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羅權

鎖定
李羅權,男,漢族,1947年4月20日出生於台灣省彰化縣,2002年入選為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2006年入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2007年入選為國際宇宙航空學院院士,2011年入選為俄羅斯國際工程學院院士,2018年入選為美國國家工程學院海外院士。錢德拉塞卡電漿物理學獎、“總統科學獎”獲得者。 [1] 
李羅權1967年本科畢業於台灣大學物理系,獲理學學士學位,1972年畢業於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物理系,獲理學碩士學位,1975年畢業於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物理系,獲理學博士學位。曾任美國馬利蘭大學客座助理教授,美國阿拉斯加大學物理系教授,台灣成功大學理學院院長,“國家太空計畫室”首席科學家。
李羅權主要從事星際介質的湍流譜、極光區千米波輻射的迴旋脈塞理論、磁通量傳輸事件的多X線重聯模型、日珥形成機理、無碰撞激波加熱機制以及地球高層大氣中巨大噴流的等研究領域。 [2] 
中文名
李羅權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籍    貫
台灣省彰化縣
出生日期
1947年4月20日
畢業院校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2002年)
“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2006年) [3] 
國際宇宙航空學院院士(2007年)
美國國家工程學院海外院士(2018年)
學位/學歷
理學博士
性    別

李羅權教育背景

1967年,畢業於台灣大學物理系,獲理學學士學位
1972年,畢業於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物理系,獲理學碩士學位;
1975年,畢業於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物理系,獲理學博士學位。

李羅權研究領域

專長領域為太空物理學,並對無線電通訊、太空物理、太空天氣預報及大氣物理等研究領域。 [1] 

李羅權工作經歷

1975年-1977年,美國太空總署哥達研究中心 ,研究員;
1977年-1978年,美國馬利蘭大學,客座助理教授;
1978年-1995年,美國阿拉斯加大學,物理系,教授;
1995年-2001年,台灣成功大學,理學院,院長;
1997年-2001年,“國家太空計畫室”首席科學家。

李羅權學術任職

年份
職務
1985年
美國馬利蘭大學客座教授
1986年
日本東京大學客座教授
1989年-1991年
美國地球科學聯盟期刊J.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CI)副編輯
1990年
台灣“中央大學”客座教授
1990年
“中國科技大學”客座教授
1991年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客座教授
1996年
日本名古屋大學客座教授
1997年-2001年
Terretrial,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s 期 刊 (ESCI) 總編輯
1998年-至今
中國地球物理學報(大陸北京SCI)編輯委員
1998年-至今
台灣“教育部”顧問室顧問
2001年-至今
中國台灣地區地球科學學會理事長
2001年-2005年
美國地球科學聯盟期刊J.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CI) 編輯
參考資料 [3] 

李羅權科研成果

李羅權院士為國際知名科學家及科技管理者,其專長領域為太空物理學,並對無線電通訊、太空物理、太空天氣預報及大氣物理領域皆有深遠的影響。他曾在無線電波強散射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這種散射由電漿湍流造成,會產生電波強度閃爍、波束角度變大和脈衝拖尾等現象。李院士發展的非微擾的強散射理論,已於不同科學領域廣泛應用,包含無線電波、雷射光束傳輸及地震波散射。李院士於 1992 年首次成功模擬日珥的動態形成過程,展示日珥物質是由熱不穩定性引發的虹吸作用所形成。此研究增進人類對日珥等基礎太陽物理現象、地磁活動及太空天氣預報的認識。
李院士曾擔任台灣“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及實驗研究院院長,並帶領科學家和工程師團隊,成功推動福爾摩沙二號及三號衞星計劃。2003年,福爾摩沙二號衞星科學團隊,在大氣層中發現了巨大噴流。觀測到的巨大噴流位於雷雲層的頂端及電離層之間(約 16 公里至 90 公里處),建立了從雲層直達電離層的連通光路。此項觀測證實 1925 年由諾貝爾獎得主 C.T.R. Wilson 所提出的大氣電流理論。
李院士曾獲多項學術榮譽,包括錢德拉塞卡電漿物理學獎、“總統科學獎”、“發展中世界科學院”院士、國際宇宙航行學院院士、出席傅爾布萊特傑出學者講座等,並於 2002 年獲選為“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 [4] 

李羅權榮譽獎勵

序號
獎項
年份
1
Japan Toray Science Foundation Fellow
1986年
2
Terris Moore Awardin Space Physics,Terris Moore Foundation,Boston
1987年
3
Outstanding Faculty Performance Award,University of Alaska
1988年
4
Fulbright Distinguished Scholar,Institute for Space Research,Dos Campos,Brazi
1988年
5
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與應用中心(北京)榮譽教授
1990年
6
中國科技大學(安徽合肥),國際客座教授
1990年
7
Donald Billings Award in Astro-Geophysics
1992年
8
Emil Usibelli Distinguished Research Award,University of Alaska
1994年
9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Member
1996年
10
傑出人才講座(財團法人傑出人才發展基金會)
1996年-2001年
11
台灣“國科會”傑出獎
1996年-1997年
2001年-2002年
12
台灣“國科會”績優獎(中華衞星計畫)
1998年
13
中國台灣地區物理學會會士
2000年
14
台灣“教育部”學術獎
2001年
15
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 [3] 
2002年
16
World Technology Network (London) Fellow [3] 
2003年
17
“總統科學獎” [3] 
2005年
18
“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3] 
2006年
19
國際宇宙航空學院(IAA)院士 [3] 
2007年
20
俄羅斯國際工程學院院士 [3] 
2011年
21
錢德拉塞卡電漿物理學獎 [3] 
2017年
22
中國台灣地區科技管理學會第19屆科技管理獎 [3] 
2017年
23
美國國家工程學院外籍院士 [4-5] 
2018年
參考資料 [3]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