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珺

(北京理工大學副教授)

鎖定
李珺,北京理工大學副教授。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理學博士。研究方向是致力於微生物細胞工廠的智能製造和精細調控。 [1] 
中文名
李珺
國    籍
中國
學位/學歷
博士
專業方向
微生物細胞
職    稱
副教授

李珺人物經歷

教育背景
2000.09-2005.07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理學博士
1996.09-2000.07 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理學學士
工作履歷
2017.12-至今 北京理工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2014.06-2017.11 北京理工大學生命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2005.08-2013.05 美國匹茲堡大學癌症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助理

李珺研究方向

1. 合成生物學
2. 微生物細胞工廠的智能製造和精細調控
3. 藥用天然產物
4. 生物燃料乙醇

李珺主要成就

研究方向是致力於微生物細胞工廠的智能製造和精細調控,構建了包括釀酒酵母、畢赤酵母及穀氨酸棒桿菌等多種工業菌株平台用於高效生產燃料乙醇、藥用天然產物及藥用蛋白;通過構建標準化元件庫、CRISPR/Cas 基因組編輯及高通量組學分析等合成生物學的技術手段提高細胞生理、生產性能及其環境響應能力。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2 項、承擔企業合作項目 2 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 2 項。迄今在國內外學術刊物及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 20 餘篇,其中 SCI 收錄 15 篇。
1. 利用 CRISPR/Cas9 基因組編輯技術實現可精細調控的工程酵母細胞工廠,通過模塊化設計、區域化調節及多基因 sgRNA 的組裝成功構建了包括香樹脂醇 beta-amyrin、甘草次酸 GA 在內的多種藥用天然產物的高產工程菌株。
2. 在清潔能源的綠色生產方面,研究細胞多重脅迫信號網絡的分子機制,通過基因線路設計、轉錄組測序分析、定向進化和高通量篩選等技術搭建了釀酒酵母細胞工廠的多級防禦系統 MDS,有效提升了生物燃料乙醇的工業生產能力。
3. 通過構建不同強度的啓動子庫調節穀氨酸生產途徑的代謝流等方法成功實現穀氨酸棒桿菌基因組上的基因定點替換,開發出具有抵禦不同逆境性能的工程菌株平台。
4. 設計研發了由細胞因子 Chemokines 介導、有效調節腫瘤區域免疫微環境且安全性極高的工程溶瘤病毒用於癌症的分子治療技術,能吸引更多的自然殺傷細胞 NK cells 靶向聚集到腫瘤區域;該項技術抑制效率高、副作用低、且可造成對腫瘤的致命打擊,已在美國實現臨牀實驗(一期)。

李珺獲獎記錄

1. 北京理工大學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二等獎(2020)
2. 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北京理工大學校內賽銅獎 (2020)
3. 國際遺傳工程機器大賽 iGem 金獎及最佳新型應用項目提名(2015)
4. 國際遺傳工程機器大賽 iGem 金獎(2014)
5. 美國匹茲堡大學優秀教師資格認證(2012)
6. 美國匹茲堡大學科研創新專利獎(2011)
參考資料
  • 1.    李珺  .北京理工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官網.2020-12-25[引用日期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