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杏花圖

(清代鄒一桂創作繪畫)

鎖定
《杏花圖》是清代畫家鄒一桂創作紙本設色畫,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中文名
杏花圖
作    者
鄒一桂
創作年代
清代
材    質
紙本
畫作類型
設色畫
規    格
縱121.3釐米,橫58.8釐米
現收藏地
北京故宮博物院
幅    式
立軸

杏花圖畫作內容

鄒一桂設色畫《杏花圖》 鄒一桂設色畫《杏花圖》
此圖繪折枝杏花,枝幹曲折直上,另一枝為月季花枝,橫斜於畫幅左下部位,起到了充實畫面的作用。且與縱向發展的杏花彼此呼應。此杏花樹,花繁葉疏。以雪白晶瑩的杏花襯托月季花的紅豔。 [1] 
本幅自識:“瑤島仙花,乾隆丙戌寫為杳翁老弟,二知一桂。”鈐“一桂之印”朱白文、“知”朱文。收藏印有:“畫禪頤壽”白文、“蛟川馬氏珍藏”、“漢廬心賞朱文。 [2] 

杏花圖創作背景

丙戌為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鄒一桂時年81歲。 [2] 

杏花圖藝術鑑賞

此畫結構簡潔,呈豎長方形,上不留天,下不留地,畫面主要集中於中下部位,上端左上角僅有的空白,由作者自題識給填補,使畫面顯得充實飽滿。他的花卉多以沒骨法描繪樹木枝葉,以精妙的工筆表現花朵。設色輕淡,暢快鮮靈,杏花濃心淡瓣,以粉筆蘸桃紅色,用水逐次暈升,然後點染。下邊的月季花僅用粉色由濃至淡暈染,藉助紙底托出其形。杏葉用點法,月季葉用染法。一般來説,他所作花卉畫多以沒骨法描繪樹木枝杈,以精妙的工筆表現花朵,設色明淨鮮麗,用筆柔中寓剛。在章法上,巧於分枝布葉,具有清秀、豔麗、雋逸的藝術風格,此畫體現了畫家在沒骨花卉上取得的成就和畫家的繪畫特色。 [1] 

杏花圖作者簡介

鄒一桂(1686—1772),清代畫家。字元褒,號小山、二知、讓卿、鄉森子,江蘇無錫人。世宗雍正五年(1727)進士,官至禮部侍郎。善工筆花卉,分枝布葉,條暢自如,設色明淨古豔,所繪五色菊,用重粉點瓣,後以淡色籠染,粉質凸出縑素;嘗作《百花捲》,各系一詩。間作山水,風格雋冷,唯評者謂多乏氣韻,非其所長。傳世作品有《疏林遠岫圖》《太古云嵐圖》《山水紅梅圖》軸。著有《小山畫譜》《小山詩集》。 [1] 
參考資料
  • 1.    蔣文光主編,中國曆代名畫鑑賞 下,金盾出版社,2004.09,第2222頁
  • 2.    故宮博物院編,清代花鳥畫珍賞,紫禁城出版社,2013.11,第17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