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興海

(四川宜賓九彩虹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鎖定
李興海,男,1969年出生於敍州區(原宜賓縣)柏溪街道(原喜捷鎮)新聯村的一個貧困家庭。13歲那年,他剛考入初中,母親意外死亡,家裏交納不起3元錢的學費而失學,開始做石工、木工、泥工。15歲時背井離鄉學泥水匠。16歲成立敍州區(原宜賓縣)第一個農民施工“游擊隊”玉龍建築施工隊,走南闖北,承接民房修建。1992年建築隊發展到100人,他逐步走上了脱貧致富之路。1993年成立玉龍建築公司,1995年,他開設五金交電、建築材料、汽車配件、車輛維修、飼料門市。1996年建立新聯村加油站。現任四川宜賓九彩虹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中文名
李興海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宜賓縣喜捷鎮新聯村
出生日期
1969年
主要成就
獲得中國三農領域“年度貢獻人物”稱號
職    務
四川宜賓九彩虹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李興海個人簡介

創業成功走上致富道路後,他多次捐資幫扶鄉鄰、資助優秀貧困學子,回報社會。據不完全統計,迄今他已資助過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浙江大學西華師範大學等高校學子以及來自宜賓市、宜賓縣、屏山縣等地的大學、高中、初中、小學生達600餘人,為教育事業、為幫助貧困學生上學捐資累計捐資達300多萬元,其善舉得到社會廣泛讚譽。

李興海主要榮譽

他先後榮獲“宜賓縣首屆道德模範”、“宜賓市星火帶頭人標兵”、“四川省優秀民營企業家”、“四川省農村優秀人才”、“四川省十大傑出青年農民”、“四川省勞動模範”、“全國勞動模範”、“奧運火炬手”、“全國孝親敬老之星”等,在由中央電視台和中國三農問題高峯論壇組委會組織的2010高峯論壇上,李興海又獲得中國三農領域“年度貢獻人物”稱號。 [1] 

李興海人物事蹟

李興海16歲那年,成立了宜賓縣第一個農民施工“游擊隊”玉龍建築施工隊,走南闖北,承接民房修建。李興海承攬的工程價格低廉,誠實守信,做工精細,許多人都主動找他修房造屋。1992年,玉龍建築隊發展到100人。1993年,他成立玉龍建築公司。春節前夕,他投資10萬元,帶領大家種植優質水果和養殖珍稀水產動物。
1995年5月,李興海籌集20萬元,建立宜賓縣第一個農民科研所,指派技術骨幹義務為40户貧困户將50畝低效益桃樹改造為“茵紅李”,走上了“科技示範,共同致富”之路。他幫扶12户建卡貧困户,為他們提供技術、指導生產,進行必要的物資幫扶,很快便實現全部脱貧。同年,他有開設五金交電、建築材料、汽車配件、車輛維修、飼料門市和新聯村加油站。1997年,李興海貸款10萬元研究適合本地條件的優質水果栽培和珍稀動物養殖技術,帶動周圍羣眾發展種養業。同村村民劉光輝全家六口人,每年最多收成1000斤糧食,月人均不足13斤口糧,全家靠借糧和別人救濟維持生活,十分貧困。他聽説李興海養甲魚成功就去取經,可是沒有文化的劉光輝怎麼也學不會。李興海就因材施教,改為教他種植蔬菜,指導他科學耕地、播種、施肥、管理、收割、銷售,劉光輝家當年就收入8000多元,從此逐漸脱貧。
1999年7月,李興海貸款40萬元,以自己的住房為基礎,建起了山區一座川南風格的莊院“農家樂”,10多年來,他將農家樂的“九彩虹生態山莊”改造成為五星級的“九彩虹生態農業科技園”,並註冊為“四川宜賓九彩虹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近幾年來,他實行公司+農户,建起了萬畝無公害綠色蔬菜基地建設,對農民實行訂單收購,直接帶動1000多户4000多人實現脱貧致富。同時他發動新聯村、新民村近3000多名農民種植果樹1300多畝,開發魚塘80多畝,人均收入4000多元;他帶領周圍10多個村子的1300多户農民脱貧致富。他熱心扶持教育事業。給宜賓縣玉龍小學校和玉龍初中學校修建校門,鋪路堡坎,購置桌凳。並貼息貸款5萬元修建了新聯村小學校。2003年起,他捐資設立宜賓縣喜捷鎮“九彩虹教育基金”,實施九彩虹園丁工程獎,獎勵該鎮前20名教育成績突出的先進教師和當年考上重點高中的前20名學生,由此推動喜捷鎮的教學質量跨入了全縣前10名。他訂下資助1000名貧困學生的目標,使不少學生圓了大學夢。他曾經資助過清華、北大、復旦、同濟大學、浙江大學、西華師大以及市、宜賓縣、屏山縣等地的大學、高中、初中、小學生達600餘人。李興海為教育事業、為幫助貧困學生上學捐資累計捐資達300多萬元。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