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琮

(唐玄宗李隆基長子)

鎖定
李琮(?~752年),初名嗣直,隴西成紀 (今甘肅秦安縣)人。唐朝宗室大臣,唐玄宗李隆基長子,母為劉華妃
唐睿宗景雲元年,以皇孫身份,封為許昌郡王。先天元年,唐玄宗即位後,加封郯王,狩獵傷及面部。 [1]  開元四年,遙領安西大都護開元十三年,改封慶王,改名李潭 [2]  開元十五年,遙領涼州都督、河西節度使。開元二十一年,授太子太師,賜名李琮。二十四年,進位司徒。天寶元年,遷太原牧。 [2] 
天寶十一載五月,去世,追贈靖德太子。唐肅宗踐祚,追封奉天皇帝,妃竇氏為恭應皇后,葬於齊陵
別    名
李潭
嗣直
所處時代
唐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洛陽 [3] 
逝世日期
752年
主要成就
唐玄宗李隆基長子
本    名
李琮
官    職
太子太師→涼州都督→司徒→太原牧
爵    位
許昌王→郯王→慶王
陵    墓
齊陵
封    贈
靖德太子→奉天皇帝

李琮人物介紹

李琮(?-752年),初名嗣直,唐玄宗李隆基長子,母劉華妃景雲元年(710年),祖父唐睿宗李旦復位,冊封許昌郡王。先天元年(712年)八月,唐玄宗即位,改封郯王。開元四年(716年),遙領安西大都護、安撫河東、關內、隴右諸蕃大使。開元十三年(725年)三月,改封慶王,賜名李潭。開元十五年(727年),遙領涼州都督、河西節度使。開元二十一年(733年),授太子太師,改名李琮。開元二十四年(736年),進司徒。天寶元年(742年),兼太原牧。 [2] 
天寶十一年(752年)五月,病死,唐玄宗李隆基追諡為靖德太子,原葬於渭水之南細柳原。唐肅宗李亨即位後,追諡為奉天皇帝,其妻竇氏追封為“恭應皇后”,備禮改葬於華清宮北齊陵。 [1] 

李琮軼事典故

明皇雜錄》《兩唐書·李林甫傳》記載:唐玄宗曾對李林甫提及,李琮曾在苑中打獵時面部為豽所傷,這很可能是他雖為長子,卻未能被立為皇太子的原因。唐肅宗為皇太子時,李林甫為了謀害太子,曾提議玄宗立長子為儲,玄宗也有所猶豫,但最終因太子恭謹孝順而沒有易儲。 [1] 

李琮親屬成員

曾祖李治,唐高宗。
祖父:李旦,唐睿宗。
父親:李隆基,唐玄宗。
母親:劉華妃。
妻子:扶風竇氏,太子妃,追贈恭應皇后。
兒子:養子二人,李俅,嗣慶王。李儼,新平郡王。

李琮史書記載

《舊唐書·李琮傳》 [2] 
奉天皇帝玄宗長子也,本名嗣直。景雲元年九月,封許昌郡王。先天元年八月,進封郯王。開元四年正月,遙領安西大都護,充安撫河東、關內、隴右諸藩大使。十三年,改封慶王,仍改名潭。十五年,遙領涼州都督,兼河西諸軍節度大使。二十一年,加太子太師,改名琮。二十四年,拜司徒。天寶元年,兼太原牧。十一載薨,贈靖德太子,葬於渭水之南細柳原,仍於啓夏門內置廟祔享焉。
至德元年建寅月九日,詔追冊為奉天皇帝,妃竇氏為恭應皇后,備禮改葬於華清宮北齊陵,以尚書右僕射、冀國公裴冕為其使。初,開元二十五年,太子李瑛得罪廢,令琮養其子,及天寶十一載琮薨,以瑛子李俅為嗣慶王,除秘書監同正員。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