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菡

(清朝官吏)

鎖定
李菡(1776—1863)字豐垣,號滋園,清直隸寶坻(今屬天津市)人。道光二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再遷侍講,大考二等,擢侍講學士。二十一年,遷少詹事,督安徽學政,累遷通政使。二十五年,擢左副都御史。咸豐元年,署禮部侍郎,三年,授兵部侍郎,署倉場侍郎。十年,調工部,復調吏部。同治元年,擢工部尚書。二年,卒,諡文恪。
中文名
李菡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天津
逝世日期
1863
職    業
道光進士
主要成就
侍講學士、日講起居注官、安徽學政

李菡人物介紹

李菡,字豐垣,號滋園,出生年月日不詳,1863年去世,清直隸寶坻(今屬天津市)人。他是道光進士。歷任侍講學士、日講起居注官、安徽學政。

李菡人物經歷

1851年,應詔陳言,請澄清吏治,革除積弊。
1854年任兵部右侍郎兼倉場侍郎。
1860年任工部左侍郎,次年調吏部左侍郎。
1862年擢工部尚書

李菡清史稿記載

[1]  李菡,字豐垣,順天寶坻人。道光二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再遷侍講,大考二等,擢侍講學士。二十一年,遷少詹事,督安徽學政,累遷通政使。二十五年,擢左副都御史。
咸豐元年,署禮部侍郎,應詔疏:“請戒飭諸臣:一曰振因循。積習相仍,中外一轍。用兵無可退之理,乃引疾歸田,抽身保位,則因循在軍旅矣。治水為難緩之功,乃自冬徂夏,漫口未合,則因循在河防矣。雍沙番案,琦善以總督大員,猶復語多狡飾,以至往返鞫訊,則因循在刑法矣。順天武清縣逃犯,竟敢窩藏匪徒,浙江奉化縣刁民並敢迫脅官長,則因循又在郡縣矣。伏願皇上乾綱獨振,力挽頹風,聞嘉謨則立見施行,睹弊政則悉除支蔓。惰者責之,勇者獎之,勤者進之,昏者黜之,庶奮庸熙載,百廢俱修矣。一曰除欺飾。粵西逆匪,萌櫱在十數年之前,使撫臣早為奏聞,何難根株立絕?乃養癰成患,諱莫如深。比及有人指陳,勢已不可撲滅。年來勞師糜餉,迄無成功,禍首罪魁,實由欺始。夫獻可替否,宰相之責也;拾遺補闕,諫官之職也。伏望皇上開誠佈公,虛懷善納,導之使言,言之使盡,執兩用中,歸於至當。至科道職司言責,尤朝廷耳目之官,風聞偶誤,小過可容,庶贛直得效其愚,萋菲莫行其罔,而宸聰四達矣。一曰屏偏私。人之氣質,不能無偏,意見少有參差,議論遂多齟齬。相持不下,教令紛更,屬員既無所適從,宵小遂從而讒搆。嫌隙日深,乖氣致戾。刑部越獄一事,非其明驗乎?夫師克在和不在眾,兩粵會剿,湖南防堵,將帥不應有諉罪爭功之見,督撫不可存此疆爾界之私,同德同心,羣策羣力。苟無隙之可乘,定膚功之克奏。河、漕本屬一體,未有河不治而漕治者。從前督臣、漕臣,曾因參劾廳員,各執己見,現在漫口不能合龍,漕船何由利濟?億萬姓饑民待賑,數百萬帑項虛糜,正大臣憂患與共之時。此即屏除嫌怨,共秉公忠,猶恐難以濟時屯而紓民患;倘仍芥蒂未化,籌畫分歧,不和政龐,咎將誰執?伏讀仁宗御製《和同論》,諄諄以臣下偏私為戒。原皇上一德交孚,與百僚共襄上理焉。一曰防玩法。現今軍務、河工,貽誤諸臣,厥咎匪細。仰蒙寬典,僅予薄懲,恕其既往之愆,責其將來之報。而且失伍之將弁,準其帶罪立功,潰防之河員,許其留工效力,恢宏大度,格外矜全,天下皆曉然於聖人不得已之苦心,與夫通變權宜之計,該大臣等久蒙倚任,渥荷優容,自無不激厲圖功,竭忠矢志。第恐奔走禦侮,難得賢員,幸澤恃恩,復萌故智。始猶懼罪之不可逭,一旦獲宥,遂謂罪有可原矣;初猶慮法之不能逃,幸而苟免,遂謂法止於是矣。伏原皇上奮天錫之勇,播神武之風,寬大之詔,能發而即能收,希冀之恩,可一而不可再。則德威惟畏,玩縱之萌,不戢自止矣。以上四條,皆臣道之防,實切時之弊,而其本由於得人。進英鋭,則因循者退矣;取誠篤,則欺飾者鮮矣。惟在皇上任賢勿疑,用材器使,俾朝無幸位,莫不圖易思艱,庶可挽天災民變之窮,而上副引咎納言之至意。”疏入,上嘉納之。
三年,授兵部侍郎,署倉場侍郎。廉得奸人把持倉務,置於法。十年,調工部,復調吏部。同治元年,擢工部尚書。二年,卒,諡文恪。
參考資料
  • 1.    趙爾巽等.清史稿:中華書局,1998年:卷421, 12160頁《李菡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