠、笄等。陶器紋飾有方格紋、曲析紋、葉脈紋、雙線方格紋、雙線雙格凸點紋、梯子格紋、弦紋、繩紋、雲雷紋等十多種。另外,在明代,村落遺址中出土了銅鏡、青花碗、墨硯、珠飾等珍貴文物。

村頭村遺址研究意義

村頭村遺址的發現與清理,對確立珠江三角洲地區的早期青銅文化有着極為重要的意義。在種類繁多的出土遺物中,陶器以其形制、花紋、陶色構成了珠江三角洲地區這一時期考古學文化陶器羣的典型特點,為今後國內外考古學家研究珠江三角洲地區古代文化,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實物資料。
1989年6月29日,村頭村遺址被列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村頭村遺址歷次變遷

1987年冬天 廣深高速公路修建,發現村頭遺址;
1989年6月29日 村頭遺址被列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1989年8月 對村頭遺址進行第一期挖掘;
1990年5月 遺址第一次挖掘結束;
1993年3月-7月 對村頭遺址進行第二期發掘;
2006年-2008年 東莞市博物館有關專家對出土文物進行復原;
2008年 在村頭遺址上面修建休閒公園;
2009年 東莞市博物館將出版《東莞村頭》一書。

村頭村遺址古人生活習俗

從挖掘的土層看,村頭遺址古人生活區域分工更清晰,已經有居住區、飼養區等。他們的食物以貝類動物為主,並狩獵一些像鹿之類的動物,最大的突破就是出土的豬、狗遺骸,説明3000多年前,村頭先民已經養豬。
嶺南地區最早的家養豬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考古專家聯合東莞市博物館村頭遺址研究課題工作小組 ,在2006年,對在1989年和1993年挖掘出來的4000多件動物骨骼標本做了科學的分析,研究發現村頭遺址的豬可能是家養動物,併為嶺南地區最早的家畜。
貝類動物為主食
考古學家認為,珠三角古人採食以貝類動物為主,加以部分豬、牛為輔。這與其生存環境有關。以前只能是靠山吃山、靠水喝水,當時珠三角屬濱海地區,人們在靠近水的地方採集食物。而據專家考證,貝丘遺址先民們的食物來源相當多樣,其中鹿、魚、貝類是狩獵和漁撈所獲。
房屋風格為圓形和近方形
村頭貝丘遺址清理出近300平方米的居住面上,從住屋的地板及有規則的柱洞等遺蹟看來,當時是用樹幹作為支撐,頂蓋上覆蓋植物莖葉和草拌泥之類,以防日曬和雨水,最後形成外觀圓形和近方形的房屋。
火烤痕跡探究
村頭遺址古人發現了其居住地面有火烤的痕跡,根據專家推測,有兩種可能。一是因為煮飯時燒火留下的炭灰;二是古人有用木炭將地面燒乾,然後在上面居住的做法,這樣可以使地面硬化,加固居住平面的硬度。

村頭村遺址別稱由來

遺址山坡前迎坦田,古為海域。在挖出的遺存中,大部分堆積含有貝殼。遺址靠近海濱和河湖岸邊的古遺址,因其堆積物中包含大量的貝類介殼,在考古學上被稱為“貝丘”遺址。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