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良玉

(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

鎖定
李良玉,男,1951年1月生,歷史學博士,現任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文名
李良玉
國    籍
中國
民    族
畢業院校
南京大學
職    業
教師
代表作品
動盪時代的知識分子
代表作品
山西王閻錫山
職    稱
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
發表論文數目
116篇(截至2019年7月) [1] 
專業方向
中國近現代史思想史、中華民國史、社會史、中國當代史
任職院校
南京大學
學歷/學位
博士

李良玉研究方向

研究領域包括中國近現代史思想史、中華民國史、社會史、中國當代史。 [1] 

李良玉學術成果

李良玉出版著作

動盪時代的知識分子》,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台灣南天書局1996年再版;(獲華東地區1996年度優秀教育圖書一等獎)
《思想啓蒙與文化建設》,(獲2002年第十七屆北方十五省、市、自治區哲學社會科學優秀圖書獎)
《思想、制度與社會轉軌-中國當代史新論》,合肥工業大學出版;
《變動時代的記錄》,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新編中國通史》(第四冊),國家教委組織、全國高校文科教材,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2001年再版,1997年獲華東地區優秀教育圖書一等獎;
《中華民國經濟史》(作者之一),江蘇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獲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中華民國文化史》(作者之一),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 (獲南京市哲學社會優秀成果二等獎);
山西王閻錫山》(主編,作者之一),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思想啓蒙與文化重建》,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2002年獲第17屆北方15省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圖書獎,2003年獲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柳葉集——李良玉博士生教育文錄》,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09年10月版;
李良玉史學文存》,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10年2月版;
李良玉史學文稿》,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11年10月版;
李良玉史學文萃》,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13年5月出版;
轉型時代的思想與文化》,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4年1月出版;
《柳葉集·續編——李良玉博士生教育文錄》,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14年6月出版;
《李良玉史學文匯》,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16年8月出版。 [1] 

李良玉發表論文

(1)《第二條戰線上的英勇鬥爭》,《工農兵評論》1977年第5期
(2)《難忘的三二九》,《南京大學學報》1978年第3期
(3)《鄧仲夏同志光輝的一生》,《南京大學學報》1979年第1期
(4)《論民國時期的關税自主》,《南京大學學報》1986年第2期
(5)《論五五憲草》,《南京大學學報》1987年增刊
(6)《近代知識分子民主意識剖析》,《南京大學學報》1989年增刊
(7)《國民黨抗戰政策的變化》,《民國春秋》1989年第4期
(8)《論大革命時期的吳稚輝》,《江蘇史論考》江蘇古蹟出版社1989年版
(9)《總理、總理紀念週和國父》,《民國春秋》1990年第2期
(10)《中國秘密社會史學術研討會述評》,《學術界》1991年第5期
(11)《評“中國近代會黨史研究”》,《民國檔案》1991年第4期
(12)《太平天國的平等思想》,《東南文化》1992年第6期
(13)《近代民族主義的困境》,《檔案史料與研究》1993年第2期
(14)《1927年之前的幾部民國憲法》,《民國春秋》1992年第4期
(15)《宣傳學術 傳遞信息》,《學術信息》第100期
(16)《花縣黨史通訊閲評》,《花縣黨史通訊》第3期
(17)《胡適的婚戀》,《南京史志》1993年第5期
(18)《社團工作與小政府大社會的管理模式》,《九江師專學報》1993年第3期
(19)《加強對中國近代商業文明的研究》,《經濟研究》1994年第4期
(20)《九一八事變後的中國外交》,《江海學刊》1996年第3期
(21)《馮玉強敦促武漢分共“馬電”有關鄭州會議內容考釋》 《學術界》1996年第5期
(22)《民國人口概述》,《民國春秋》1996年第6期
(23)《當前妓女問題研究》,《南京大學學報》1998年第2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社會學》1998年第5期轉載
(24)《王朝末世的辛辣諷刺》,《老漫畫》1998年第2期
(25)《黨性的丰采 人性的輝煌》,《書與人》1999年第3期
(26)《讀史筆記:歷史上的妓女》,《中國國情與國力》1998年第10期
(27)《中西融合出新知》,《長白學刊》1999年第3期
(28)《中西融合出新知》,《蘇州大學學報》1998年第4期
(29)《讀懂五四》,《黨的生活》1999年第5期
(30)《五四精神與當代中國學術研討會綜述》,《江蘇社會科學》1999年第4期
(31)《五十年來的中國近代社會史研究》,《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5期
(32)《五四精神的當代繼承》,《五四精神與當代中國》學習出版社1999年9月版
(33)《社會史》,《五十年來的中國近代社會史研究》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年4月版
(34)《對“外交部關於收回威海衞租借地案報告”形成時間的考訂》 《民國檔案》2001年第1期
(35)《記載毛澤東1936年7月16日與斯諾談話的四個文本》,《福建論壇》2001年第4期
(36)《孫中山研究的新成果》,《書與人》2001年第5期
(37)《維新派知識分子羣體意識的演進》,《南京大學學報》1988年第1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國近代史》1988年第2期轉載
(38)《江亢虎政治思想研究》,《社會科學研究》1989年第1期
(39)《辛亥革命時期的排滿思潮》,《南京大學學報》1989年第2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國近代史》1989年第7期轉載
(40)《第二屆社會史學術研討會述評》,《歷史研究》1989年第4期
(41)《廖仲凱政治思想簡論》,《學術界》1989年第6期
(42)《吳稚輝大革命時期政治思想論綱》,《南京大學學報》1990年第3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國現代史》1990年第3期轉載,
(43)《抗日戰爭時期的新道統思潮》,《江蘇社會科學》1991年第4期,《道統的偶像》收錄,《古史考》第七卷,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
(44)《儒學道統在中國近代的崩潰》,《江海學刊》1992年第4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國近代史》1992年第12期轉載,《古典學批判》收錄,《古史考》第9卷,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
(45)《激進、保守與知識分子的責任》,《二十一世紀》(香港)第12期,
(46)《關於五四時期問題與主義之爭的歷史考辨》,《南京大學學報》1993年第1期,《新華文摘》1993年第5期全文轉載,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國近代史》1993年第4期全文轉載,《報刊文摘》1993年3月15日摘要,美國《歷史文摘》摘要,《高校文科學報文摘》1993年第4期摘要,《書刊文摘導報》1993年7月23日全文轉載,《江城日報》1993年8月4日摘要
(47)《歷史的美學》,《開放時代》1993年第1期
(48)《近代中國的文化轉型與歷史變遷》,《江蘇社會科學》1993年第4期
(49)《從辛亥到五四:民族主義的歷史考察》,《江海學刊》1994年第4期,新華文摘 1994年第6期全文轉載,《民族主義與中國現代化》收錄,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知識分子的立場》收錄,時代文藝出版社1999年版
(50)《當代中國的文化重建之路》,《現代與傳統》第10期
(51)《當代文化建構中的傳統問題》,《長白學刊》1996年第3期
(52)《思想的意義》,《長白論叢》1998年第1期
(53)《關於思想史的研究對象》,《開放時代》1998年第2期
(54)《論思想史的研究方法》,《江蘇社會科學》1998年第1期,《新華文摘》1998年第4期全文轉摘,人大複印報刊資料《歷史學》1998年第1期轉載
(55)《新文化的起源》,《開放時代》1998年第3期
(56)《五四時期的文化民族主義》,《徐州師範大學學報》1998年第2期
(57)《改良的革命與革命的改良》,《中國國情與國力》1998年第8期,《中國熱點》收錄,中國統計出版社1999年版,《思想者文摘》收錄,安徽文藝出版社1999年版
(58)《中國革命的理論與實踐》,《青島海洋大學學報》1999年第1期
(59)《五四新文化運動與全盤反傳統問題》,《南京大學學報》1999年第2期,《新華文摘》1999年第8期轉摘,《高校文科學報文摘》1999年第5期轉摘,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國現代史》1999年第8期全文轉載,《古典學批判》收錄,《古史考》第5卷,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
(60)《超越五四對傳統的批判》,《社會科學研究》1999年第3期
(61)《五十年來的中國近代社會史研究》,《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5期
(62)《二十世紀的歷史經驗》,《黨的生活》1999年第12期
(63)《160年來的中國思想界》,《長白學刊》2000年第1期
(64)《社會史》,《五十年來的中國近代社會史研究》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年4月版
(65)《史料學片論》,《福建論壇》2000年第5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歷史學》2001年第1期全文轉載
(66)《史料學的內容與研究史料的方法》,《安徽大學學報》2001年第1期
(67)《關於中國近代史的分期問題》,《福建論壇》2002年第1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國近代史》2002年第5期全文轉載
(68)《提高博士論文質量應當注意的幾個要點》,《聊城大學學報》2002年第2期
(69)《啓蒙、救亡與革命時代的終結》,《南通師範學院學報》2002年第2期
(70)《進一步重視和推動對當代史的研究》,《社會科學研究》2002年第5期
(71)《建國前後接管城市的政策》,《江蘇大學學報》2002年第3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國當代史》2003年第1期全文轉載
(72)《18年來的師生情》,《我看中國秘密社會廣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9月版
(73)《1948年前後土改中的工商業問題》,《鹽城師範學院學報》2002年第4期
(74)《對“1976年南京事件始末”一文幾個重要史實的訂正》,《百年潮》2003年第9期
(75)《史學研究中的利用檔案問題》,《江蘇社會科學》2003年第2期
(44)《匡亞明:大學的榮譽、大學傷痛》,《批評家茶座》第2輯,《新華文摘》2004年第13期全文轉載《江蘇社會科學》(教育文化版)2004年第1期轉載
(45)《關於前人著述的史料性質》,《徐州師範大學學報》2003年第4期
(46)《回憶錄及其對於史學研究的價值》,《社會科學研究》2004年第1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歷史學》2007年第4期轉載
(47)《文獻的史料學意義與利用問題》《南通師範學院學報》2004年第1期
(48)《建國初期的土地改革運動》,《江蘇大學學報》2004年第1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國現代史》2004年第5期轉載
(49)《歷史學的觀念、方法與特色》,《史學月刊》2004年第2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國近代史》2004年第8期轉載
(50)《關於近代留學生史研究的幾個問題》,《徐州師範大學學報》2004年第1期,《留學生與中國的社會發展》(二),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年5月版收錄
(51)《開拓當代農村研究的新境界》,《江西社會科學》2005年第3期
(52)《20世紀中國的思想轉型》,《史學月刊》2005年第2期
(53)《性、女性、女學與社會的和諧進步》,《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05年第3期
(54)《建國初期統一財政金融的幾項政策措施》,《江漢論壇》2005年第10期
(55)《淮河文化的內涵及其技術層面的研究》,《安徽史學》2006年第1期
(56)《關於博士論文的選題問題》,《江蘇大學學報》2006年第1期
(57)《蘇南土改與現代化傳統問題》,《江蘇大學學報》2006年第3期
(58)《鄉村變遷與農民記憶·序》,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7月版
(59)《重視對宗教問題的研究》《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07年第1期
(60)《陶行知研究的幾個問題》《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07年第2期
(61)《中國當代史研究的幾個問題》,《江蘇大學學報》2007年第2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國現代史》2007年第7期轉載,《當代中國史研究》2007年第4期轉摘,《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研究文集》(下卷)收錄,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5月版
(62)《博士論文開題報告芻議》,《江蘇大學學報》2007年第5期
(63)《關於文化研究的幾點意見》,《安徽史學》2007年第3期
(64)《歷史學的根本知識方法》,《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08年第1期
(65)《以開放的精神從事學術研究》,《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08年第2期
(66)《報刊史研究與報刊資料的史學利用》,《江蘇大學學報》2008年第3期,《高校文科學報文摘》2008年第4期摘錄
(67)《我國出生性別比問題研究·序》,言實出版社2008年8月版
(68)《制度文化、激進改革與政治合法性:紀念戊戌變法110週年》,《探索與爭鳴》2008年第10期
(69)《當代壯族的優秀壯學學者》,《廣西師範大學學報》2008年第3期
(70)《記憶中的南京“三二九”運動》,《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08年第3期
(71)《走出“五四”啓蒙的困境》,《福建論壇》2009年到3期
(72)《實行有信仰的人生》,《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09年第2期
(73)《關於旅遊學研究的幾個問題》,《江蘇大學學報》2009年第2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旅遊管理》2009年第7期轉載
(74)《土司與土司文化研究芻議》,《廣西師範大學學報》2009年第3期
(75)《關於皖江文化》,《安徽師範大學學報》2009年第2期
(76)《以開闊的眼光看待宗教的知識面》,《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09年第5期
(77)《農業現代化的艱難探索與展望》,《新中國農村60年叢書·總序》,江蘇大學出版社2009年8月版
(78)《城市化與過度城市化》,《中國名城》2009年第3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人口學與計劃生育》2009年第期轉載,《理論參考》2010年第2期轉載
(79)《李良玉訪談》,《親歷“文革”:14位南京大學師生口述歷史》,(美國,紐約,柯捷出版社2009年版)
(80)《關於中國當代史研究中的利用檔案問題》,《江蘇大學學報》2010年第1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國現代史》2010年第7期轉載
(81)《辦好專欄與文責自負》,《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10年第2期
(82)《六十年來的中國近代社會史研究》,《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10年第4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國近代史》2011年第1期轉載
(83)《怎樣修改博士論文初稿:以歷史學為例》,《徐州師範大學學報》2010年第5期
(84)《高饒事件箋註》,《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10年第5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國現代史》2011年第3期轉載
(85)《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廣東土地改革研究·序》,《福建論壇》2010年第7期
(86)《我對於新聞史研究的理解》,《史學月刊》2011年第1期
(87)《提高研究水平的基本途徑》,《安徽史學》2011年第1期
(88)《在總結經驗中建設黨》,《江蘇大學學報》2011年第1期
(89)《民族融合的新起點:紀念辛亥革命100週年》,《史學月刊》2011年第2期
(90)《新區土改“保存富農經濟方針之演繹過程:中共中央、華東局、蘇南行政區政策疏證”》,《福建論壇》2011年第10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國現代史》2012年第3期轉載
(91)《失敗的革命?——中國革命意識形態中的辛亥革命評價》,《徐州師範大學》2011年第4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國現代史》2011年第10期轉載
(92)《關於辛亥元老李根源的歷史評價問題——南京大學李良玉教授訪談》,《南京政治學院學報》2011年第6期
(93)《女子教育是當前的一個問題嗎?》,《生活教育》2012年第1期
(94)《正確評價辛亥革命》,《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12年第1期
(95)《走進真實的當代》,《社會科學報》2012年1月12日
(96)《關於申報社科項目的幾個問題》,《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12年第3期
(97)《在實踐中提高宗教管理的政策水平》,《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12年第4期
(98)《世界文明史·序》,《世界文明史》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2年9月版
(99)《論歷史知識的建構》,《南京社會科學》2012年第10期
(100)《藝術家筆下的歷史》,《江蘇大學學報》2013年第1期
(101)《紮實推進中國當代史研究》,《江蘇大學學報》2013年第4期
(102)《關於鎮壓發革命運動的幾個問題》,《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13年第5期
(103)《歷史知識的立場和中國當代史研究》,《社會科學》2013年第6期
(104)《認識和理解現代知識分子》,《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13年第4期
(105)《民間資料見證的社會和時代》,《朱全瓅社會教育演講集》,人民出版社2014年4月版,又載《廣西師範大學學報》2014年第1期。
(106)《博士生教育的個性化記錄》,《江蘇大學學報》2014年第4期
(107)《青春歲月的讚歌——對2014屆五篇碩士論文的介紹詞》, 《淮陰師範學院學報》2014年第5期
(108)《正確的歷史觀念與完整的歷史書寫——關於抗戰史研究的幾個問題》,《江蘇大學學報2015年第6期》
(109)《江蘇省大饑荒研究》,《江蘇大學學報》2015年第1期,《江蘇省大饑荒研究》,《江蘇大學學報》2015年第2期
(110)《五四倫理的國家意義——兼論當代社會的倫理重建》,《江蘇大學學報》2016年第1期
(111)《繼續五四倫理革新的方向》,《炎黃春秋》2016年第3期
(112)《成長的快樂》,《淮陰師範學院學報》2016年第4期
(113)《關於通史型社會史研究的幾個問題》,《江蘇師範大學學報》2017年第4期
(114)《中共江蘇省委急電“關於糧食問題的請示報告”疏證》,《江蘇大學學報》2017年第1期
(115)《當代史研究的價值與四種歷史判斷的方法》,《江蘇大學學報》2018年第1期
(116)《關於運河文化的歷史定位問題》,《淮陰師範學院學報》2019年第1期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