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杏花河

鎖定
杏花河,山東省渤海灣入海河流小清河支流。由於歷史上水系變遷等原因,有清河溝、獺河、楊緒溝、漯河等不同名稱,發源於淄博市博山區鎮門峪東南青龍灣,西北向流經章丘區境,經芽莊湖、東行入鄒平縣,東北入桓台縣境,至金家攔河閘注入小清河,全長100餘公里,河牀寬10至 30米。
作為真正杏花河名稱的下游,為人工生疏浚的人工河道,主要用於分泄鄒平乃至章丘縣境內的洪水。對於下游的鄒平縣,也是重要的灌溉水源。 [1-4] 
中文名
杏花河
別    名
清河溝
漯河
獺河
楊緒溝
環河溝
所屬水系
渤海入海河流小清河的支流
地理位置
山東省中部
流經地區
淄博市博山區、章丘區、鄒平縣、桓台縣
發源地
淄博市博山區鎮門峪東南青龍灣
主要支流
五十米大溝
黛溪河
鄭馬河
六六河
河    長
約 100 km
平均流量
150 m³/s
河    寬
27~54米
河    口
桓台縣金家攔河閘以東黑水灣

杏花河名稱由來

杏花河,實為以芽莊湖為界的兩段河道,也是分據鄒平市和章丘市的兩段。其上游流經章丘市的河道稱漯河,原名獺河,亦稱楊緒溝。從相公莊鎮龍灣頭上接東巴漏河,北流,經任家道口東入芽莊湖。 [2] 
芽莊湖以下,流經鄒平、桓台境內的河道稱杏花河。古名環河溝,又名清河溝,為排泄古滸山濼(和芽莊湖的位置境域接近)積水的一條小溝,每逢雨季常成水患。1897年(清光緒二十三年),知縣桂麟令掘清河溝,引水北注新清河。1935年(民國24年)春,鄒平實驗縣政府徵集民工疏浚,適值杏花落紅,流水漂泛,遂更名為杏花溝。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杏花溝經多次整修治理,排水能力大大提高,1969年改稱杏花河。 [3]  [4] 

杏花河幹流概況

杏花河的位置及流向 杏花河的位置及流向
杏花河的上源在淄博市博山區,稱青楊河。青楊河系杏花河之最上游段,發源於博山區雙堆山北麓(《章丘縣誌》稱鎮門峪東南青龍灣),流經淄川區峪林鄉西部(《章丘縣誌》記為東、西牛角石屋村),通過周村區王村鎮的西部邊境,在李家疃西流入章丘縣。境內長16公里,集水面積32.22平方公里。 [4] 
東巴漏河普集鎮一段 東巴漏河普集鎮一段
青楊河至西石門村南北入章丘縣,始稱東巴漏河,屬季節河。沿章(丘)淄(川)邊界北行,流經閻家峪鄉弓角灣、普集鎮杏林水庫,至相公莊鎮寨子附近龍灣頭注入漯河,全長34.4公里,河牀寬10至30米。 [1] 
漯河 下游章丘刁鎮一段 漯河 下游章丘刁鎮一段
東巴漏河北行,從相公莊鎮龍灣頭起始稱漯河,經相公莊鎮黌塘閘、繡惠鎮山頭店、刁鎮,至辛寨鄉鮑家村南之萬家口折向東流,經任家道口東入芽莊湖。全長28公里,河牀寬30至70米,屬常流河。漯河、東巴漏河總長67公里,流域面積464平方公里,佔全縣總面積的27.3%。 [2] 
芽莊湖 芽莊湖
漯河北折東,行章丘區治東北20公里至章丘刁鎮、鄒平界,始為芽莊湖湖區,沿湖有小辛、南芽、北芽、曹莊4個村。因臨近芽莊村得名。全湖面積5.38平方公里,水面積2.17平方公里,水位一般1.9米,最深2.4米。湖容量1740萬立方米。1985年,境內有中、小型水庫60座,塘壩421座,總庫容9799萬立方米。 [5] 
杏花河鄒平縣滸山閘下游一段 杏花河鄒平縣滸山閘下游一段
杏花河鄒平縣下游一段 杏花河鄒平縣下游一段
河出芽莊湖,始為杏花河。自鄒平芽莊湖滸山閘沿鄒平縣明家集鄉南部流向東,至青龍山北首折向東北入鄒平縣韓店鄉境,經上口村、甲子、張家、東白至孫鎮鄉霍家坡南折向東行,又至袁家屋子再轉東北經徐王屋子,沿孫鎮鄉與焦橋鄉界至孫鎮鄉大有裏村東,轉至焦橋鄉張官村北穿勝利河入桓台縣境。縣境內總長33公里,流域面積425平方公里。河道上口寬40米,底寬24米,平均深4米,堤距70米,防洪水位一般10.4~17.97米,最大行洪流量100~150立方米/秒。 [3] 
杏花河原從鄒平縣陶唐口入小清河,惠民地區根據山東省小清河工程局1965年《小清河流域治理規劃草案》中提出的高水高排,低水低排,洪澇分開的治理原則,於1966年春組織鄒平縣對其下游進行改道,同年6月竣工,改道後遂改為杏花河。改道河段自鄒平縣劉套村西北起東流,至張官莊東入桓台縣,在辛莊西修涵洞穿過勝利河(穿涵洞長182米),再向東沿用原勝利河道於(馬橋鄉五莊西北)金家閘以東黑水灣入小清河。在桓台縣境內流域面積960平方公里,長6.9公里。其中新開段2公里,河寬27~54米,深3~5米,堤距62~145米,上游寬下游窄,堤高1.5~3米,比降為七千分之一至三萬分之一,經引清濟湖北乾渠注入馬踏湖。 [4] 

杏花河水文特徵

桓台縣河道,滸山閘泄洪量為100立方米/秒,末端,泄水能力為150立方米/秒。 [4]  金家閘為防洪水位11米,最大流量147立方米/秒。 [6] 

杏花河河道變遷

漯河,原為直入小清河的支流。在刁鎮劉村繼續北行,直接入小清河舊道。1992年,章丘刁鎮政府為改造城區街道,填漯河建成中心大街,兩側分別鋪設D600排水管道,污水、雨水分別排入漯河東河道及鎮北引黃乾渠,最終排入芽莊湖,後劉村以北河道遂廢。此後,漯河皆由後劉村東分洪道入芽莊湖。改線後的漯河河段總長20公里。 [7] 

杏花河主要支流

上游漯河主要支流有漯水源、小岔河、芙蓉溝、乾河、滋泥溝、海泉河、紅石子河等。 [2] 
杏花河在縣境內上接芽莊湖,下有9條河道匯入。分別為五十米大溝、黛溪河、鄭馬河、六六河、長白溝、新民河、安袁河、利民河、劉套大溝,除黛溪河為自然形成的排洪河道外,其他均為人工開掘排灌兩用河道。
五十米大溝,1968年開挖,上接芽莊湖東堤分洪閘,向東至滸山濼圍堤西入杏花河。因溝堤距寬50米而得名。溝深2米,全長4.5公里,泄洪流量40立方米/秒。
黛溪河鄒平縣城郊一段 黛溪河鄒平縣城郊一段
黛溪河,古名沙河,《齊乘》稱蒙水,因源於摩訶山下黛泉,又匯諸澗溪水,故名黛溪河。黛溪河系鄒平縣南部山區自然形成的排洪河道,發源於以摩訶山為中心的18條山峪,上游分兩大支流:一條匯西董鄉西峪、八柱台、大馬峪和上下回諸峪之水,經由家河灘、尚莊至西董村西,向北至崔家營南;另一條匯杏林、秦家溝以南諸澗之水,經黃家河灘、南石至崔家營南,與南來支流匯合,穿於茲山、印台山之間,北流繞鄒平縣城折向西北,至上口村西南入杏花河,總長23.6公里,流域面積97.5平方公里。1958年以前,涓涓細流(約0.3立方米/秒),常年不斷。汛期洪流直下,過水流量達110立方米/秒。因河道縱坡大,流速急,經常氾濫成災。自1958年,經過多次治理,中上游建起水庫塘壩,雨水偏少之年,黛溪河水斷流。
長白溝,原系古河道。1916年開挖,因流經原長白鄉而得名。此溝源於芽莊湖,經許道口、牛官村,向北折至孫鎮鄉官莊村,再經王伍農場南入杏花河。後馬四幹運河、鄭馬河開通,蘇家橋以西河段遂廢。新長白溝為東西流向,西起裏八田鄉崖鎮東,東至韓店鄉徐王二屋入杏花河,全長11.5公里,流域面積22平方公里,溝寬15米,底寬4米,深2.5米,行水流量為5.4立方米/秒。
鄭馬河,1966年開挖。東西流向,上接鄭一溝,東流經窩村北至韓店西北入杏花河,全長8.5公里。因源於裏八田鄉鄭家、馬莊兩村附近而得名。1970年馬四幹運河南延截穿鄭馬河,分為東西兩段。鄭馬河河口寬20米,底寬4米,深3米,過水流量7.5立方米/秒,流域面積25平方公里。
六六河,1966年開挖,故名六六河。南北流向,南起滕家窪,北至袁家屋子入杏花河。全長8.5公里,河口寬20米,底寬6米,深3.5米,過水流量13.5立方米/秒,流域面積45平方公里。
新民河,系1952年開挖的縣內第一條人工改道河。起於縣園藝場北,南北流向,北流經西言禮、舊口、朱家套至李套村西北入杏花河,全長16.5公里。河口寬24米,底寬6米,深4米,過水流量21.6立方米/秒,流域面積80平方公里。
安袁河,1949年開掘,東西流向,原名安辛溝(安祥至辛集)。1965年重新開挖安袁河,上接裏八田鄉孔家村西馬四幹運河,東流經九户鄉成家村、安祥村南,再經孫鎮鄉王伍農場南至辛集村東南入杏花河,全長14.2公里。河口寬16米。底寬6米,深2.5米,過水流量22.4立方米/秒。流域面積74.5平方公里。
利民河,1965年開挖,原從九户村北利用馬四幹運河的一分乾渠,經水牛韓南接馬四幹運河,向東經剛斧寨南利用鬼子溝(現反帝溝),再至愛東村折東行至孫鎮鄉范家村西北,東行經孫家鎮、大三户、潘劉村至車郭莊後入杏花河,全長19公里。1970年,河道改從范家村南,西經都路平,至九户村西,與馬四幹運河相接,范家村西北原河道廢。現利民河口寬20米,底寬6米,深3.5米,過水流量24立方米/秒,全長15.2公里,流域面積80平方公里。
劉套溝,1983年開挖,源於焦橋鄉大成北窪,至杏花河,全長4.1公里,寬20米,深3米,排洪流量2.2立方米/秒。 [3] 

杏花河治理開發

杏花河工程

漯河治理。漯河由東南山區和長白山南麓山洪匯流而成,屬自然排洪河道。歷史上多次漫溢決口,故進行過多次治理。1666年(清康熙五年)春,獺水復溢。後經察勘,疏浚故道,建灰壩,塞萬家口,沿河築起大堤,水患得以控制。1752年(乾隆十七年),知縣張萬青發動民夫挑浚。萬家口以下河段同鄒平縣同時進行深挖。1932年(民國21年),張官村南新決河道(即分洪道)已成河形。刁鎮以北沿河居民為維護灌溉之利,曾多次堵復。因屢堵屢決,後建滾水壩,以控制水量。 [8] 
杏花河治理。1950-1953年,淄博專區組織章丘、鄒平、長山3縣民工,全面疏通杏花河干流,並對芽莊湖圍堤和7條排水網進行了治理。1963年後,每年進行兩次切灘、復堤、清淤。縣長樊臨照親臨工地任指揮,與民工同甘共苦,對杏花溝全面清淤。1966年杏花溝改名為杏花河後,先後4次清淤,兩次切灘復堤,加大了排洪能力,減少了內澇。
黛溪河治理。1955年對支流黛溪河下游切灘,疏浚17華里。1958年後,上游修水庫9座,塘壩29座,總蓄洪量300萬立米,減輕了山洪壓力。1963年,又裁彎取直,後又3次扶堤加固,使山洪不致北溢,緩解了杏花河排洪壓力。
疏浚長白溝。1950年,疏浚長白溝20華里導入杏花溝,1952年延長至芽莊湖,1963年疏浚23公里,1967年進行改道,經4次治理,長白溝現已改造成10萬畝豐產方之排水尾閭。
新民河、鄭馬河、六六河、利民河為建國後新開挖河道,開挖和加長了安袁河,基本形成了杏花河排水體系。總計開挖和疏浚長度130.4公里,完成土石方552.44萬立方米,投工249.59萬個,投資230.45萬元,建橋閘115座。 [9] 

杏花河涵閘

杏花河穿涵工程 杏花河穿涵工程
杏花河穿涵,位於焦橋鄉張官村東,杏花河與勝利河交匯處。因杏花河涵洞穿勝利河底而得名,穿涵為石墩鋼筋混凝土結構,涵洞7孔,每孔3×3米方形,淨跨度21米,涵洞長182米,過水流量145立方米/秒,涵底高程4.7米。勝利河行洪水位在穿涵頂12.5米,杏花河入小清河水位8.66米。穿涵工程建於1966年,完成土石方3.5萬立方米,總投資74萬元。
滸山閘 滸山閘
滸山閘,位於芽莊湖東北角,系開敞式節制閘,12孔,單孔跨度2~2.5米,閘高6米,閘底高程15.13米,閘前防洪水位20.13米,過閘流量100立方米/秒。建於1952年,主要為調節杏花河水量,為砌石結構,木閘門,人力啓閉。1984年,中部8孔改為鋼閘門,為電動、手搖兩用啓閉。
上口節制閘,位於韓店鄉上口村西南杏花河上,1985年建,為鋼筋混凝土砌石結構。共7孔,中3孔、每孔跨徑為4.6米、邊4孔,每孔跨經2.8米,過水流量為100立方米/秒。
甲子閘,位於韓店鄉甲子村東南,馬四幹運河東延與杏花河接口處。建於1976年,為7孔節制閘,全長14米,閘寬2.5米,過水流量125立方米/秒,閘前蓄水可灌溉土地6000畝。
利民橋閘,座落於孫鎮鄉東、利民河入杏花河口以南,跨杏花河,以利民河而得名。1954年建,原為7孔,1972年增建4孔,共11孔,砌石混凝土結構,閘寬3.2米,過水流量145立方米/秒。
劉套泄洪閘,座落孫鎮鄉有裏村東杏花河北岸。建於1975年,全長20米,砌石拱閘5孔,單孔寬3米,閘寬3米,過水流量100立方米/秒,汛期可向北分洪。 [10] 
杏花河金家攔河閘,建於1967年春,為8孔,孔寬3.2米,孔高5.7米,閘底高程4.8米,木質閘門,人工絲槓立式啓閉機,每孔2台,啓閉能力為10噸。閘墩牆為水泥砂漿砌石結構,設計防洪流量為147立方米/秒,排澇流量為105立方米/秒。以攔截河水擁高水位為其主要功能,引水灌溉面積16.3萬畝,現狀完好。
杏花河辛莊穿涵,1966年建成。投資65萬元,用石料8270方,砼1475立方米,鋼材98.65噸,水泥1233噸,木材642立方米,工日7.5萬個,使杏花河排入小清河的泄洪能力增強,解除了沿河700餘平方公里的地面逕流,達到五年一遇的排澇標準。 [11] 

杏花河水庫

杏林水庫 杏林水庫
杏林水庫,杏林水庫,位於普集鎮杏林村東、膠濟鐵路北1.5公里的東巴漏河干流中游。總庫容1010萬立方米,流域面積180.2平方公里。1970年10月動工興建,翌年6月竣工。1976年,又在北副壩原李牌村西修建非常溢洪道漿砌石裹頭。因壩基漏水嚴重,1979年8月至1980年10月,對長達2130米的主、副壩進行灌漿防滲處理。灌區位於水庫西北、西南、東南方向,東以杏林、十九郎莊為界,西至周家莊,南至果家坡,北至河莊,控制耕地面積3.35萬畝,效益為防洪與灌溉並重。“百年一遇”洪水可削減下游東巴漏河、漯河洪峯流量20.9%。原設計灌溉面積2.7萬畝。1985年,有效灌溉面積1萬畝。 [12] 
於印水庫,在鄒平鎮崔家東南,1958年月建成,流域面積64.8平方公里,庫容25.54萬立方米,大壩高7.5米,壩型砌石溢洪壩,效益面積150畝。
大李水庫,鄒平鎮大李村南,1966建成,流域面積3平方公里,庫容24.54萬立方米,大壩高10.0米,壩型土壩,效益面積100畝。
張家山水,在鄒平鎮張家山西,1958建成,流域面積2平方公里,庫容19.85萬立方米,大壩高12.0米,壩型為土壩,效益面積100畝。
三八水庫,位於鄒平鎮南關村南,黛溪河下游,東臨黃山。1958年3月8日破土動工,同年9月竣工,因動工之日適逢“三八”國際婦女節,參加修建的多為婦女,由山東省副省長餘修題名“三八水庫”。水庫主壩長200米,壩頂寬8米,壩頂高程39米。副壩長800米,壩頂寬6米。主、副壩均為土質結構,幹砌石護內坡。水庫匯水面積67平方公里,庫區佔地335.3畝。庫底高程30米,總庫容量106.2萬立方米。水庫挖土方5萬立方米,砌石700立方米,用工日21.2萬個,總投資39萬元。1976年整修加固,主、副壩,上建石砌防浪牆1000米,高0.9米,頂寬0.5米,並建放水涵洞一座,長60米。1979年又於溢洪道建5孔泄洪閘,孔寬5米,高4米,閘底髙程32.5米,可行洪234立方米/秒,設計灌溉面積5000畝。1980年後,水庫乾枯,僅供攔蓄山洪之用。 [13] 

杏花河水利糾紛

杏花河上游,章丘境內逢山洪暴發,洪水彙集於小清河和白雲湖、芽莊湖濱。因排澇,歷史上曾與鄰縣發生糾紛。經調解,逐步消除。芽莊湖章鄒水利糾紛1949年前,芽莊湖無堤岸,漯河水進湖後,再經杏花溝注入小清河。汛期,小清河水發生頂託,漯河下游之水滯留在章(丘)、鄒(平)邊界低窪地區滸山濼一帶,造成數萬畝農田淹沒。章丘人挖溝排水,鄒平人築堤堵截,引發糾紛,甚至械鬥。新中國成立後,為解決糾紛,山東省水利廳多次牽頭責成泰安、惠民兩地區,召集章丘、鄒平縣有關人員,本着“團結治水,上下兼顧”的精神,採取一系列措施,雙方達成數次協議,糾紛基本解決。主要措施,一是,1952年,由淄博專署組織章丘、鄒平2縣共同修建容水1500萬立方米的芽莊湖滯洪區,有計劃地控制洪水下泄。二是,1953年冬,在泰安、惠民2專署的共同領導下,章丘、鄒平2縣聯合開挖杏花溝分洪道,在劉各務村東漯河和分洪道上分別興建攔河閘、溢洪壩,將分洪道之水引入芽莊湖。三是,為有效地控制上游洪峯,1957至1970年,在漯河上游建成龍華、坡莊等百萬方水庫和杏林千萬方水庫。四是,興建湖南、湖西、湖北3座排水站,將湖外積水強排入湖。 [14] 
參考資料
  • 1.    章丘縣誌1840~1985 第二篇 自然地理  第四章 水 文   第一節 地上水    東巴漏河
  • 2.    章丘縣誌1840~1985 第二篇 自然地理  第四章 水 文   第一節 地上水    漯河
  • 3.    鄒平縣誌 卷二 自然地理  第四章 河流湖泊   第三節 杏花河
  • 4.    淄博市志(1840-1985) 第二篇 自然環境  第四章 水系   第一節 河流
  • 5.    章丘縣誌1840~1985 第二篇 自然地理  第四章 水 文   第一節 地上水    芽莊湖
  • 6.    桓台縣志 第二卷 自然環境  第四類 水文   第一輯 地表水
  • 7.    章丘市志1986~2005 第十篇 水利  第一章 河道湖泊治理   第一節 河道治理
  • 8.    章丘縣誌1840~1985 第六篇 水 利  第二章 治 水   第一節 近代治水
  • 9.    鄒平縣誌 卷十二 水利  第四章 河道治理
  • 10.    鄒平縣誌 卷十二 水利  第二章 蓄水   第二節 涵閘
  • 11.    桓台縣志 第五卷 水利  第一類 水利建設   第三輯 閘涵
  • 12.    章丘縣誌1840~1985 第六篇 水 利   第三章 水利工程   第二節 水 庫
  • 13.    鄒平縣誌 卷十二 水利  第二章 蓄水   第一節 水庫塘壩
  • 14.    章丘縣誌1840~1985 第六篇 水 利  第八章 其 他   第一節 水利糾紛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