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瑁

(唐朝壽王)

鎖定
李瑁(?-775年),初名李清,隴西狄道(今甘肅省秦安縣)人。唐朝宗室大臣,唐玄宗李隆基第十八子,母為武惠妃
早先由寧王李憲撫養。開元十三年(725年),封壽王,領益州大都督劍南節度使。二十三年(735年),拜開府儀同三司,改名李瑁,迎娶楊玉環為妃。二十八年(740年),結束與楊玉環婚姻。天寶四載(745年),迎娶韋昭訓之女。安史之亂後,跟隨唐玄宗逃奔蜀郡,撫慰兵士。
大曆十年(775年),去世,追贈太傅。
中文名
李瑁
別    名
李清、壽王、十八郎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逝世日期
775年(唐代宗大曆十年)
出生地
長安(今陝西西安)
爵    位
壽王
追    贈
太傅
官    職
唐朝宗室、益州大都督、劍南節度使

李瑁人物生平

李瑁寧王撫育

李瑁初名李清。母武惠妃開元元年得玄宗寵愛,所生的兒子全部夭折。所以,李瑁生時,玄宗交給兄寧王李憲之邸宅,李憲之妃元氏撫育、餵乳,把李瑁當成己子,未封王。十數年間,李瑁一直住在寧王宅。宮中呼之為十八郎。

李瑁納妃楊氏

李瑁七歲時,他拜謁兄長永王李璘,符合儀禮,玄宗看出了他的才能。開元十三年(725年)三月,封壽王,入宮中。開元十五年(727年),遙領益州大都督、劍南節度大使。二十三年(735年),加開府儀同三司,改名李瑁。十二月,納楊氏王妃。不久,武惠妃與李林甫計劃擁立他為太子。二十五年(737年),太子李瑛被廢,與鄂王李瑤、光王李琚同日被迫自殺,張九齡爭之未果。同年,武惠妃去世。開元二十六年(738年),李林甫等人積極擁立李瑁,高力士推薦皇三子李璵(李亨)為太子。

李瑁妃為父寵

在母親武惠妃逝世後,玄宗妃嬪中“無當帝意者”,他的妻子楊氏逐成為玄宗的新寵。開元廿八年(740年),玄宗命楊氏出家為女道士。他與楊氏的婚姻結束,沒有正式的史料顯示兩人曾有子女,民間傳奇稱有一女。
開元廿九年(741年),寧王李憲去世,他視李憲為義父,服喪以報其恩。天寶四載(745年),韋昭訓之女韋氏為壽王妃,同時,前妻楊氏被皇帝立為貴妃

李瑁南奔蜀地

至德元年(756年),安史之亂爆發後,玄宗奔蜀,李瑁與之同行。途上,陳玄禮兵士凌遲處死了楊國忠、逼玄宗賜死楊貴妃,玄宗命李瑁撫慰兵士。玄宗命皇太子李亨留下抗敵,後來李亨自行稱帝,是為唐肅宗,尊玄宗為上皇
唐代宗大曆十年(775年),去世,追贈太傅。

李瑁軼事典故

歷史上的壽王是個悲劇的人物,本來與楊玉環成親,也算是奉了御旨。日子過的還算美滿。武惠妃死後,寂寞的唐玄宗開始尋覓新的愛人。可宮中佳麗三千,他偏偏看中了自己的兒媳——楊玉環。於是就有了進梨園、入道觀、納為妃的故事橋段。但是,對於壽王而言,這是何其的痛苦與難言。父親是一國之君,卻搶了自己的妻子,這好比在天下人面前,扒光了壽王的衣服,當街巡遊一般。壽王卻不敢反抗,更無力反抗。只能眼睜睜的看着自己心愛的女人,離自己越來越遠。

李瑁親屬成員

李瑁父母

父親:李隆基唐玄宗
母親:武惠妃武則天侄孫女,恆安王武攸止之女。
養父:李憲太尉、寧王,追封讓皇帝
養母:元妃,追封恭皇后

李瑁妻子

楊妃,宰相衞國公楊國忠堂妹,楊貴妃
韋妃,壽王妃,左衞勳二府右郎將韋昭訓之女。 [1] 

李瑁兒子

李僾,德陽王。
李伓,濟陽王。
李偡,廣陽王。
李伉,薛國公。
李傑,國子祭酒

李瑁女兒

清源縣主為六女,陽城縣主為二十二女。
李氏,清源縣主 [2] 
李應玄,陽城縣主,下嫁翼王府長史丘運時。 [3] 

李瑁藝術形象

類型
年份
影視版本
演員
電影
1992
楊貴妃
2015
電視劇
1990
唐明皇
黃小雷、王詩源(童年)
2007
2010
參考資料
  • 1.    《全唐文·卷三十八》:維天寶四載,歲次乙酉,七月丁卯朔二十六日壬辰,皇帝若曰:於戲。古之建封,式崇垣翰,永言配德,必擇幽閒。諮爾左衞勳二府右郎將韋昭訓第三女,育慶高門,稟柔中閫,動修法度,居玩琴瑟。夙聞師氏之學,素習公宮之禮。聿求貞懿,作儷藩維,爰資輔佐之德,以成樂善之美,是用命爾為壽王妃。今遣使光祿大夫行左相兼兵部尚書宏文館學士李適之、副使金紫光祿大夫行門下侍郎集賢院學士兼崇文館大學士陳希烈持節禮冊。爾其欽承寵數,率由令則,敬恭婦道,可不慎歟。
  • 2.    《大唐壽王故第六女贈清源縣主墓誌銘並序》:壽王第六女者,光天文武大聖孝感皇帝之侄也。德業應昌,王宮是寵,福高還影,道廣移名。丁酉歲建亥月十日,薨於益昌郡行頓。
  • 3.    《唐故陽城縣主李應玄墓誌銘》:玄宗妃武氏生壽王琩,王第二十二女宮字曰應玄,母妃韋氏,貞元二年五月十二日封陽城縣主,是日出降河南丘運,時年十有三,有子九人,大和元年(827年),年五十七,六月十日薨於光德里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