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珽

鎖定
李珽(?~913),字公度,河西敦煌(今屬甘肅)人,唐末進士,官至後梁右散騎常侍,充侍講學士,被亂兵所殺。
本    名
李珽
公度
所處時代
唐末後梁初
出生地
河西敦煌
逝世日期
913年

李珽生平經歷

李珽聰慧,有才學,尤工詞賦。
唐僖宗年間,晉國公王鐸掌管兵權,鎮守滑台,李珽的父親李縠參與了他的宴席,王鐸見李珽,大為讚賞。
二十四歲時,登進士第,授校書郎,拜監察御史。不久丁內艱,李珽家貧,無以葬母,於是沿途乞討而後葬。李珽飢卧廬中,聞者哀憐之。服闋,再徵為御史,以貧苦沒有上任。成汭鎮守荊州,徵召李珽為掌書記
唐昭宗天覆年間,淮寇(楊行密)大舉圍攻夏口,進逼巴陵,攻擊杜洪,為朱温所患。朱温命成汭率水軍十萬,與馬殷等人援救鄂州。李珽進言説:“今舳艫容納介士千人,載稻倍之,緩急不可動。吳人剽輕,若為所絆,則武陵、武安皆我之仇也,將有後慮;不如遣驍將屯巴陵,大軍對岸,一日不與戰,則吳寇糧絕,而鄂州圍解矣。”成汭性格剛毅果斷,不聽李珽的建議。淮人果然乘風縱火,舟盡焚,兵盡溺,成汭投水自殺,朗州人、潭州人進入荊州,如李珽所料。不久,襄陽統帥趙匡凝復召李珽為掌書記,入為左補闕。兩年後,朱温為元帥,以襄陽對自己有二心,率兵擊破之,趙匡凝奔揚州,朱温復署李珽為天平軍掌書記。一日,朱温大會將佐,指李珽説:“此真書記也。”
滄州節度使劉守文抗命,朱温率兵十餘萬圍之,久攻未下,於是召李珽草擬檄文。李珽筆不停綴,立刻寫成,大為朱温讚賞。
朱温即位,即後梁太祖,李珽任考功員外郎知制誥,李珽揣摩梁太祖不欲先用故吏,三次上章推辭,得到優詔褒獎,後以本官任曹州知州。曹州距離京城數舍,吏民狡詐,不守法紀,前後十餘任官員,未有善始善終者。李珽在任期間,人民安寧。入為兵部郎中崇政院學士。
不久,因許州統帥馮行襲病重,出任許州留後。起初,馮行襲有牙兵二千,皆是蔡州人,梁太祖深以為憂。馮行襲為人嚴酷,從事魏峻直言極諫,馮行襲大怒,誣陷魏峻貪贓枉法下獄,欲誅之。梁太祖於是派遣李珽代替馮行襲為留後。李珽至傳舍,召集將吏,親加撫慰。馮行襲欲派人代替受詔,李珽説:“東首加朝服,禮也。”於是在卧室內宣詔,令馮行襲善自補養,如果過世,子孫俱保後福。馮行襲哭泣謝恩,於是解二印以授李珽,代掌軍府事。李珽洗雪了魏峻的冤屈,還報梁太祖。梁太祖覽奏説:“予固知李珽必辦吾事,馮行襲門户不朽矣。”於是以李珽為匡國軍留後。遇上饑荒,盜賊橫行汴州、宋州之間,曹州尤甚,梁太祖復遣李珽治之。李珽到任後,捕捉盜賊,得大校張彥珂、李珽的外甥李郊等人,及牙兵百餘人,紛紛誅殺之。
不久梁太祖徵召李珽為左諫議大夫宣徽副使。從徵至魏縣,路過內黃,李珽侍立於行廄,梁太祖問李珽:“此何故名內黃?”李珽對答:“河南有外黃小黃,故此有內黃。”梁太祖又問:“外黃、小黃在何處?”李珽對答:“秦有外黃都尉,管理外黃,有故墉,今在雍丘。小黃為高齊所廢,其故墉今在陳留。”梁太祖平生不愛儒生,聞李珽語而大喜。
朱友珪篡位,李珽任右散騎常侍,充侍講學士袁象先討賊,李珽為亂兵所傷,卒於洛陽 [1-2] 

李珽家族成員

五世祖:李憕
父:李縠,歷仕唐懿宗唐僖宗兩朝,官至右諫議大夫
弟:李琪 [1-2] 

李珽史籍記載

舊五代史·卷二十四(梁書)·列傳十四》 [1] 
新五代史·卷五十四·雜傳第四十二》 [2] 

李珽人物評價

舊五代史》:珽性孝友,與弟琪有敦睦之愛,為搢紳所稱。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