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組紳

鎖定
李組紳(1880年—1961年),浙江鎮海(今寧波市北侖區)人,字組紳,以字行,也作李祖紳,民國實業家、水利學家、工礦學家,民建發起人之一。南開大學礦科創辦人,南開大學早期主要資助人之一。 [2]  曾任南開大學礦科主任、教授。畢業於北洋大學(今天津大學),曾任漢冶萍公司漢口揚子鐵廠廠長。 [1] 
中文名
李組紳
國    籍
中國
籍    貫
浙江鎮海(今寧波市北侖區)
出生日期
1880年
逝世日期
1961年
畢業院校
北洋大學
職    業
實業家、水利學家、工礦學家
人物經歷
生於大清浙江省寧波府(今寧波市)鎮海縣(今屬北侖區),出自小港李家,天津大買辦葉星海外甥,李徵五侄,弟李組才(亦作“李祖才”)。民國初年畢業於北洋大學(今天津大學),曾擔任漢冶萍公司漢口揚子鐵廠廠長。
1918年,出資與葉星海、李組才、曹汝霖、陸宗輿合夥創辦利濟貿易公司,是天津最早的外貿公司。
李組紳曾入南開大學從教,擔任南開大學礦科主任、教授。1920年,捐款三萬洋銀予南開大學,增設礦科,是南開大學礦科之始,併為南開購地七百餘畝。
1926年,南開大學礦科因李組紳支持停止而停辦。李曾任河南六河溝煤礦董事長。但因軍閥混戰,煤礦經營出現困難,公司解散。李組紳遂無財力支持一手創辦的南開大學礦科,南開礦科解散,師生併入理科。南開大學礦科為中國近代工礦業培養了早期英才,甚至包括中國近代物理學伯樂吳大猷,最初也曾就讀南開礦科,是李的門生,入讀一年後由於礦科停辦,轉入物理系。
民國十五年(1926年),參與發起成立中國礦冶工程學會,為五人籌備委員之一。
後轉任於水利部門,歷任黃河水利委員會委員,振務委員會委員,中央救濟準備金保管委員會委員,中華民國糧食部督察等職務。曾任上海籌募會常務委員。
1938年,曾出資修繕法門寺真身寶塔。
抗日戰爭勝利後,寓居香港。1961年,逝世於香港。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