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純

(北洋政府江蘇督軍)

鎖定
李純(1874年9月12日-1920年10月12日) [12]  ,字秀山 [13] 直隸省天津府天津縣(今天津市)人,北洋政府直係軍閥長江三督之首。
天津武備學堂第2期畢業生。曾充淮軍營官。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調任北洋軍政司教練處提調。歷任北洋陸軍管帶、標統、協統。宣統三年(1911年)武昌起義時,率軍隨馮國璋南下與革命軍作戰,升北洋第六鎮統制。民國成立後改鎮為師,任第六師師長。1913年,李純被袁世凱任命為九江鎮守使,鎮壓“二次革命”,他擊敗江西都督李烈鈞,入主江西,此後升任江西都督、江西督軍等職。1917年,調任江蘇督軍。同年,孫中山發動護法運動,主張武力統一的段祺瑞和主張和平統一的馮國璋形成對立,以李純為首的長江三督要求段祺瑞停止軍事行動,段祺瑞被迫取消,並卸任國務總理。1918年,段祺瑞得到奉系張作霖的支持復任國務總理,打壓直系。 [2] 
1920年兼任長江巡閲使,同年10月裁撤後,改任蘇皖贛巡閲使,均不受。旋即猝死於江蘇督軍公署(一説自殺)。 [1-2] 
全    名
李純
別    名
李秀山 [1] 
秀山 [13] 
所處時代
中國 [1] 
民族族羣
漢族 [1] 
出生地
直隸省天津府天津縣(今天津市 [1] 
出生日期
1874年9月12日 [1] 
逝世日期
1920年10月12日 [1] 
主要成就
長江三督之首 [1] 
捐助南開大學 [12] 
畢業院校
天津武備學堂 [1] 
官    職
江西督軍、江蘇督軍等職 [1] 

李純人物生平

李純供職清廷

李純是直隸人,生於清同治六年八月十五日(1867年9月12日)。 [4] 
李純幼讀私塾,22歲時入天津武備學堂第二期。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卒業後投袁世凱主持的新建陸軍(即後來的北洋軍),任督隊稽查先鋒官。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5月,袁奏設軍政司於保定以編練常備軍,自兼督辦,委令馮國璋為教練處總辦,派李純在馮手下任提調。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以鐵良為翼長的京旗常備軍(後改為陸軍第一鎮)也在保定編練,李純由軍政司調該軍任管帶,後升統帶。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李純經鐵良保舉,由參將升副將,調任陸軍第六鎮第十一協統領,駐保定。 [4] 

李純鎮壓革命

宣統三年(1911年)4月7日,清廷賞給李純陸軍協都統銜。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李純的第十一協組成第二十一混成協,編入蔭昌指揮的第一軍,奉命南下鎮壓革命,不久由馮國璋改任第一軍總統官。10月27日,馮國璋指揮清軍猛攻漢口,李純自孝感繞道蔡甸偷襲革命軍側翼,奪得戰略要地龜山。11月6日,李純繼吳祿貞署陸軍第六鎮統制官,並授陸軍副都統銜,13日清軍編為甲乙二支隊逼攻漢陽,李純率甲支隊由孝感分水陸並進,攻辛集、蔡甸、湯家山,27日攻佔漢陽,威脅革命軍,12月6日實任第六鎮統制官。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成立,2月5日段祺瑞、王佔元、何豐林、李純、鮑貴卿等九將領自信陽電奏,斥責滿清王公,阻撓共和,敗壞大局,即率全軍將士入京,與之剖陳利害,12日清帝退位,3月15日袁世凱任臨時大總統。9月19日,李純被北京政府授為陸軍中將,改任中央陸軍第六師師長,駐河南信陽,兼豫南剿匪總司令。 [4]  [7] 
1913年2月12日特授以勳三位。3月22日宋教仁案發,4月4日袁世凱令駐信陽之第六師李純部聽候黎元洪節制調遣,5月4日自保定南下進駐湖北,夥同黎元洪監視南方革命黨人,作好內戰準備。5月13日,北洋政府令李純加陸軍上將銜(民國期間以師長職務得加上將銜者,李純是第一人)。6月袁世凱接連免除江西李烈鈞、廣東胡漢民、安徽柏文蔚的都督職,令李純特別注視江西方面國民黨人動向。7月6日率第六師進入九江,贛軍李定魁團因被收買,北退小池口,第二師長劉世鈞退向南昌。7月12日李烈鈞在湖口宣佈起義討袁,“二次革命”爆發,袁世凱立即發表李純署理九江鎮守使,16日任第一軍左司令,火速向江西推進,在沙河鎮擊敗了贛軍林虎,24日攻佔新港,25日佔領湖口,李烈鈞逃走,31日李純攻佔瑞昌。8月1日北洋政府給予二等嘉禾章,2日攻佔江西德安。8月4日李純升任江西護軍使,8日佔領江西吳城,9日佔領建昌,18日第六師張敬堯部攻陷南昌,大肆淫掠,李純晉授勳二位,27日李純兼江西民政長。9月29日,北京政府令李純署理江西都督兼民政長,李純採取嚴厲的政策打擊國民黨,取締國民黨各級組織、解散省議會、逮捕議員、嚴禁羣眾集會、查封報館,南昌出現“逐日刑人”的恐怖氣氛。 [4] 
1914年1月24日卸兼民政長。6月30日,袁世凱授李純為將軍府“昌武將軍”督理江西軍務,他在江西新建了三個混成旅、三個省防團。1915年8月,北京成立“籌安會”,袁世凱稱帝之心漸露,李純積極附和。9月李純由江西進京,追隨段芝貴等人向袁密呈勸進電。12月12日袁世凱正式下令改變國體,21日冊封李純為一等侯,25日雲南護國戰爭興起。1916年1月2日李純電請袁世凱“早登帝位”,5日李純等北洋將領通電討唐繼堯,此時全國掀起反袁世凱稱帝的浪潮,2月李純派第六師赴湘鎮壓蔡鍔的護國軍,大敗,後又轉而附和反對帝制;3月20日馮國璋和江西將軍李純、浙江將軍朱瑞、山東將軍靳雲鵬、湖南將軍湯薌銘聯名發出要求袁世凱取消帝制、懲辦禍首的電報,22日袁世凱宣佈取消帝制。6月6日袁世凱死去,7日黎元洪繼任大總統。7月6日,黎元洪任命李純為江西督軍,兼浦口商務督辦。 [4] 

李純三督之首

民國江蘇督軍李純 民國江蘇督軍李純
袁世凱死後的北洋軍閥,隨着英、美、日在中國的角逐,日益明顯地分化為以馮國璋和段祺瑞各自為首的直、皖兩系。李純原為馮的部屬,又與馮是直隸同鄉,便成為直系的主要骨千。1917年8月,馮入京代理大總統,為防止皖系奪取江蘇地盤,於6日特任李純為江蘇督軍 [8]  。同年秋,“護法”開始,孫中山聯合桂、滇、湘、粵各省實力派在廣州建立的軍政府,同北京政府形成對峙的局面。這時,以馮、段為首的直、皖兩系,仍以帝國主義對華的利害矛盾為背景,在對護法各省和戰問題上發生了分歧。李純站在馮國璋一邊,用“和平統一”的口號來反對段祺瑞“武力統一”的政策。9、10月間,他對段祺瑞借日款、購軍械、準備發動內戰的行為,多次表示反對。10月下旬,當段祺瑞決定派兵人湘時,他聯絡湖北王佔元、江西陳光遠形成所謂“長江三督”,提出停止徵湘、改組內閣等主張,向段施加強大的壓力。11月14日,進人湖南前線的北軍師長王汝賢範國璋在馮的示意下,通電撤兵。李又聯合王佔元、陳光遠並拉上曹錕於11月18日聯銜通電主和。他們的這些活動使段祺瑞對南用兵的計劃迭受挫折,乃不得不辭去國務總理職務(由王士珍代理),退居幕後。李純控制長江下游,一時成為被重視的風雲人物。 [4] 
當時,南方湘、桂軍閥把李當做同盟者,極力拉攏他;北方主戰的段派軍閥、政客,則把他作為北洋派的“內奸”,紛紛責罵他。因為他的活動受到馮國璋的支持,所以他仍聲稱自己是北洋派的一員。於是,南北的許多軍閥代表都相繼到南京來,和他商討時局;他派親信南下,訪問陸榮廷等,企圖實現馮國璋與南方軍閥妥協的“和平混一”。12月間,他利用駐浦口的馮玉祥旅,並策動地方團體出面,阻止北京派出徵湘的第二路軍過境,又一次引起了主戰派的叫罵。他雖然扯住了主戰派的後腿,但“和平混一”的企望,終由於南北軍閥的利害不一致,短期內無法達成協議。 [4] 
1918年1月下旬,南方的湘桂聯軍,乘北洋軍閥內部的紛爭,突然攻佔了嶽州。嶽州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這個軍事要衝的易手,刺激了北洋派軍人,主戰派囂張起來,形勢頓時發生了變化。段祺瑞的謀士徐樹錚趁機分化直系,拉攏曹錕為皖系效力。同時又策動親段派的各省督軍,通電斥責主和政策,矛頭更多地對準李純。另外,徐又跑到關外去勾引奉系的張作霖。2月下旬,張作霖派大批奉軍人關,一部分進駐北京近郊,向馮國璋施加壓力,另一部分沿津浦鐵路南伸,向李純示威。隨後,徐樹錚與張作霖組織關內奉軍司令部,由徐兼副司令。徐策動親段軍閥通電囂:“欲求國事進步,非先更易閣王、蘇李,萬無着手之地。”要求罷免李純並再起用段祺瑞組閣。3月中句,曹錕部下吳佩孚部趁湘桂軍主動撤軍之際,進佔嶽州、長沙,“捷報”傳來,主戰派越發囂張。到此,馮國璋不得不低下頭來,請段再任閣揆。在幾經邀約之後,3月23日,段祺瑞再次組閣。這時,以李純為首的長江三督也不得不隨着馮的軟化而消沉下來。段祺瑞一時躊躇滿志,悍然派親信去湖南奪取曹、吳搶來的地盤,引起曹、吳的不滿。7月以後,吳佩孚忽從前線發動主和;有電致李純痛詆段內閣的種種罪行。於是,李純想利用時機,再度對時局有所主張。10月,馮國璋代理總統期滿下台,李失去憑藉,他高唱“和平”的調子才日趨於消沉。 [4] 
1919年12月馮國璋死後,李純和曹錕代表了直系兩大勢力;然而李的實力遠弱於曹。一時李雖被視為長江三督的領袖,但鄂督王佔元和贛督陳光遠各有打算,並不完全信賴他,他的實力也侷促江蘇一省。上年吳佩孚從湖南前線發動向皖系的攻擊後,李暗中和吳信使往還,引為同調。其後,曹錕、吳佩孚、張作霖暗中醖釀反皖,他也參與其中。1920年4月,曹錕在保定召開直奉兩系八省反段的聯盟會議時,李派代表參加。7月,直皖戰爭爆發,李純因須防備浙江盧永祥,無力北上助戰,僅能虛張聲勢,遙為呼應。到皖系戰敗後,曹、吳和奉張兩系共同控制了北京政府,在政治分贓中,李純無力染指。然而,當時的北京政府表面上仍然不得不把他擺在各省督軍的地位之上,以示對他的尊重,特別是戰後繼續留任的大總統徐世昌,還想借重李純作為與南方談判的“和平”掮客。8月4日,徐任命他為北方議和總代表,時北方曹、吳和奉張正欲借武力擴張勢力,南北議和一時無從談起,他力辭不受。9月16日,又任命他為長江巡閲使,但他知道這只是個有名無實的虛銜,又堅辭。10月2日,北京政府改任他為蘇皖贛巡閲使,10月10日又授以英威上將軍的稱號,他也不肯拜命。 [4] 

李純猝死公署

當時,江西督軍陳光遠早有不願接受他節制的表示,對他是個極大的刺激。李純本來患有精神失常症,時局的變化,又多次使他不如意,日益表現消極。 [4] 
1920年10月11日夜,李純突然死於督軍署內,年僅四十六歲。12日,省長以下各官,和省議會的議長、議員、地方士紳,不下數百人,得了信息,陸續晉署探問,當由齊幫辦會同何參謀長、齊省長,暨家屬人等,公同發表李純遺書並電報等,共計五件,疑點甚多,時人流言四起(一説李純因受齊燮元迫害身亡,一説其因家庭醜聞被殺),官方宣佈李純是因“憂國憂民”而自殺身亡”。 [5]  14日,齊燮元自行宣佈就任江蘇督軍。1920年10月15日,北洋政府令優恤李純,陸軍部照上將例從優議恤喪營費一萬圓,一次性給恤七百圓,遺族年撫金四佰伍拾圓三年,齊燮元為李純舉辦隆重的喪禮,其盛況在江蘇全省可以説前所未有。
1921年9月9日,北洋政府令,“故英威上將軍李純功德在民,特准在贛建立專祠” [9]  ,10月6日又令“準在贛建立已故英威上將軍李純專祠”,南京城東幾十畝旗地闢建“秀山公園”(後改第一公園),園內又建“英威閣”,又在天津街荒墳堆上建一宏大“英威祠”(現為逸仙橋小學),同時又把天津街易名“英威街”(現中山東路頭條巷附近)。 [6]  [10] 

李純主要影響

南開大學秀山堂(新建) 南開大學秀山堂(新建) [14]
李純熱心教育,曾在天津的河北、河東捐建了三所“秀山小學”,日常開銷也全部由他負擔,同時應教育家嚴修張伯苓之請捐助南開學校基五十萬元,在八里台南開大學建了“秀山堂”。1920年10月,李純身故。其在遺囑中説明存款二百多萬元,其中“四分之一捐助南開大學堂永久基本金”。 [3]  [13] 
李純將遺產的四分之一捐給南開大學。為表感謝,南開大學將第一座教學樓命名為秀山堂。 [15] 

李純歷史評價

李純政治上見風駛舵,在任期間多次改弦易轍,清政府時期鎮壓革命,後擁護袁世凱稱帝,倒袁之勢漸起後投入直系,在直皖派系鬥爭中支持馮國璋“和平統一”。 [4] 
在李純死後,時任北洋政府大總統徐世昌頒令説:“英威上將軍、蘇皖贛巡閲使兼江蘇督軍、勳一位陸軍上將李純,奠定東南,勳勤夙着,比年邦家多難,該巡閲使坐鎮江表,才略昭宣,羣流翕洽,而於和平統一之大計,尤能多方贊導,悉力籌維。幹國匡時,聲施益懋。” [11] 

李純人物爭議

關於李純之死,頗多疑點。後傳説是李妾與馬弁私通,被李發現後,馬弁將李純擊斃;也有傳説其部下師長齊燮元心狠手辣,詭譎多變,時有謀取李位而自代之心,因而將其謀殺。
參考資料
  • 1.    劉壽林.民國職官年表.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 2.    夏徵農,陳至立 主編;熊月之等 編著.大辭海 中國近現代史卷[M]:上海辭書出版社,2013-12:220
  • 3.    張紹祖 主編.近代天津教育圖志[M]:天津古籍出版社,2013-12:431-432
  • 4.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人物傳[M]:中華書局,2011:1688-1692
  • 5.    上海書店出版社 編.近現代史料筆記叢刊 7 汪穰卿筆記 蟄存齋筆記[M]:2020,上海書店出版社:319
  • 6.    蘇克勤,苗立軍 著.南京名人舊居:散落在大街小巷的流年碎影[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181
  • 7.    全國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 編.文史資料存稿選編 2 晚清 北洋 下[M].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2-08:631
  • 8.    沈渭濱 主編.中國歷史大事年表 近代[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9-02:782
  • 9.    靳雲鵬,齊耀珊.大總統令:大總統指令第二千一百二十六號(中華民國十年九月九日):令江西督軍陳光遠、江西省長楊慶鋆:呈故英威上將軍李純功德在民武烈昭著據情轉墾特准在贛建立專祠由[J].政府公報,1921,(第1993期).
  • 10.    黃強 編著.消失的南京舊景[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4-07:100
  • 11.    中華民國史事紀要編委會.中華民國史事紀要 初稿 中華民國九年(1920)正月至十二月:中華民國史事紀要編委會,1983:556
  • 12.    天津日報:心繫教育  .南開大學[引用日期2023-12-25]
  • 13.    秀山堂的故事  .南開大學[引用日期2024-02-13]
  • 14.    秀山堂  .南開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引用日期2024-02-25]
  • 15.    百年思源堂: 見證大學與城市的共同發展  .南開大學[引用日期2024-02-25]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