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青崖

鎖定
李青崖(1886—1969),湖南湘陰人。1907年肄業於上海復旦大學,1912年畢業於比利時列日大學。1921年參加文學研究會。曾組織湖光文學社,致力於法國文學的翻譯和介紹。主要譯著有《莫泊桑短篇小説全集》、福樓拜《包法利夫人》、左拉《饕餮的巴黎》、大仲馬《三個火槍手》等。兒子李庠也是法語翻譯。
2022年,《李青崖譯文集》出版。 [1] 
中文名
李青崖
別    名
李允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886年
逝世日期
1969年
畢業院校
上海復旦大學
職    業
翻譯
出生地
湖南湘陰
代表作品
《波華荔夫人傳》,《波納爾之罪》,《霍多夫子集》
職    稱
教授

李青崖人物生平

李青崖 李青崖
李青崖原名李允,湖南湘陰人。1907年在復旦公學(後改復旦大學)肄業,同年赴比利時烈日大學理工學院學習,同時鑽研法國文學。1912年畢業回國。次年到湖南高等商校及湖南楚怡工業學校任教。這時曾在長沙組織湖光文學社,出版《湖光》半月刊。1927年底,任京漢鐵路局處長。1929年至1949年間,先後任上海同濟大學附中校長、中國公學文理學學長、復旦大學、湖南大學、中央大學教授、大夏大學文學系主任。
解放後,先後任震旦大學教授、上海文獻委員會主任委員、上海文化局處長,上海文史研究館副館長。幾十年間翻譯了大量法國文學作品,作出重要貢獻。
李青崖從法國歸來,曾一度擔任家鄉長沙湖南省立第一師範教員,和著名的教師楊昌濟黎錦熙徐特立等共事,並一起組成健學會,宣揚西方進步思想。他還同情其時該校進步學生蔡和森、毛澤東、蕭瑜等所組哲學研究小組,讓他們在自己的祖居園林“芋園”內活動。
當年“芋園”在李青崖的主持下,還為新民學會主辦的團法預備班設立教室,李自己擔任法語教師。聽課的有蔡和森蔡暢、向警予、李富春等人,徐特立也曾參與學習。
上世紀30年代中期,李青崖在上海復旦大學任教 。
此後,李青崖就隨復旦大學師生內遷,經江西、湖南到達貴陽。此外他同當時在貴陽的著名作家謝六逸蹇先艾一起。
1942年秋,李青崖應湖南大學的聘請,到湖南任教,開設多種文學課程,指導學生邁進文學園地。他的—個學生譚佛雛在一篇回憶錄中曾寫道:“先生教學多方啓人思考,拓寬眼界”。“先生為人坦蕩,憂國之念,無時或釋。常使學生深思力索而有所收穫。”
新中國成立後,李青崖翻譯的法國小説家莫泊桑、左拉、大仲馬的譯作相繼出版,文化界元老張元濟被任命為館長,李青崖被任命為副館長。這期間,他已是耄耋老人,曾利用業餘時間,修訂他的譯作《莫泊桑全集》 ,力求信達雅,不遺餘力。
直到27年之後的1996年,李青崖所譯《莫泊桑全集》才陸續出齊。

李青崖主要作品

著作書目
上海(短篇小説集)
1933
新月
一九三五年的世界文學(論文集,編)
1936
商務印書館
翻譯書目
作品
作者
出版時間
出版社
莫泊桑短篇小説集(1—3冊)
1923—1926
商務印書館
《髭鬚》 (小説集)
1924
樸社
《木馬》 (劇本)
法國雷裏·安瑞著
1925
商務印書館
《波華荔夫人傳》(長篇小説)
法國弗羅貝爾著
1927
商務印書館
《波納爾之罪》(長篇小説)
法國法朗士著
1928
商務印書館
莫泊桑短篇小説集9種包括:
《哼哼小姐集》
1929
北新
《苡威獲集》
1929
北新
《鷓鴣集》
1929
北新
《羊脂秋集》
1929
北新
《霍多夫子集》
1929年
北新
《遺產集》
1929年
北新
《珍珍小姐集》
1930年
北新
《薔薇集》
1931年
北新
《繩子姑娘集》
1931
北新
《啓示錄的四騎士》
(小説;後改名《四騎士》)
西班牙伊巴茲著
1929
北新
1939
商務印書館
《藝林外史》 (小説)
法國法朗士著
1930
商務印書館
《俘虜》 (短篇小説集)
法國左拉、都德等著
1936
開明
《法蘭西短篇小説集》
法國伏爾泰等著
1936
商務
《橄欖田集》 (短篇小説集)
1941
商務
《天外集》 (短篇小説集)
1941
長沙商務
《戴高樂將軍傳》
法國訥閃著
1945
世界編譯所
《饕餮的巴黎》 (長篇小説)
法國左拉著
1949
上海國際文化服務社
1952
上海文化工作社
《俊友》(長篇小説)
1955
新文藝
《温泉》(長篇小説)
1955
新文藝
《莫泊桑中篇小説選集(1、2冊)》
1956
新文藝
《人生》 (長篇小説)
1957
新文藝
《三個火槍手》 (上下冊,長篇小説)
法國大仲馬著
1978
譯文

李青崖社會貢獻

宣揚西方進步思想
李青崖從法國歸來,曾一度擔任長沙湖南省立第一師範教員,和著名的教師楊昌濟黎錦熙徐特立等共事,並一起組成健學會,宣揚西方進步思想。他還同情其時該校進步學生蔡和森,毛澤東,蕭瑜等所組哲學研究小組,讓他們在自己的祖居有名的園林“芋園”內活動。
當年“芋園”在李青崖的主持下,還為新民學會主辦的留法預備班設立教室,李自己擔任法語教師。聽課的有蔡和森蔡暢,向警予,李富春等人,徐特立也曾參與學習。年輕的李青崖一度成了這些共產主義運動先驅熱心的贊助人。
30年代中期,李青崖終於開始擔任文學教授,在上海復旦大學任教,並開始發表莫泊桑著作的譯文,引起國內文學界的關注。但是,1937年7月7日開始抗日戰爭,8月13日上海成為戰場,復旦大學地處江灣,李青崖的住處毀於敵機轟炸,李本人和妻子女兒倉惶逃難,傢俬全部損失,三個人僅僅搶出了李最愛的法文原版的《莫泊桑全集》。
開展抗戰文藝活動
此後,李青崖就隨復旦大學師生內遷,經江西,湖南到達貴陽。在貴陽5年期間,他主要在內遷的大夏大學任教,主持文學教學。他治學嚴謹,受到師生的一致稱道。此外他同當時在貴陽的著名作家謝六逸蹇先艾一起,盡力開展抗戰文藝活動。他們組織“每週文藝社”,為《貴州晨報》開辦《每週文藝》副刊,擔當起宣傳堅持抗戰到底的重大任務。李青崖曾是副刊的重要的作者和組稿人。1940年2月,也就是李青崖和謝六逸蹇先艾他們,主持過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貴陽分會的工作,起過團結貴州全省文藝界加強抗戰宣傳的作用。
1942年秋,李青崖應湖南大學的聘請,到湖南辰溪該校任教,開設多種文學課程,指導學生邁進文學園地,備受學生歡迎。他的一個學生譚佛雛的一篇回憶錄曾寫道:“先生教學多方啓人思考,拓寬眼界。”“先生為人坦蕩,憂國之念,無時或釋。常使學生深思力索而有所收穫。”
《莫泊桑全集》出版
新中國成立後,李青崖翻譯的法國小説家莫泊桑,左拉,大仲馬的譯作相繼出版,名聲大振。他以文學成就的盛名,被委任為上海市文獻委員會主任委員。1953年上海文史館成立,文化界元老張元濟被任為館長,李青崖被任為副館長。這期間,他已是耄耋老人,曾利用業餘時間修訂他的譯作《莫泊桑全集》,力求信達雅,不遺餘力。“文革”期間,李青崖深感文壇動亂,無法出版自己的精心譯作《莫泊桑全集》,倍感憂憤。1969年10月,他由於患肺癌溘然去世。直到二十餘年之後的1996年,李青崖所譯《莫泊桑全集》才經湖南文藝出版社陸續出齊。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