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齊物

鎖定
李齊物(?~761年),字道用,隴西成紀(今甘肅省秦安縣)人。唐朝宗室大臣,唐太祖李虎五世孫, [1]  弘農太守李璟之子。 [2] 
出身宗室大鄭王房,門蔭入仕。神龍初年,起家太子千牛備身,累遷尚輦奉御。唐玄宗繼位,授北都軍器監,政績卓著。遷長安令,治理有方,交好右相李適之,出貶竟陵郡守,頗有政績。安史之亂後期,出任鳳翔節度使。後遷至京兆尹,政令嚴苛,不得人心。
唐肅宗上元二年(761年)五月,去世,追贈太子太師司空公、隴西郡公。 [3] 
李齊物一生唯才是舉,先後提拔了高尚 [4] 陸羽 [5] 崔衍
道用
所處時代
唐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隴西成紀
逝世日期
761年
本    名
李齊物

李齊物經歷

李齊物早期經歷

李齊物不學無術,為官嚴整。神龍初年,唐中宗發動神龍革命,恢復大唐國號,重用宗室成員。李齊物從嶺南放回朝廷,起家太子千牛備身,歷任尚輦直長、許州司馬、華州司兵。其母過世,喪期哀傷數月,導致身體虛弱,在家扶着枴杖,衣不解帶,直至喪期結束。唐肅宗特地降下璽書,給予慰勉。喪期滿後,授鴻臚寺丞,除尚輦奉御 [6] 

李齊物玄宗時期

開元初期,出任太原軍器監,交好太原少尹嚴挺之,連年政績第一,遷長安令。李齊物在任上以威禁暴,以恕用刑,歷任將作少匠、殿中少監 [6]  太府少卿
開元二十四年(736年),出任懷州刺史。舉薦高尚於宦官高力士。二十九年(741年),李齊物出任陝郡太守。不滿陝縣縣尉裴冕,給他帶上枷鎖折辱。天寶元年(742年)正月,李齊物鑿砥柱為門以通漕,開其山顛為挽路,燒石沃醯而鑿之。然後棄石入河,激水益湍怒,舟不能入新門,候其水漲,以人挽舟而上。授銀青光祿大夫、檢校鴻臚卿 [7]  三年(744年)十一月,遷河南尹,仍任水陸運使,交好右相李適之。五年(746年)七月,受到宰相李林甫陷害,被貶竟陵郡守。天寶末年,拜將作監,又為司農卿鴻臚卿、隴西郡公。 [1]  [3]  [6] 

李齊物肅宗時期

至德初年,裴冕拜相,任命李齊物為太子賓客,世人稱讚裴冕能不以怨報怨。乾元元年(758年),遷鳳翔尹、檢校刑部尚書,轉太常卿。舉薦晉州長史崔衍擔任授長安令,冊封武邑縣男。上元元年(760年),遷京兆尹。苛察寡恩,喜歡揭法壞人壞事,廉潔自愛,授太子太傅金紫光祿大夫宗正卿。上元二年(761年)五月,去世,追贈太子太師司空公、隴西郡公。 [6] 

李齊物人物評價

唐肅宗《贈李齊物太子太師詔》 [8]  :故金紫光祿大夫、太子太傅、兼宗正卿李齊物,宗室珪璋,士林楨幹,清廉獨斷,剛毅不羣。歷踐周行,備經中外。威名益振,忠效彌彰。三尹神都,一登會府。擒奸掩鈎距之術,恤獄正喉舌之官,遂令調護儲闈,再登師傅。從容賓友,師長官寮桑榆之時,壯志逾勵;松柏之性,晚歲常堅。天不憖遺,奄然殂謝,念親感舊,深軫於懷。宜錫寵章,載光營魄,可贈太子太師。

李齊物軼事典故

李齊物提攜陸羽

天寶五年(公元746年),竟陵太守李齊物在一次州人聚飲中,看到了陸羽出眾的茶藝表演,十分欣賞他的才華和抱負,當即贈以詩書,並修書推薦他到隱居於火門山的鄒夫子那裏學習。 [5] 

李齊物推薦高尚

李齊物為懷州刺史,舉高尚不仕,送京師,並助錢三萬。李齊物寓書於中官將軍吳懷實以託之。吳懷實引見高力士,置於賓館中。無問家事,一以委之。無何,令妻父呂令皓特表薦之。 [4] 

李齊物平陸故事

天寶元年(742年)正月,李齊物開砥柱,通漕路,鑿三門,成渠。李齊物在挖開重石時挖出像鏵一樣的古鐵戟,銘文篆字“平陸”,獻上,詔命名河北縣為平陸縣。李齊物將石頭棄入河中,水越發湍急,舟船不能入新門,等候水漲了由人挽舟而上。唐玄宗懷疑其事,遣宦者視察,李齊物厚賂使者,使者回去後説李齊物興修水利是惠政。 [9] 

李齊物竟陵殺蛇

《廣異記》記載:李齊物,天寶中,左遷竟陵太守。城南樓有白煙,刺史不改即死,士人以為常佔。齊物被黜,意甚恨恨,樓中忽出白煙,乃發怒雲:“吾不畏死,神如餘何!”使人尋煙出處,雲:“白煙悉白蟲,恐是大蛇。”齊物令掘之,其孔漸大,中有大蛇,身如巨甕。命以鑊煎油數十斛,沸則灼之。蛇初雷吼,城堞震動,經日方死,乃使人下塹塞之。 [10] 

李齊物親屬成員

唐太祖
景皇帝
趙興太守
鄭孝王
尚書左僕射
司空
荊州都督
淮南靖王
李孝鋭
鹽州刺史
李璟
弘農太守
李齊物
太子太傅
宗正卿
贈司空
隴西郡公
鄭滑節度使
檢校右僕射
李條
司農少卿
參考:《新唐書 卷七十 表第十 大鄭王房》 [2] 

李齊物墓誌銘

李齊物,字道用,隴西成紀人。自若水導其靈源,而聖人(黃帝)作;高邱峻其層構,而才子生。玄元(李耳)為宋帝之先,興聖(李暠)有勤王之舉。盛德彌於百祀,靈根固於千葉。太祖景皇帝(李虎)功高佐魏,慶始封唐。家崇八柱之勳,地半三分之業。亦猶殷人之祖、周室之宗文。公即景皇帝之五代孫也,鄭王亮之元孫,淮安王神通之曾孫。淮安王,皇朝開府儀同三司尚書左僕射,贈司空。磐石開府,介圭錫瑞,成周之晉鄭,西漢之勃平。祖孝鋭,鹽州刺史。父璟,隴州司倉,贈弘農太守。並清白貽範,仁賢繼軌,連華公族,濟美專城
公稟乾剛之正性,體坤順之中德。爰自岐嶷,特鍾美秀,儼然王公之量,鬱有台鼎之姿,固已超等夷而出羣萃矣。神龍初,起家左右千牛備身,歷尚輦直長許州司馬、華州司兵。時方振拔,勢已飛騰,此則江漢之濫觴、華嵩之覆簣也。丁太夫人憂,公有至性,毀瘠過禮。扶杖於家,哭不絕聲者累月;倚廬於墓,衣不解帶者終喪。天子特降璽書,就廬慰勉,非常之澤,近古未聞。服闋,授鴻臚丞,除尚輦奉御,遷北都軍器監事。太原為一都之雄鎮,軍器掌五庫之禁兵。故乾沒之贓,一徵百萬;繕完之利,費省巨億。少尹嚴挺之連奏課最,擢拜長安令。陸海殷湊,五方浩劇。公以威禁暴,以恕用刑,邑里之人,陶然大化。遷將作少匠、殿中少監太府少卿、懷、陝二州刺史。雖漢之宗室,不典三河;而周之懿親,先分二陝惟良之寄,實在於公。嘗以黃河經砥柱之艱,有覆舟之患,遂奏疏九派,鑿三門。屬役而堅冰大合,興功而烈火潛熾,不愆於素,若有神焉,人皆以公至誠之所感也。又於石獲古,銘曰平陸,遂以名縣焉。玄宗異之,賜貂裘一領、絹三百匹,特加銀青光祿大夫鴻臚卿,並公之先隴州府君專城之贈。上嘗賜公玉尺一,詔曰:“謂之尺度,可以裁成。卿實多能,故為此賜。”識者知公必將金玉王度,代天之工,豈惟從容九列而已!拜河南尹,仍水陸運使。屬左相李公適之、尚書裴公寬、京兆尹韓公朝宗與公為飛語所中,公遂貶竟陵郡太守。時陸羽鴻漸隨師郡中,説公下車,召人吏告之曰:“官吏有簠簋不修者,僧道有戒律不精者,百姓有泛駕蹶弛者。未至之前,一無所問。而今而後,義不相容。”數年間,一境丕變,熙然若羲皇之代矣。哀孤重老、有隱逸好道者,常騎馬於里巷之中,親自恤問。量移安康,即日上道,老幼遮擁,不得發者三辰。轉漢陽蘄春,其政如一。公虛中自牧,接下愈恭,與物盡推誠之心,正身無氣焰之忌。每上春行令,大户閲農,輕裹餱糧,重煩縣道,化流江漢,如時雨焉,故郡歷數四,課事第一,去思之感,人到於今稱之。天寶末徵拜將作監,重授鴻臚卿。縱壑巨鱗,還遊舊浦,凌風勁翮,俄返故林。時國忠包藏於內(下闕)。
顏真卿《大唐金紫光祿大夫守太子太傅兼宗正卿贈司空上柱國隴西郡開國公李公神道碑銘》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