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貞乾

鎖定
李貞乾(1903年-1942年12月20日),原名李秉剛。江蘇豐縣人。行署專員。徐州師範學校畢業。曾任豐縣師範學校校長、豐縣中學校長等職。抗日戰爭爆發後,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5月,任豐縣抗日遊擊隊第六中隊中隊長。6月,任蘇魯人民抗日義勇隊第二總隊長。抗戰期間,動員全家26口人蔘加抗日工作,並變賣家產、糧食、馬匹,支援部隊,被譽為“戰士之家”。曾親率所部多次與日軍作戰,不斷給敵以重創。1939年6月李貞乾奉命挺進魚台縣,在谷亭殲滅偽軍七百餘人,並活捉了偽縣長。同年年底,日軍從各據點糾集一千多人,向谷亭一帶進犯,李貞乾雖有病,仍率所部擊潰敵人。1940年,被任命為湖西(微山湖以西地區)行政專員公署專員。1942年12月,日軍石井師團以優勢兵力大舉圍攻湖西抗日根據地。李貞乾率部在單縣馬橋一帶與敵浴血奮戰兩個多小時。在敵強我弱情況下,果斷組織大隊突圍,自己和警衞員、通訊員進行掩護。在即將突破敵軍重圍時,李貞乾不幸中彈,壯烈犧牲。 [1]  [4] 
中文名
李貞乾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江蘇省豐縣
出生日期
1903年
逝世日期
1942年12月20日
畢業院校
徐州師範學校
性    別

李貞乾人物生平

李貞乾,1903年出生,江蘇豐縣人。畢業於省立徐州第七師範學校。
1927年任教於豐縣師範,後任豐縣師範校長,兼國民黨豐縣縣黨部常務委員。
1935年,李貞乾調任豐縣中學校長並結識了中共徐海埠特委秘書孫叔平,閲讀了《共產黨宣言》、《資本論》等書籍,逐漸認清了國民黨的反動本質,憤然辭去了國民黨豐縣縣黨部常委的職務。他聘請孫叔平、劉尹齋等思想進步、知識淵博的教師為學生授課,廢除了國民黨的“黨義”、“修身”等禁錮新思想、新思維的教材,代之為通俗哲學、社會科學以及魯迅等人的進步作品,使學生受到了革命的啓蒙教育。七七事變後,李貞乾組織了青年抗日救國服務團,演節目,搞宣傳,引導學生投身抗日。
1937 年秋末冬初,李貞乾賣掉部分家產,買了幾十條槍,成立了農民自衞隊。
次年,李貞乾正式退出了國民黨。5月,他帶着60餘人的自衞隊與另一支抗日隊伍合併,成立了豐縣抗日遊擊隊第6中隊。6月中旬,第6中隊與華山鎮抗日遊擊隊合編為蘇魯人民抗日義勇隊第2總隊,李貞乾任隊長。第2總隊成立後,李貞乾將家中的槍支、糧食、馬匹都捐獻了出來。
1938年夏,日軍從碭山沿公路向豐縣進犯,李貞乾運用游擊戰術,帶隊埋伏在公路兩側,襲擊敵人,打死打傷日軍數十人。9月,李貞乾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9年6月,李貞乾率隊挺進魚台,在谷亭一戰,消滅日偽軍700餘人,並活捉偽縣長朱啓森。7月,他被魚台縣10個羣眾團體選為該縣抗日政府縣長。
1940年湖西專員公署成立,李貞乾任專員,他認真貫徹黨中央指示,迅速成立了專區、縣、區、村四級政權,同時組建抗日武裝和抗日羣眾團體。1940年3月,在李貞乾的倡議下,湖西專署開辦了湖西抗日中學,李貞乾兼任校長,培養了許多黨政幹部人才。
1942年12月20日,日軍石井師團糾集步騎炮兵及各縣偽軍一萬多人,對湖西抗日根據地實行拉網式合圍,李貞乾率領專署機關、部隊奮勇抵抗,突圍時不幸中彈,以身殉國,時年39歲。 [3] 

李貞乾重要事蹟

七七事變後,李貞乾聯絡了200多名外校學生和社會青年,成立了豐縣青年抗日救國服務團,演節目,搞宣傳,引導學生投身八路軍。他還召集了500多名進步師生,舉行了抗日救亡大會。
1938年,李貞乾正式退出國民黨。5月,他帶着60餘人的“自衞隊”與另一支抗日隊伍合併,成立了豐縣抗日遊擊隊第6中隊。6月中旬,第6中隊與華山鎮抗日遊擊隊合編為蘇魯人民抗日義勇隊第2總隊,李貞乾任隊長,他不僅將家中的槍支、糧食、馬匹都捐獻給了第2總隊,全家26口人也都參加了抗日工作。1938年夏,日軍從碭山沿公路向單縣進犯,李貞乾運用游擊戰術,帶隊埋伏在公路兩側,襲擊敵人,打死打傷日軍數十人。9月,李貞乾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9年6月,李貞乾率隊挺進魚台,在谷亭一戰,消滅日、偽軍700餘人,並活捉偽縣長朱啓森。7月,選為該縣抗日政府縣長。1940年湖西專員公署成立,李貞乾任專員。他認真貫徹黨中央指示,迅速成立了專區、縣、區、村四級政權,同時建立縣大隊、區中隊、村民兵小隊等抗日武裝,還成立了各級農救會、青年抗日先鋒隊、婦聯、兒童團等抗日羣眾團體。
1941年3月,在李貞乾倡議下,湖西專署開辦了湖西抗日中學,兼任校長,培養了許多黨政幹部人才。
1942年12月20日,日軍石井師團糾集濟南、徐州等地日偽軍1萬餘人,分七路“鐵壁合圍”進攻湖西根據地。這次“萬人大掃蕩”規模空前。第115師教導第4旅首長領導共同商定,決定由第10團掩護專署機關向單縣東南方向突圍。激戰中,李貞乾不幸中彈,以身殉國,時年39歲。 [5] 

李貞乾歷史評價

由於主持正義,李貞乾在豐縣教育界很有名望。 [2] 
參考資料
  • 1.    張海赴等主編. 中華英烈詞典 1840-1990[M]. 北京:軍事譯文出版社, 1991.08:332.
  • 2.    常連霆主編;中共山東省委黨史研究室編. 中共山東編年史 第4卷[M]. 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2015.02:273.
  • 3.    中共江蘇省委黨史工作辦公室編. 江蘇黨史知識簡明手冊[M]. 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 2012.12:222-223.
  • 4.    何蘭生編著. 中國抗日將領英烈譜 下[M]. 北京:團結出版社, 2014.01:510.
  • 5.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編著. 抗戰英烈譜[M]. 北京:團結出版社, 2017.01:267-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