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鴻章傳

(2009年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李鴻章傳》是2009年1月1日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梁啓超。本書從李鴻章的早年落拓,寫到他參加鎮壓太平軍、甲午海戰,創辦洋務運動周旋於世界外交舞台直至死去的一生。 [1] 
書    名
李鴻章傳
作    者
梁啓超
譯    者
霧滿攔江
出版社
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年1月1日
頁    數
288 頁
定    價
19.3 元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561345108
用    紙
膠版紙
叢書名
20世紀四大傳記

李鴻章傳內容簡介

本書從李鴻章的早年落拓,寫到他參加鎮壓太平軍、甲午海戰,創辦洋務運動,周旋於世界外交舞台直至死去的一生。
李鴻章從鎮壓太平天國發跡,隨後創辦洋務運動讓他的聲望達到頂點。但在甲午海戰中,他苦心經營的海陸軍全軍覆沒。而當時日本各國已經開化,民眾在世界眼光和參政熱情上已經大大領先,可滿清政府仍然禁錮民智民力,失敗也在所難免了。
洋務運動的失敗宣告了李鴻章創辦的“官督商辦”的官僚資本主義也必然失敗的命運。因為官僚既不懂工商業的技術和管理,反而把它當作漁利的工具,這使得企業沒有效率,壓制了民族工商業的發展,限制了他們的參與熱情,窒息了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發展和社會的轉型。
作者還把李鴻章同古今中外的要人如:霍光、諸葛亮,秦檜、曾國藩、張之洞、俾斯麥伊藤博文等做了對比,指出了李鴻章也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心,能夠忍辱負重。但是由於他沒有長遠的眼光,不知道為後世立百年大計,僅滿足於修修補補,而不懂得現代民主政治的特點和國民的地位、國民在現代國際競爭中的作用、政府與民眾的關係,因此在現代國際競爭中處處落於下風,處處受制。總之他的失敗也就是晚清政府的失敗,是晚清政府不瞭解世界大勢,不懂得民主政治的必然結局。
最後作者憂慮地説:“在晚清政府中李鴻章是最具有世界眼光、最有能力和品格的一個人,尚且不能避免失敗的命運。今後內憂外患的風潮,將要比李鴻章時代還要嚴重數倍,但要想再找一個像李鴻章這樣的人,也幾乎不可能了。”

李鴻章傳圖書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李鴻章之位置
中國歷史與李鴻章之關係 本期歷史與李鴻章之關係
第三章 李鴻章未達以前及其時中國之形勢
李鴻章之家世 歐力東漸之勢 中國內亂之發生 李鴻章與曾國藩之關係
第四章 兵家之李鴻章(上)
李鴻章之崛起與淮軍之成立 當時官軍之弱及餉源之竭 江浙兩省得失之關係 常勝軍之起 李鴻章與李秀成之勁敵 淮軍平吳之功 江蘇軍與金陵軍浙江軍之關係 金陵之克復
第五章 兵家之李鴻章(下)
捻亂之猖獗 李鴻章以前平捻諸將之失機 曾李平捻方略 東捻之役 西捻之役
第六章 洋務時代之李鴻章
洋務之治績 北洋海陸兵力 李鴻章辦理洋務失敗之由
第七章 中日戰爭時代之李鴻章
中日戰事禍胎 李鴻章先事之失機 大東溝之戰 平壤之戰 甲午九十月以後大概情形 致敗之由 李鴻章之地位及責任
第八章 外交家之李鴻章(上)
天津教案 法越之役 中日天津條約 議和日本停戰條約及遇刺 中日和約及其功罪
第九章 外交家之李鴻章(下)
三國代索遼東 中俄密約 李鴻章歷聘歐洲 任外交官時代 膠州之役 旅順大連威海廣州灣九龍之役 李鴻章出總署
第十章 投閒時代之李鴻章
日本議和後入閣辦事 巡察河工 兩廣總督
第十一章 李鴻章之末路
義和團之起 李鴻章之位置 聯軍和約 中俄滿洲條約 李鴻章甍逝 身後卹典
第十二章 結論
李鴻章與古今東西人物比較 李鴻章之軼事 李鴻章之人物
附錄:李文忠公鴻章年譜/李書春 [2] 

李鴻章傳作者簡介

梁啓超(1873-1929),廣東新會人,中國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動家、啓蒙思想家、資產階級宣傳家,教育家、史學家和文學家,戊戌維新運動領袖之一。字卓如,號任公,別號飲冰室主人,飲冰子,哀時客、中國之新民、自由齋主人等。著有《飲冰室合集》,代表作有《李鴻章傳》,《清代學術概論》、《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國歷史研究法》等。

李鴻章傳作者書評

李鴻章其實不知道國家事務,不知道國家是什麼,不知道國家與政府是怎樣的關係,不知道政府與人民的權限,不知道當大臣應盡的職責。他對西方富強的原因其實是不知道的,以為我國的政治、教化、文明、物產、風俗無一不優於他國,趕不上的不過是槍炮、輪船、鐵路、機器罷了。我們就學這些,洋務運動就完成了。這就是現在舉國異口同聲的論調,而李鴻章實際上是他們三十年前的前輩他們東施效顰邯鄲學步,只不過讓他們的醜陋更加暴露出來,終究不會成功是必然的。
李鴻章這麼忠誠,有這麼敏鋭的洞察力,他又長時間擔任重要職務,掌握大權,但成就卻僅僅到了今天這個水平,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他只知道有軍事,卻不知道還有民政;知道有外交。卻不知道還有內政;知道有朝廷,卻不知道還有國民。每天責備他人看不清時局,而他自己對時局就沒有弄明白;每天責備他人搞派系,舊習氣難以消除,而他自己的派系、舊習氣跟那些人比起來,也不過是五十步和百步的區別。他不知道今天的國際競爭,不靠國家而靠國民;他不知道西方各國能夠消除派系、消除舊習氣,通過新政而富強的,那種改革的動力都是來自下面而不是上面。
若以中國之失政而盡歸於李鴻章一人,李鴻章一人不足惜,而彼執政誤國之樞臣,反得有所諉以辭斧鉞,而我四萬萬人放棄國民之責任者,亦且不復自知其罪也。 西報有論者曰:日本非與中國戰,實與李鴻章一人戰耳。其言雖稍過,然亦近之。不見乎各省大吏,徒知畫疆自守,視此事若專為直隸滿洲之私事者然,其有籌一餉出一旅以相急難者乎?即有之,亦空言而己。乃至最可笑者,劉公島降艦之役,當事者致書日軍,求放還廣丙一船,書中謂此艦系屬廣東,此次戰役,與廣東無涉云云。各國聞者,莫不笑之,而不知此語實代表各省疆臣之思想者也。若是乎,日本果真與李鴻章一人戰也。以一人而戰一國,合肥合肥,雖敗亦豪哉! 中國俗儒罵李鴻章為秦檜者最多焉。法越中日兩役間,此論極盛矣。出於市井野人之口,猶可言也,士君子而為此言,吾無以名之,名之曰狂吠而已。 李鴻章之敗績,既已屢見不一見矣。後此內憂外患之風潮,將有甚於李鴻章時代數倍者,乃今也欲求一如李鴻章其人者,亦渺不可復睹焉。念中國之前途,不禁毛髮慄起,而未知其所終極也。——梁啓超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