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白貞

鎖定
李白貞(1886~1966年),原名善,後改名為靜。黃陂青龍鄉人。1911年由孫武、丁笏堂介紹加入共進會,並以照相館為總部秘密聯絡機關。1961年辛亥革命50週年紀念,與熊秉坤、温楚珩3人代表湖北辛亥老人赴京出席大會,又被特邀為在武漢舉行的辛亥革命首義學術討論會的代表。1966年2月7日逝世。 [1-2] 
中文名
李白貞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886年
逝世日期
1966年
出生地
黃陂青龍鄉

李白貞早年經歷

李白貞(1886~1966年),原名善,後改名為靜。黃陂青龍鄉人。少時家境清苦。14歲時至漢口乙海春藥房宜昌分店當學徒,3年後調回漢口總店配藥處工作。隨後任嶽州、長沙分店及開封中西藥房經理。宣統二年(1910年)春在漢口歆生路(今江漢路)設立榮昌照相館。1911年由孫武、丁笏堂介紹加入共進會,並以照相館為總部秘密聯絡機關。
起義發難之日迫近,主動接受趕製起義時需用的旗幟和大都督印鈐的任務;因起義所需的炸彈奇缺,又接受趕製炸彈的任務。關於起義成功後的金融問題,曾建議設立中華銀行印刷鈔票,以湖北官錢局為基礎,將官錢局的全部資本財產作為中華銀行的固定基金。劉公等人贊同此議,並推李春萱、丁笏堂、李白貞籌劃進行,李白貞曾設計出中華銀行紙幣圖案。為了保證起義軍總部的安全,他以照相館作保,租得俄租界寶善裏14號樓房作為新的總部
武昌起義後,任湖北軍政府理財部催提委員兼總監處參議,會同諸同志分途宣慰市民,舉行慶祝活動。清軍南下後,聯合漢口商界人士成立紅十字會,並聯系仁濟、中西醫院準備救護傷員。在陽夏戰爭的70余天中,共收治傷、病員1300餘名,所有醫藥用品均由同人捐助。為了保存史料,不惜身冒危險,自帶照相機在前線攝取戰爭鏡頭。自10月9日至11月24日,拍攝了許多珍貴的照片,尤其是漢陽雨淋山雙方爭戰的照片最為珍貴,可惜底片先後毀於戰火。
辛亥革命後,深感學識不夠,即考入私立中華大學政治經濟班學習4年。李懂化學、藥劑,擅長雕刻、繪畫和製圖,性情恬淡,不慕名利,甘願從事書記員、繪圖員、測量員和文牘等工作。1931年武漢水災回鄉。1933年在漢開辦脱棉廠,並皈依佛教。武漢淪陷時,攜家避難黃陂家鄉,1944年冬回漢。次年春被漢口佛教第一蓮社推舉主持社務。1949年在漢口佛教居士林任理事兼文牘。

李白貞解放後經歷

武漢解放後,一度中風。病癒後,被安排在中南文史館工作,不久中南文史館撤銷,調武漢市文史館。省、市政協號召辛亥老人寫回憶文章,他積極參與其事,撰寫的《共進會從成立到武昌起義前夕的活動》、《我所參加的辛亥革命工作》、《記湖北軍政府的成立》、《漢口佛教居士林》等回憶錄,分別發表在全國和省、市政協編輯的書籍和刊物上。1961年辛亥革命50週年紀念,與熊秉坤、温楚珩3人代表湖北辛亥老人赴京出席大會,又被特邀為在武漢舉行的辛亥革命首義學術討論會的代表。1966年2月7日逝世 [1-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