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赤

(黑龍江作家)

鎖定
李赤(1926~1980),原名李繼元,別名李慈,化名舒遲,1926年生,河北省寶坻縣人,黑龍江作家。
中文名
李赤
國    籍
中國
民    族
籍    貫
河北省寶坻縣
性    別

李赤人物經歷

幼時,因家境貧寒,被生母送給李家。養父李耀亭是建築師,曾參與瀋陽火車站等重要建築的設計。 1940年,李赤考入長春第三國民高等學校。在此期間,親眼目睹了日本侵略者的暴行,同時受老師的影響,與進步同學組織讀書會,思想受到啓發,增強了民族意識,曾發表過具有反滿抗日思想的文學作品。
1945年4月,歷經艱難,投奔冀東解放區未果。1947年4月經人介紹到哈爾濱兆麟書店工作。1948年5月,調入中蘇友好協會出版部任編輯。
1949年2月,調哈爾濱市文藝工作者協會,先後擔任文學科科員、文學創作組組長、編輯部部長等職。這一時期,寫出並發表許多詩作及小説、曲藝、劇本等文學作品,尤其是詩歌節奏鮮明,充滿激情,成為五六十年代黑龍江省較有影響的作家和詩人。其中《啊阿,毛主席來啦!》、《英雄要上光榮榜》等詩作,被收入《黑龍江詩歌選》。1953年他與別人合作的獨幕話劇《長海來了》,獲文化部獨幕劇三等獎。1956年與叢深合作的電影文學劇本《徐秋影案件》,獲文化部電影創作三等獎。電影放映後,在社會上產生較大影響,後被選入《肅反電影文學劇本選》。1953年,被派到中國作家協會文學講習所深造。1956年,參加了全國青年創作者會議。他是中國作協黑龍江分會第一屆理事。
1957年6月,省和哈爾濱市文聯合並,李赤先後擔任省文聯黨組成員,《北方文學》第一副主編、代主編等職。在主持編輯部工作中,對編輯人員悉心指導,注重培養,同時注意抓專業創作隊伍,使《北方文學》成為省內作家提供一展才華的園地。在堅持刊物地方特色的同時,還組織發表省外著名作家的優秀作品,使《北方文學》當時成為國內較有影響的文學月刊。
1962年7月至1965年,李赤在寧安縣東京城公社紅星大隊牛場屯深入生活,與當地農民建立深厚的感情,同時創作散文《鏡泊行》、小説《七月雨》等較有影響的作品。有的被收入《黑龍江散文選》、《黑龍江省小説選》中。
在“文化大革命”中,李赤遭受迫害,身心受到極大摧殘。1977年6月恢復工作後,雖然身患嚴重的肺氣腫、肺心病,仍堅持寫作。1980年12月26日病逝。終年54歲。 [1] 

李赤主要作品

著有詩集《鳴鼓集》,電影文學劇本《徐秋影案件》(合作),獨幕話劇劇本《長海來了》(合作)、《大喜的日子裏》等。 [2] 

李赤獲獎記錄

《徐秋影案件》獲1958年文化部優秀劇本獎。
參考資料
  • 1.    李赤  .黑龍江信息網[引用日期2013-02-19]
  • 2.    李赤  .中國作家網[引用日期2020-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