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鬱

(南宋學者)

鎖定
李鬱(1086—1150),字光祖,學者稱西山先生。光澤烏洲(今屬福建)人,朝散大夫李深的第四子,出繼叔父李庭為嗣。 [1]  他幼承家學,後被母舅、著名的理學家陳灌薦到福建理學鼻祖楊時門下。楊時很賞識李鬱的聰穎好學,招其為女婿。李鬱從楊時學習十八年,為楊時學術重要的繼承人。李鬱當時作為中興人才,被舉薦到朝廷,為右迪功郎。後秦檜為相,李鬱不肯俯就,辭職回鄉。在城西大阪處築室而讀,取名“西山精舍”。“龜山既歿,後進多從之遊”“欲求真經,必從鬱遊”,從學弟子如雲。李鬱在那裏讀書講學著述,完成《論孟遺書》、《易傳》、《李西山文集》等。 [2] 
本    名
李鬱
光祖
出生日期
1086年
逝世日期
1150年

李鬱人物生平

李鬱生於宋元祐元年(1086年)。幼從舅父陳忠肅學,20餘歲時謁見楊時於餘杭(今浙江杭州),拜為師。楊時見他談吐不凡,才華出眾,以第三女許配與他,精心教誨。嘗對他説“學者當知古人之學何所用心,學之將何以用。若曰孔門之學仁而已,則何為而謂之仁。若曰仁人心也,則何者而謂之人心耶。”鬱受言取《論語》、《孟子》諸書,苦讀18年,煥然若有所得,其説深為龜山先生所讚許,是龜山先生學術思想重要的繼承人和傳播者之一。“龜山先生既沒,後進多從之遊”。朱熹稱“熹少好讀程氏書,年二十許,始得西山先生所著論孟諸説,讀之又知龜山之學橫出此支,而恨不及見也。”
紹興初年(約1131年),高宗有意中興大業,派御史朱異到各地訪求遺逸。朱異以鬱才德兼備薦之。高宗召見,鬱所言皆國家要務,即任命其為右迪功郎,後改敕令所刪定官。不久李鬱因母喪離任,居喪期間仍上書言事,以功改任承務郎秦檜為宰相時,鬱自思難與其共事,遂棄官在光澤縣西建西山書院讀書講學,生活十分貧困,“人有不堪其憂者”,“公獨曠然不以為異”。紹興中,有人推薦李鬱出任閩帥幕友,到福建路安撫司主管機宜文字。公餘之暇,常深入民間,察訪民情休慼利病。紹興二十年(1150年)病卒。 [1] 

李鬱個人作品

著有《易傳》、《論孟遺書》、《參同契論》、《古杭夢遊錄》和《李西山文集》等。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