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館地道戰遺址

鎖定
“地道戰嘿地道戰,埋伏下神兵千百萬。”發生在河北平原的地道戰婦孺皆知。然而,在豫魯交界處的河南省民權縣北關鎮李館村發生的地道戰卻鮮為人知。因為抗日武裝力量利用地道作戰,在抗日戰爭時期,這裏成了日本鬼子和偽軍的夢魘之地。解放戰爭時期,當地中共武裝力量還利用李館地道成功轉移了李先念、魏鳳樓等軍事將領。
中文名
李館地道戰遺址
原    長
25公里
級    別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現    長
110多米

李館地道戰遺址歷史回顧

李館地道戰遺址 李館地道戰遺址
9月6日,本報“商丘邊界行”第四階段採訪團驅車趕到本次活動第44站——民權縣北關鎮。因路況條件限制,採訪團又步行約2公里來到了李館地道遺址處。這處遺址在1986年就被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地道本來有25公里長,現在開發的只有110多米。已經義務在這裏看管了22年的(從1990年開始)老兵趙松武打開了房子的大門,外間是學生們在清明節時送來的花圈,還有附近美術學校根據老人們的記憶畫的楊朝起烈士的畫像。地道口就在瓦房的裏間,本來應該是一個鍋台,後來又在鍋台前修了一個進口,以方便大家參觀。
走進地道,一米多的高度不容人直起身子。地道內陰暗潮濕,裏面的氣眼、密室、轉盤、槍眼、卡口、陷阱等依然完好。

李館地道戰遺址發展前景

瓦房北邊就是楊朝起烈士的墓地,他就是當年領導這片地方中共武裝力量的游擊隊長,當時14歲的趙松武就是跟着他打仗的。因為這支武裝力量的存在,偽軍少於500人就不敢來這裏,然而在敵人的一次偷襲中,楊朝起腹中7彈,光榮犧牲,年僅34歲。現在,楊朝起烈士留下的血衣和挖地道用的鏟子、簸箕等工具已經轉存在商丘市博物館。當時因為有這支力量長期存在,敵人不敢輕易來襲,李先念、魏鳳樓等當年新四軍的將領在從太行山根據地轉向豫皖蘇根據地時,就是通過這條秘密通道,通過了敵人的封鎖。
近年來,隨着紅色旅遊的興起,從民權縣旅遊局局長調到北關鎮任鎮長的張劍峯早就在找機會開發李館地道遺址,而且很有信心把相距很近的中國畫虎第一村王公莊和李館地道一道開發成旅遊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