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發應

鎖定
李發應(1915年1月—2000年11月4日),安徽省霍邱縣人。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3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二十五軍第七十三師二一七團宣傳員、排長、連長,紅三十一軍第九十三師二七一團政治處主任,師特派員。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二0師警備第六團一營政治教導員,綏蒙軍區第九團政治委員。解放戰爭時期,任綏蒙軍區騎兵旅第三團團長,第三師政治部副主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空軍第四航空學校政治委員,第八航空學校校長,空軍第一軍副軍長,昆明軍區空軍指揮所副主任、政治委員,南京軍區空軍顧問。1961年晉升為少將軍銜。曾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2000年11月4日在南京逝世,安葬在雨花台功德園。 [1] 
中文名
李發應
國    籍
中國
籍    貫
安徽霍丘
出生日期
1915年1月
逝世日期
2000年11月4日
兒    子
李忠 [1] 

李發應人物生平

李發應,夏店鎮磚洪集人,1915年生,1929年入團,1930年參加紅軍1933年轉入中國共產黨。
歷任霍邱縣磚洪區政治保衞局保衞員,紅軍連長、團政治處主任、師特派員;八路軍第一二〇師獨立二旅六團副政委,第九團代團長,晉綏軍區獨立第二旅九團團長;綏蒙軍區騎兵旅第三團團長,晉綏軍區第五軍分區四十二團團長,第一野戰軍一軍三師政治部副主任兼青海省公安處處長;空軍第四航空學校政委,第八航空校校長,空軍第一軍副軍長,昆明軍區空軍指揮所副政委,空軍第五軍政委,南京軍區空軍顧問。中共第十、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參加了鄂豫皖蘇區四次反“圍剿”和創建川陝根據地的鬥爭,長征中三過雪山草地;參加了百團大戰、保衞延安和臨汾、晉中、太原、扶郡、蘭州等戰役;參與組建空軍第四、第八航校和空一軍。
1961年晉升為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2000年11月在南京逝世。 [2] 

李發應人物事蹟

一、
李發應1915年1月出生在安徽省霍邱縣磚洪集一個農民家庭。從小就飽受地主欺壓。九歲那年深秋的一天,他起早貪黑地給地主孫庚九放牛,因太困睡着在田邊上,醒來後竟不知耕牛去向,怕慘遭地主毒打,他在水塘裏過了整整一夜。童年的苦難生活練就了他倔強的性格、堅韌的毅力和不怕吃苦的頑強精神。1929年夏天,在共產黨領導下霍邱組織了農民暴動,建立了蘇維埃政權。14歲的李發應參加了兒童團,1930年3月參加了游擊隊,1931年7月編入新組建的紅二十五軍73師217團,成為一名紅軍戰士。
1932年5月,紅二十五軍73師參加了第三次反圍剿鬥爭中最大一次戰鬥——蘇家埠戰役。217團率先衝入敵軍指揮部,活捉了“剿共”總指揮厲式鼎。此役共殲敵3萬餘人,繳獲槍支1萬餘支。6月,蔣介石發動了第四次圍剿。10月,李發應隨紅四方面軍戰略轉移,撤出鄂豫皖蘇區。由於撤離得很突然,李發應來不及向父母告別。當父母得知兒子要隨紅軍遠離家鄉的消息後,連夜冒着大雨,摸過河去找他,可李發應早已隨部隊撤離,母親回家後傷心地哭了好幾天。李發應這一走就是18年。當年家鄉有很多人出來參加了紅軍,但從槍林彈雨中闖出來看到新中國成立的,只有他和陳發洪(曾任昆明軍區、武漢軍區副政委)二人,其他人都英勇犧牲了。李發應也是身經百戰,九死一生,在戰鬥中曾兩次負傷,還有兩次險些犧牲。一次被子彈打掉了帽子,一次是子彈貼着頭皮擦過,頭頂上留下深深的一道溝痕。
二、
1937年8月,紅軍改編為八路軍。李發應進入“抗大”學習,成為“抗大”第六期學員。1938年7月,李發應分配到賀龍領導的120師警備6團一營任教導員。1939年底,閻錫山與日寇勾結,發動了“十二月事變”。撕下了偽裝了兩年的抗日假面具,向山西新軍(抗日武裝)和八路軍發動進攻。為粉碎閻錫山的進攻,迫使他回到抗日的道路上來,賀龍命令彭紹輝新358旅在晉西北集結,命警備6團在岢嵐、保德、五寨三角地帶集結,策應和支援山西新軍。李發應在部隊中加強了政治工作,教育部隊對當前形勢保持清醒的認識。既要堅持抗日統一戰線,又要有理、有力、有節地挫敗閻錫山的進攻。在擊退閻錫山多次進攻後,經過多方努力,終於迫使他不得不接受八路軍的主張,共同抗日。
1941年6月起,李發應先後任警備6團副政委、第九團代團長。帶領部隊在晉西北的河曲、寧武、岢嵐、五寨等地不斷打擊敵人,鞏固、發展和建設晉西北根據地,教育部隊做好長期抗戰的思想準備。同時,協助地方黨組織建立抗日政權,選調優秀幹部組建武工隊,打擊頑固派,擴大我八路軍的生存空間。李發應帶領部隊先後參加了百團大戰、晉西北守備戰等戰役、戰鬥。1945年初,在賀龍發起的對敵春季攻勢中,警備6團連打了幾個勝仗。特別是在強襲日偽重要據點洋河鎮的戰鬥中,率部殲敵400餘人,繳獲了大量武器彈藥和毛毯、食品等物資,受到了賀龍的表揚,並獎勵給他一支小巧玲瓏的“勃朗寧”手槍。
1945年7月,李發應任整編後的綏蒙軍區晉綏二分區3旅9團團長,1946年2月,任騎兵旅3團團長。帶領部隊活躍在晉西北抗日戰場上,和當地抗日政府一起,帶領羣眾破壞公路,炸橋樑,割電話線,打擊敵人運輸線,使敵人陷於被動,有力地打擊了日偽軍的有生力量,保護和發展了抗日根據地。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