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祝華

(建德市關工委宣講團副團長)

鎖定
李祝華(1932~ )1964年畢業於杭州大學歷史系,曾任建德黨史研究室副主任。浙江省歷史學會會員,杭州市歷史學會四、五 、六屆理事。建德市歷史學會副會長。市委講師團成員,市關工委委員,宣講團副團長,市老幹部詩書畫協會副秘書長,市退休幹部管委會成員。中國范仲淹學會理事。
中文名
李祝華
出生日期
1932年
畢業院校
杭州大學
職    業
建德市關工委宣講團副團長

李祝華個人事蹟

自1992年退休後,李祝華就開始了他的義務宣講生涯。十六年來,在機關、學校、企業、農村都留下了他宣講中國近代史、建德地方黨史等愛國主義教育的聲音。截至今年10月,老李已宣講了850場,受教育者達35萬人次。

李祝華輓聯

理一生家政,撫膝下兒孫,
過海漂洋去美國;
隔四載光陰,念故鄉親情,
迴歸途中登仙庭。

李祝華紀念文章

用一顆火熱的心關心下一代成長
——記建德市關工委宣講團副團長李祝華
李祝華是一位集平凡而知名的老同志,今年77歲。
李祝華老人1992年退休,從市委黨史辦副主任職位上退休,同年,參加市關工委宣講團。從此,與關心下一代工作結下了不解情緣。16年來,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傾注滿腔熱忱。用他的話説:入黨已有50年了,黨的宗旨是始終不能忘記的,所以雖然退休了,但只要黨需要,工作需要,就應該發揮自己一點作用,參加黨的活動,關心家鄉的發展,關注和幫助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李祝華常説:“舊社會,我是一個流浪兒,在戰火中飽受流離顛沛,是共產黨解救了我,培養了我,給了我的今天,我願意為黨奉獻一切,奮鬥終生。而自己的家庭有一部苦難的家史,親人死在日寇的屠刀之下,也是一部現身説法的教材。”“宣講團是關工委工作的重要抓手和組成部分,是老同志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形式之一和標誌,老同志參與關心下一代工作,是黨和人民賦予的崇高職責,是歷史和時代賦予的光榮使命,是弘揚中華美德的最好體現。”
由於李老有這樣的認識,他把宣講作為一大樂趣,當成工作的重點,樂此不疲。他根據時事和當地黨委、政府的工作中心,以及重大紀念日活動,每年都要撰寫3-5篇關於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的宣講稿,向中小學生進行演講。截止2008年4月累計李祝華老人演講了769場,受教育人數達32萬多人。他患有癌症,卻從未因病而停止過組稿和宣講。2005年1月14日,胃癌切除手術,住院半個月。到了三月底,身體在逐漸康復,他又出現在講台上進行宣講。
李祝華老人的講課不照本宣科,不説空洞無物的口號,他的課總是結合實際,緊扣形勢。為了寫好講課稿,他非常重視學習,十分注意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常説:給人做思想工作,教育別人,首先要自己接受教育,為此,他訂閲《杭州日報》、《半月談》、《中國火炬》、《報刊文摘》、《錢江晚報》等報刊雜誌,不斷學習不斷提高。他的講課內容一是以近代史、中共黨史、建德地方史、以“五愛四有”為中心內容的愛國主義教育。如黨的十七大勝利召開之時,他及時收看中央電視台的直播,在先學一步,學深一點的基礎上,編寫出一份講稿,進行宣講;二是以愛國守法,明理誠信,團結互助敬業奉獻,勤儉自強為主要內容的《公民道德綱要》教育;三是學法懂法的法制教育;四是學科學用科學,批判李洪志的邪教。他講的課生動活潑,理直氣壯,迴腸蕩氣,引人入勝。
在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中,他的一篇“堅定理想信念,永保革命本色”學習體會,被市委保先辦公室編入《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先鋒形象大討論材料彙編》一書中。2005年3月19日的《杭州日報》要聞“我心目中的共產黨員”專欄以“老黃牛奉獻赤子心”為題,登載李祝華的事蹟。在李祝華家裏,“講正氣、求進步”是他對子女説得最多的詞。節假日兒女們到父母家來團聚,談得最多的也是兒女們的思想動態。面對社會上某些不良現象和負面事例,李老總是細緻分析,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認識,自覺抵制不良思潮的影響。
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在工作上,李祝華老人都以身作則,做表率。1996年6月的一天,女兒結婚,家事繁忙。辦婚事那天,他接到通知,説寧波有一考察團來建德,第一個活動就是瞻仰建德革命烈士碑,希望他能作講解。他二話不説,放下家事,趕赴紀念碑,給考察團作講解。在父親的影響下,經過努力,兒子於2002年加入黨組織,女兒現為預備黨員。
在多年的宣講工作中,李祝華老人和許多青少年結成了朋友特別是在校的學生,每當他們在人生道路上有什麼困惑,他們都願意給“李爺爺”寫信。而李祝華老人對每封信都會仔細閲讀,認真回覆,對他們困惑給予解答和指導。從1994年起,李祝華老人除了給青少年做思想教育輔導外,還熱心為中小學生輔導寫作。對學生送來的作文,他總是認真批改,有的還請到家裏來當面探討,共同切磋,外地的批改後及時寄還。通過對學生們寫作輔導,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和價值觀。有位學生的父親因觸犯刑律被判刑,從縣城轉學到鄉鎮中學讀書產生自卑心理和對社會的牴觸情緒。李祝華老人專門與這位學生交談,做了細緻的思想工作,消除了這學生不良情緒,增強了他在學習上的自信心,這位學生經常與李祝華老人聯繫,成了忘年之交。李祝華老人還經常出資幫助困難家庭學生,少則200元,多則500元。許多學生從小學到大學,都和李祝華保持通信聯繫,他們稱李祝華老人為“我們的知心爺爺”。
李祝華老人有厚實的文字功底,除了撰稿講課外,他還積極寫作,向新聞單位提供稿件宣傳好人好事,鞭撻社會不良現象。他的稿件被省、杭州市、建德本地媒體刊用,是本地報紙、廣播電台十幾年的優秀通訊員。
這些年來,李祝華老人多次被評為杭州市、建德市關心下一代先進個人,杭州市、建德市優秀輔導員、建德市優秀共產黨員。兩次評為建德市“百户和諧家庭”。2001年被評為杭州市優秀共產黨員。2004年評為浙江省關心下一代先進個人,曾獲得建德市十佳市民、十佳老人、十佳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者等榮譽稱號。2004年市委組織部、市廣電局聯合制作的介紹他熱心公益活動的電教片《我家老李》在電教片參評中榮獲三等獎。並於04年8月13日、14日兩天在杭州電視一台黃金時間播出。2007年評為“我身邊的雷鋒”十佳之一,2007年12月7日《杭州日報》第11版以“建德10個活雷鋒走上星光大道”為題刊出他在頒獎晚會的講話照片。2007年1月浙江省文明辦等四單位聯合主辦的四個“十佳”評選活動,李祝華老人作為“十佳”、“熱心老人”的候選人之一,事蹟登載在2007年1月24日《浙江老年報》第3版上。在一次座談會上他動情地説:自己退休後,發揮餘熱,關心下一代做了一些工作,黨和政府就給予了這麼多的榮譽,覺得很慚愧,他表示遠的要向歌手叢飛學習,近的要向老縣委書記,身患癌症84高齡的朱懷興同志“離休不離黨,關心下一代”的精神學習,有生之年要繼續關心下一代。他説:“要做到科學養身,愉悦養神,健康長壽,爭取到2021年黨的百年華誕的紀念盛典時上台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