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錦華

(總參第二通信總站原副主任)

鎖定
李錦華(1931年3月—2020年8月9日),陝北定邊人,1931年生,1944年7月參加革命,1945年在延安參加八路軍,1948年入黨。曾任總參第二通信總站副主任。2020年8月9日,李錦華逝世,享年89歲。 [1-2] 
中文名
李錦華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31年3月
逝世日期
2020年8月9日

李錦華人物生平

毛主席轉戰陝北時,李錦華是一名電台報務員,為黨中央收發電報。李錦華是陝北定邊人,1931年生,1944年參加革命,1945年在延安參加八路軍。1948年入黨。李錦華入伍後學習無線電報務技術,一生在我軍從事通信工作,直接為黨中央、毛主席服務。1947年跟隨毛主席轉戰陝北。1947年3月29日中央書記處全體會議在清澗棗林溝做出決議,由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組成中央前委留在陝甘寧邊區,代表覺中央指揮西北及全國的解放戰爭。從此,毛主席轉戰陝北就開始了,讓李錦華感到十分榮幸的是當時在第一天行軍中間休息的時候,李錦華等同志就近距離見到了毛主席,毛主席還問李錦華等同志是哪個大隊的,李錦華的隊長周建中回答:一大隊,後來他説,這件事令我終身難忘,太振奮了。電台在當時是非常重要的通信手段,周恩來副主席説,電台是毛主席、黨中央指揮解放戰爭唯一的通信工具。他還説,中央委員加電台就是黨中央。任弼時是補充説,你看我們,四個中央委員(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陸定一)加上一大隊(負責通信聯絡的)、二大隊(負責情報工作)、四大隊(新華社)的電台就是黨中央嘛。曾任報務員、電台隊長、分站主任、總參通信工程指揮部參謀長、副主任、總參第二通信總站副主任等職。 [2] 
2020年8月9日,李錦華逝世,享年89歲。 [1] 

李錦華應邀出席紀念毛主席東渡黃河70週年活動

李錦華説,毛主席和黨中央1948年東渡黃河在黨的光輝歷程中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這其中有三個輝煌的亮點:第一個亮點:毛主席轉戰陝北,粉碎了蔣介石對陝甘寧邊區的重點進攻,取得了偉大的勝利。第二個亮點:結束了黨中央、毛主席在陝甘寧邊區十三年的光輝歷程,組建了中央根據地,打敗了日本帝國主義。根據地和武裝力量大發展整風學習,統一了黨的思想路線,召開了七大,樹立了毛澤東思想,粉碎了國民黨和日本帝國主義軍圍剿和經濟封鎖,度過了最困難的時期,培育了延安精神。進行了土地改革,實現了耕者有田,學除了封建主義。第三個亮點:進駐了西柏坡,指揮了三大戰役(遼瀋、平津、淮海)殲滅了國民就年155萬人,基本上打垮了國民黨蔣介石,為建立新中國打下了牢固的基礎。
李錦華説,國民黨全面進攻解放區受挫後,改為重點進攻,即山東和陝甘寧邊區。1947年2月28日,蔣介石親臨西安,向胡宗南部署進攻延安和陝甘寧邊區作戰計劃。集中了在西北的國民黨軍隊34個旅23萬人,分由南、西、北三面向陝甘寧邊區進攻。3月19日胡宗南佔領延安,氣焰囂張,揚言3個月至半年消滅共產黨首腦機關和西北野戰軍。我西北野戰軍當時只有二萬六千餘人,而且裝備也很差。轉戰陝北之前,毛主席以超人的膽識,做出兩項英明的決策,放棄延安以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為主要目標,不在一城一地得失。我黨中央和人民解放必須繼續留在陝甘寧邊區。此區地勢險要,羣眾基礎好,迴旋餘地大,安全方面完全有保證。
李錦華説,毛主席轉戰陝北是在陝北窯洞裏——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裏,指揮世界上最大的人民解放戰爭。中央支隊幹部不到200人,警衞部隊四個連,而且都是遠離野戰軍單獨行動。毛主席就率領這支小分隊,在胡宗南十幾萬大部隊的圍追堵截的縫隙中穿插,迂迴,牽着胡宗南的鼻子轉圈圈。經歷了很多艱難困苦和險境。1947年5月中央前委住在王家灣,胡宗南通過無線電信號偵聽到這一帶有電台活動,於是下令四個半旅從西、南兩方向進行追擊。在萬分緊急的形勢下,毛主席果斷地改變了行軍路線,由原來的向東去改變向西行,一字之差,跟敵人擦肩而過,轉危為安。1947年7月31日,任弼時司令員在中央支隊幹部動員大會上説;根據得到的情報,敵人企圖在8月15日前南北匯合,封鎖綏德、米脂,將我們包圍在無定河以西,妄圖殲滅我黨中央。毛主席指示我們要粉碎敵人的陰謀,搶先趕過綏德,尋找機會殲滅敵人,並動員大家要輕裝行軍,丟掉不必要的東西,多帶糧食……。緊接着我們就向綏德、米脂、佳縣方向急行軍,日夜兼程,還遇到了國民黨飛機空襲,終於提前通過了綏德,避免了國民黨軍隊的合圍,安全地到達了佳縣。7月28日,彭老總率西北野戰軍主力進攻榆林。直逼榆林城下,形成對榆林包圍之勢。蔣介石唯恐榆林丟失,急令胡宗南整編第一軍、整編第二十九軍分兩路向綏德佳縣急進,以整編36師輕裝急進,馳援榆林。這樣就把胡宗南主力調動到了米脂、佳縣一帶,彭總認為調動胡宗南北上的目的已經達到,請示主動撤出榆林戰鬥,西北野戰軍主力則向榆林東南、米脂東北地區隱蔽集結。胡宗南主力北上,將西北野戰軍主力和中央支隊壓擠在榆林、佳縣、米脂三縣交界的狹小地區,妄圖消滅之。形勢十分嚴峻,周恩來電話告訴彭德懷,中央不過黃河,關鍵在於能夠迅速殲滅敵軍一部,粉碎合圍。
李錦華説,為保證黨中央的安全,彭總即令許光達率第三縱隊負責接應和掩護中央支隊轉移,並致電中央和毛主席向野戰軍靠近。彭總根據新的戰略勢態調整了野戰軍的部署,向毛主席報告殲滅敵36師的計劃。毛主席聽後指示;“好,向全體指戰員講清楚,這是對整個戰局有決定意義的一戰,要堅決、徹底、乾淨、全部地消滅敵人,不讓一個跑掉”。西北野戰軍經過一天激戰,殲滅了胡宗南整編第36師6000多人,俘虜敵少將旅長劉子奇、少將參謀羅秋佩。8月23日,彭總召開西北野戰軍旅以上幹部大會,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等中央領導親臨會場,毛主席高度評價了沙家店戰役勝利的意義,並且讚揚彭老總對戰役的正確指揮。他説;“沙家店這一仗打得好,對西北戰局有決定的意義。最困難的時期已經過去了,戰爭主動權完全掌握在我們手裏,側水側敵本是兵家所忌,而我們彭老總指揮的西北野戰軍英勇奮戰,在短短一天時間裏就取得了空前的勝利。”在毛主席英明的英明指揮下,在彭老總親自指揮下,西北野戰軍先後進行了延安以南的阻擊戰和青化砭、羊馬河、蟠龍、隴東、三邊、沙家店、延清、宜瓦等較大戰役。累計殲敵10萬多,俘虜擊斃敵少、中將20多人。我西北野戰軍由2.6萬人發展到7.5萬人。
李錦華説,毛主席在指揮西北戰場的同時,對全國各個戰場的指揮也取得了輝煌成就,周副主席在陝北神泉堡對幹部作了《全國大反攻,打倒蔣介石》的報告,他説;自衞戰爭是從去年開始的,現在提出全國大反攻,打到蔣介石,是有根據的。他詳細論述了一年來各個戰區的作戰形勢;劉鄧大軍於1947年7月挺進大別山,這一出乎敵人預料的突然行動,一舉突破了黃河天險,打到了蔣介石的後方;陳謝大軍於8月渡黃河挺進豫西;陳慄率領的華東野戰軍主力也在9月穿過隴海鐵路南下,進入豫皖蘇平原執行外線作戰任務。至此,三路大軍都打到了外線,馳騁於黃河以南,長江以北的西起漢水,東到大海的廣大地區,使中原地區由國民黨進攻解放區的重要後方變為人民解放軍奪取全國勝利的前進基地。與此同時,西北野戰軍、晉察冀野戰軍也由內線作戰轉入進攻。同年夏季,東北野戰軍發動戰略反攻,從根本上改變了東北戰局。各個戰區構成了人民解放軍全國規模戰略進攻的總趨勢,對人民解放軍轉入戰略進攻具有偉大的歷史意義,這是一個歷史的轉折點。
李錦華説,1948年3月10日,周副主席轉達毛主席指示,毛主席説;中央準備東渡黃河,自從蔣介石指擇胡宗南進攻陝甘寧邊區,黨中央在映北轉戰已經一年了。去年3月19胡宗南佔領延安,可謂是蔣介石最得意、最神氣之時,蔣介石得意忘形地吹牛,在三個月或半年之間消滅共產黨中央首腦機關和西北野戰軍。現在,經過一年的較量,全國各戰區的鬥爭形式對我們越來越有利。我們在全國範內由被動轉為主動,你蔣介石趕我過過黃河,我們偏不過,在陝北拉着你的隊伍轉圈子。一年後的今天,我看過黃可的時機到了。中央在適當時機與中央工委、中央後委匯合、有利於指揮全國的解放戰爭。周副主席説;再過幾天,延安就可以收復,黨中央堅專買北利任務已經完成。
李錦華説,1948年3月23日毛主席席率中央前離開了米脂縣楊家溝,告別了陝北人民,東渡黃河。在陝西吳堡縣川口村變上船,到達“山西磧口鎮上岸,只主席告別了居住13年的陝北根據地。毛主席在船上向送行的人們説;“請轉告陝北人民,謝謝他們些年來對我們的大力支持,我們不會忘記他們對共產黨、對人民解放軍的一片深精厚意”。毛主席轉戰陝北的勝利,為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建立新中國做出了可磨滅的偉大貢獻。 [2] 

李錦華主要貢獻

李錦華1947年跟隨毛主席轉戰陝北,新中國成立後,6次帶電台到中南海、北戴河、廣州、杭州等地執行保障毛主席外出活動的通信聯絡任務。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