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隆光

鎖定
李隆光(1909-1931),湖南醴陵人。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就讀於醴陵縣中學,參加學生愛國運動。1924年入廣州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後加入國民革命軍,參加北伐戰爭,曾任第六軍十九師營長、二團團長。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曾率本團準備參加9月的長沙暴動,因故未遂。此後赴日本求學,從事兵運工作。1929年5月回國,6月被中共中央軍事部派往廣西南寧,任國民黨廣西省警備第四大隊副大隊長,積極協助張雲逸做爭取部隊工作。同年12月11日參與領導百色起義。任中共紅七軍前敵委員會委員、紅七軍一縱隊縱隊長。1930年春率部參加發展右江革命根據地作戰。在轉戰桂黔邊時,親自率領部隊攻克榕江城,取得戰鬥勝利。作戰勇猛果敢,作風頑強,人稱“張飛”。同年11月縱隊改稱師,任紅七軍二十師師長。隨即奉命率部北上,東征粵北。1931年1月紅七軍在桂嶺縮編,任第五十八團一營營長。2月3日在廣東鄂源梅花村戰鬥中犧牲。 [2] 
中文名
李隆光
別    名
李謙
國    籍
中國
籍    貫
湖南省醴陵縣
出生日期
1909年
逝世日期
1931年2月1日
畢業院校
黃埔軍校第一期
職    業
軍人

李隆光人物生平

李隆光,湖南醴陵人。1909年出生於醴陵縣城一個店員家庭。1920年,考入縣立中學,受到進步思想薰陶,參加反帝愛國學生運動。和同學成立“社會問題研究社”,抨擊時弊,提出救國救民主張。
1924年春,李謙和左權等同學離開家鄉,考入廣州陸軍講武堂,後轉入黃埔軍校第一期。同年秋,他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中共黃埔支部成員。
1925年,李謙參加討伐陳炯明的東征。他主動請戰,協助“奮勇隊”隊長率領隊員爬梯攻城。7月編入國民革命軍第1軍,任連長。1926年調第6軍19師任營長,參加了北伐戰爭中攻克南昌、南京的戰役。因戰功卓著,1927年4月升任第6軍19師2團團長。不久,赴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學習。
1929年5月李謙回國,奉中共中央指示到南寧,任廣西第4警備大隊副大隊長,協助大隊長張雲逸改造部隊,訓練中下級軍官,進行武裝起義的準備工作。12月參與組織百色起義,任中共前敵委員會委員,中國工農紅軍第7軍1縱隊司令員,參加創建右江蘇區。1930年4月底率部參加攻克黔東榕江縣城的戰鬥。同年11月部隊在河池整編,任紅7軍20師師長。在敵人大軍“圍剿”之下,李謙率部轉戰湘粵邊界地區,時而奔襲,時而固守,時而殺回馬槍,攻城略地,出奇制勝。他不僅作戰勇猛頑強,機智靈活,而且在鬥爭最艱難困苦的關頭,總是用堅韌不拔、吃苦耐勞的忘我革命精神和與戰士同甘共苦的模範行動,來鼓舞部隊士氣,使紅20師越戰越強,成為紅7軍中一支能征善戰的主力部隊。
紅7軍在北上轉移途中,由於連續作戰,傷亡較大,1931年1月部隊進行縮編,李謙任紅7軍58團1營營長。2月3日部隊在粵北乳源梅花村被國民黨軍包圍,他指揮部隊英勇反擊,連續打退敵人的8次進攻。後親率一個排追擊逃敵,戰鬥中壯烈犧牲,年僅22歲。 [1] 

李隆光後世紀念

巍巍青山埋忠骨。在粵北的大山深處,村民廖文成當時受紅軍之託,將李謙的遺體掩埋於自家屋旁。從此,廖氏祖孫三代人看護着烈士之墓,一守就是80多個春秋。2010年,李謙烈士墓被遷入樂昌梅花鎮的紅7軍革命烈士紀念園,廖文成孫子廖聰濟成為紀念園管理員,繼續守護着烈士英魂。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