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秀珍

(中科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副研究員)

鎖定
李秀珍,女,工學博士,碩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副研究員,長期從事地質災害評價及預測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1] 
中文名
李秀珍
民    族
漢族
畢業院校
成都理工大學
職    業
教師
學    位
博士
性    別
研究方向
滑坡(邊坡)評價及預測預報
職    稱
副研究員

李秀珍招生專業

地質工程、岩土工程、防災減災工程及土木工程等相關專業

李秀珍個人經歷

1994年9月—1998年6月,在成都理工大學水工系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專業學習,獲工學學士學位;
2001年9月—2004年6月,在成都理工大學環工學院地質工程專業學習,獲工學碩士學位
2006年9月—2010年11月,在西南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岩土工程專業學習,獲工學博士學位;
1998年7月—2001年6月,在內蒙古工程學校任教;
2004年7月—,在中科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工作。

李秀珍個人貢獻

研究方向及科研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為滑坡(邊坡)評價及預測預報。長期致力於滑坡評價預測及預警報和潛在滑坡判識、邊坡穩定性評價等方面的科研工作。
已發表論文50多篇,其中SCI和EI檢索論文20多篇。以第一執筆人完成行業指南1份,參編規範、導則和規程3份,獲省部級“一等獎”2項,省部級“二等獎”1項。
研究項目
國家自然科學面上基金項目:“降雨條件下大型慢速滑坡變形與孔壓波動互饋機制研究”(主持)
中科院STS項目子課題:“川藏鐵路沿線滑坡崩塌成災環境及分佈規律研究”(主持)
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項目:“基於小波分析的滑坡災變預測方法研究”(主持)
中科院“西部之光”人才培養計劃項目:“基於進化支持向量機的滑坡預測模型研究”(主持)
中科院知識創新重要方向項目:“重大山地災害綜合風險分析的理論與方法”子課題:“潛在山地災害判識和敏感性分析”(課題第二負責人)
973計劃:“西部山區大型滑坡致災因子識別、前兆信息獲取與預警方法研究”子課題:“多源觀測數據與滑坡機理模型同化理論與方法”(專題第二負責人)
973計劃:“典型山地水土要素時空耦合特徵、效應及其調控”子課題:“橫斷山地水土作用失衡機制與災害風險評價”(專題第二負責人)
中科院重點部署項目:“泥石流動力過程及調控模擬”子課題:“泥石流匯流過程和規模放大機理”(參研)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重大工程建設區生態回覆整治技術研究”專題:“潛在地質災害判識方法與預防技術”(參研)
雲南省交通廳科技項目:“雲南幹線公路邊坡災害風險評估研究” (參研)
中國科學院科技救災專項項目:“地震次生山地災害監測預警及綜合防治技術”(參研)
代表性論文論著
[1] Li X Z, Xu Q.Application of the SSPC method in the stability assessment of highway rock slopes in the Yunnan province of China[J]. Bulletin of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 2016, 75(2):1-12.(SCI)
[2] Li Xiuzhen, Kong Jiming. Application of GA–SVM method with parameter optimization for landslide development prediction[J].Natural Hazards and Earth System Sciences, 2014, 14: 525-533. (SCI)
[3] Li xiuzhen, Kong jiming, Wang zhenyu. Landslide displacement prediction based on combining method with optimal weight[J].Natural Hazards, 2012, 61: 635-646. (SCI)
[4] Li xiuzhen, Kong jiming. Application of Support Vector Machine with Posterior Probability Estimates in Debris Flow Hazard Assessment[J].Disaster Advances, 2011, 10(4): 38-44. (SCI)
[5] Jianrong, Xiuzhen*, Fenfen, et al.Empirical-Statistical Models Based on Remote Sensing for Estimating the Volume of Landslides Induced by the Wenchuan Earthquake[J].J. Mt. Sci, 2011, 8(5):711-717.(SCI,通訊作者)
[6]李秀珍等.川藏鐵路沿線滑坡崩塌災害危害特徵及危害方式分析[J].工程地質學報,2017,25(5):1-7
[7]李秀珍,何思明,王震宇.降雨入滲誘發斜坡失穩的物理模型適用性分析[J].災害學, 2015, 30(1):34-38.
[8]李秀珍.滑坡變形突變異常的小波識別方法[J].自然災害學報,2015,24(6):50-56.
[9]李秀珍,孔紀名,李勝偉.水電巖質邊坡的穩定性概率分級方法研究[J].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1,30(增2): 4025-4032. (EI)
[10]李秀珍,王成華,鄧宏豔. DDA法和Fisher判別法在潛在滑坡判識中的應用比較[J].岩土力學,2011,32(1):186-192. (EI)
[11]李秀珍,孔紀名,王成華.巖質邊坡穩定性分級方法的連續函數修正及其應用[J].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 2010, 29(增1):3439-3446. (EI)
[12]李秀珍,孔紀名,王成華.多分類支持向量機在滑坡穩定性判識中的應用[J].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 2010,40(3):631-637. (EI)
[13]李秀珍,孔紀名.“5.12”汶川地震誘發滑坡的滑動距離預測[J].四川大學學報(工程科學版). 2010,42(5):243-249. (EI)
[14]李秀珍,孔紀名,鄧宏豔,崔雲,田述軍,阿發友.“5.12”汶川地震滑坡特徵及失穩破壞模式分析[J].四川大學學報(工程科學版),2009,41(3):72-77. (EI)
[15]李秀珍,許強,孔紀名,丁秀美.九寨黃龍機場高填方地基沉降的數值模擬分析[J].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5,24(12):2188-2193.( EI收錄)
[16]李秀珍,許強,黃潤秋,湯明高.滑坡預報模型和預報判據[J].災害學.2003,18 (4):71-76. [1] 
參考資料
  • 1.    李秀珍  .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2014-05-08[引用日期2019-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