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珪

(唐朝狀元)

鎖定
李珪(795年—855年),字禮玄,出自隴西李氏姑臧大房 [2]  。唐文宗大和六年(832)壬子科狀元及第。官郢州刺史。 [1] 
全    名
李珪
別    名
李禮玄
禮玄
所處時代
唐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日期
795年
逝世日期
855年12月12日
逝世地
郢州
主要成就
大和六年(832)壬子科狀元及第
最高官職
郢州刺史

李珪主要成就

大和六年(832)壬子科狀元及第。該科進士二十五人。其中有許渾。考官為禮部侍郎賈餗。試題為《君子之聽音賦》。

李珪墓誌錄文

唐故郢州刺史李公墓誌銘並序
外生朝議郎行起居郎柱國崔用恕撰
公諱珪,字禮玄,隴西成紀人。生而堅特自立。洎青襟之歲,則有老成人風。賦詩屬文,扣戛金石。初以秀才詣春官試,專退自勵,不務輕得。由是名聲籍甚於公卿間。皆企其為人,恐不得面焉。謂有司不第則已,果第宜處之最上。時輩趨慕,望風景附。然而益自畏慎,未嘗苟合。今河陽軍節度使尚書鄭公魯(鄭魯),時在名場,文行頗高。與公皆流譽日下,每以朋執之分,當由其道自至耳,信不可強為疏密也。一見定交,遂臻極致。則其為慕尚,又可知也。登進士科,序次果居第一。故相國李公固言(李固言)刺華州,初得闢士,重難其選。遂表聞請為鎮國軍判官、試太子校書。府停,參吏部選,判入高等。用前任資未久,復授校書郎秘閣下。及相國李公出鎮褒中,又奏試協律郎,充觀察支使。他日,李公鎮西蜀,又奏試大理評事,充觀察支使。李公歸朝,旋鎮蒲坂,奏轉監察御史裏行,充觀察判官。李公抱疾還京,遂卜居東洛。故相國牛公僧孺(牛僧孺)保釐東都。以公盛名,奏充留守推官。李公尋代奇章公,又以舊職留請。府罷閒居,俄授秘書省秘書郎,分務洛下。既無事,益以自得。然公論愈屬,尋徵拜太常博士。後出為遂州司馬。以舊官移洋州,蓋無名也。今華州刺史尚書蕭公俶(蕭俶)始鎮兗州,揖其道,特奏改檢校水部員外郎,兼侍御史,充觀察判官。徊翔者累歲。公前後託跡皆賢侯,物議稱之。真拜水曹外郎,分司東都。素樂外任,既刺郢州,大施惠養,人洽風謠。僉謂由此漸振羽翮,迥居寵顯。一旦被疾,時大中九年九月矣。益甚,至十月廿九日終於郢州之官舍。噫! 士之秉德樂善,宜登乎貴壽,克昌於時。然而訖不遂,何耶? 曾王父諱亶,給事中。王父諱成休,王府長史。皇考諱韻,越州大都督法曹參軍。公娶滎陽鄭氏夫人,故相國荊南節度使、贈司空肅(鄭肅)女。柔閒孝敬,有耀姻族。生一女曰元兒。別一女適進士鄭巖老。無男嗣,以親侄孫,皇攝宣州團練巡官前進士循之子阿川繼襲。年三歲,鹹有至性。循娶清河崔氏,華州別駕逢女,實生阿川。公享年五十九,即以大中十年四月廿五日窆於河南府偃師縣亳邑鄉祁村,附先兆也。嗚呼! 含酸執筆,其為情何如哉! 銘曰:
冠族承代,名揚德葩。累科疊躍,輝赫於家。松桂挺姿,雪霜持操。約契仁賢,襟抱相照。獨立罔移,常情是疑。惟公之道,磨涅不緇。芸署分曹,綿蕝守秩。鹹仰清華,益推端實。旋則踠跡,綱佐二郡。眾謂奚安,怡然靡憤。蓮幕上客,水曹外郎。既登既拜,士林有光。尋樂建隼,祗命右城。大敷慈惠,皆仰仁明。天道助善,宜膺榮顯。胡為殲奪,望絕遐緬。平昔侍側,渭陽愛深。茲來掩涕,觸物酸心。卜兆東鄙,偃師鄉里。菲詞刊石,以永千祀。
鄭巖老書
前太僕少卿崔礎篆 [1] 

李珪親屬成員

關係
姓名
簡介
曾祖
李亶
給事中
祖父
李成休
王府長史
李韻
越州大都督法曹參軍
滎陽鄭氏
相國荊南節度使、贈司空鄭肅
李元兒
鄭氏女
李氏
適進士鄭巖老
[1]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