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村田樂

鎖定
村田樂是一種古老的傳統舞蹈。起源於宋代。為表現農村生活之舞。舞隊中有穿蓑戴笠的農民形象。南宋范成大上元紀吳中節物俳諧體三十二韻》:“輕薄行歌過,顫狂社舞呈。村田蓑笠野(原注:《村田樂》),街市管絃清。”明朱有燉《黃鐘醉花陰》套數:“賀賀賀,一齊的舞起《村田樂》。”至清代,舞隊發展為秧歌隊,吳錫麒《新年雜詠抄》:“秧歌,南宋燈宵之《村田樂》也。所扮有耍和尚、耍公子、打花鼓、拉花姊(秧歌隊女角名)、田公、漁婦、裝態貨郎,雜沓燈街,以博觀者之笑。”
中文名
村田樂
性    質
傳統舞蹈
起源時期
宋代

目錄

村田樂舞蹈簡介

[1] 
金陵村田樂
明代南都金陵,立春之時流行一種“村田樂”的娛樂活動。這種活動從明代一直延續下來,長達數百年之久,深受百姓喜愛。
村田樂 村田樂
起初,村田樂僅在南郊馮家邊流行,後來發展到孝陵衞,三五人不等,鳴鑼跳唱。經朱元璋命翰林院依照舊曲填新詞,讓城裏人“亦為之”。於是,從立春前數日起,城裏城外,三三兩兩,敲打小銅鑼,唱唱跳跳,“打”來了又一個新春。後來人們便稱立春為“打春”。這種活動至今還在南京郊縣流行。
《金陵古蹟詩注》
《金陵古蹟詩注》中説,立春之日一大早從府衙前直到東郊的大道上,都擠滿了人羣,觀看一年一度的新春慶典:太守率府縣官員和士紳齊集東郊,三聲衝響過後,燒香接春並令一個盲人用五色筆塗畫牛身,叫“覘春”。然後,太守用“五色紙裹的蘆梗”,即“五色鞭”鞭打春牛,又稱“打春”。太守鞭打幾下之後,便將五色棒散丟在地上,任人拾取,隨之鼓樂齊鳴,祭祀活動達到高潮。接着命兩名穿節日服裝的青年男子在鑼鼓聲中,在人們的簇擁之下將牛抬往城內鬧市,供人賞悦,謂之“送春”。
南京人稱新春為“立春”,有“新春大似年”之説。這一天除舉行慶典活動外,家人要向長輩拜謁,表示敬意,以求家庭和睦,叫“拜春”。全家團坐吃春餅,叫“咬春”。金陵村田樂,令人歡愉,別有風味。

村田樂拉碌碡

村田樂簡介

談到該區民間社火,不能不提“拉碌碡”。這是社火隊中一項主要歌舞,流傳也很廣泛。幾名化裝成不同農村人物的演員,夥拉一個彩布或彩紙糊起的大碌碡,在鼓鐃聲中邊舞邊唱,滑稽的舞姿,有趣的言詞,時常引起人們大笑不止。羣眾喜歡這種通俗的藝術形式,以至不少村莊看社火不説看社火,而代之説“看拉碌碡去!”

村田樂起源

拉碌碡起源何時,不見明文記載,但從歌舞內容和形式上來看,和宋代已經興起的“村田樂”有些相似之處。南宋吳自牧《夢梁錄》、周密《武林舊事》,在提到民間社火舞隊時,都寫到竹馬、劃旱船、和村田樂。當時的村田樂是扮做田舍兒、村女等人,表現農村的勞動和生活。明代朱有燉《黃鐘醉花陰》散套中曾寫道:“賀賀賀,一齊的舞起村田樂”。農村打場、軋地要用碌碡,“拉碌碡”,便從村田樂發展變化而來,成為表現農家勞動生活的一種藝術形式。
各地拉碌碡演員人數不等,一般要四人:一個老漢手拖犁地鞭,在後面趕碌碡;一個老婆兒和一個媳婦,在前面拉碌碡;另有一個跳擔後生,扮演送飯人,一面走一面和拉碌碡的人逗耍。有的地方挑擔後生挑的不是竹籃、瓦罐,竟是兩個便壺,固然滑稽可笑,但終嫌油滑庸俗。人數多的還加上一個賣膏藥的和一個託鳥籠的,算是不務正業的人吧,也是引逗老婆兒和媳婦兒。念詞也很可笑,如老漢念:“叫你紡花不紡花,給個碌碡叫你拉”,賣膏藥的給那媳婦念:“嫁給我,比他強,磚漫地,粉白牆”之類,被老漢一鞭趕開。雖近粗俗,但也是對勞動的讚揚,對不務正業的諷刺。
解放以來,人們多是改寫唱詞,利用拉碌碡文藝形式,配合社會宣傳。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