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玉榮

(內蒙古農牧業科學院畜牧所副所長)

鎖定
李玉榮,女,1962年出生,內蒙古自治區托克托縣人,1987年8月參加工作,2008年博士畢業於內蒙古農業大學。現任內蒙古農牧業科學院畜牧所副所長、研究員,兼內蒙古農業大學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是內蒙古自治區“321人才工程”計劃第一層次人選,自治區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中文名
李玉榮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62年
畢業院校
內蒙古農業大學
性    別
專    著
《科學養綿羊》等

李玉榮工作學習經歷

李玉榮研究員 李玉榮研究員
1984年7月,畢業於內蒙古農牧學院畜牧本科專業。1984年9月考入內蒙古農牧學院,攻讀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碩士專業,1987年7月獲得碩士研究生學位。2003年9月考入內蒙古農業大學,攻讀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博士專業,2008年7月,獲得博士研究生學位。1999年5月晉升內蒙古畜牧科學院研究員。2005年4月-至今,內蒙古農牧業科學院畜牧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兼任中國畜牧獸醫學會養羊分會常務理事、內蒙古自治區馬學會常任理事。1988年1月—12月,作為訪問學者赴澳大利亞聯邦科工組織進修,系統學習養羊學理論及實踐知識。1997年11月 -12月,由畜牧科學院選送,被國家外國專家局派往以色列外交部培訓中心參加 “奶牛及綿羊集約化生產” 國際培訓項目。 [1] 

李玉榮科研貢獻

李玉榮同志自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從事畜牧專業的科研和生產工作,在反芻家畜尤其是絨山羊的繁育、生產管理方面有較大的貢獻,是內蒙古自治區養羊界的青年學科帶頭人。多次作為訪問學者赴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以色列等國家進修、學習和學術交流。近年來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30餘篇,出版專著5部,研究成果多次獲內蒙古自治區、農業部等頒發的優秀科研成果獎,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兩項,三等獎2項。主持國家“八五、九五、十五”科技攻關項目、“十一五”國家科技部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內蒙古自治區“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和內蒙古自治區“十二五”重大科技計劃項目20餘項,均取得了諸多原創性的成果。經過“八五”至“十一五”期間的科技攻關,在全區絨山羊主產區的選育,建立了內蒙古白絨山羊的繁育體系,並使其逐步完善,形成了高產核心羣—育種羣—繁殖羣的繁育體系,使種羊培育、生產、管理規範化。近年來又將絨山羊研究取得的豐碩成果“內蒙古白絨山羊優質高產類羣培育及建立繁育體系研究”、“牛羊胚胎移植技術的開發與應用研究”“和白絨山羊優質高產新品系的選育”等應用於生產實踐中,使內蒙古自治區絨山羊生產上了一個新台階,為繼續保持我區絨山羊在國內外的優勢地位作出了突出貢獻。

李玉榮主持項目

(省級以上)
1989—1991,作為副主持,參加了“放牧綿羊營養檢測技術及其在養羊生產中的應用”項目;
1991—1995,參加國家“八五”攻關項目“科爾沁草甸草原肉牛生產優化模式試驗區”中,作為子專題負責人和主要研究人員,承擔了“肉牛育肥及營養調控補飼技術的研究”;
1996—2000,作為副主持,參加了國家“九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白絨山羊選育與開發”項目;
1996—2000,作為副主持,參加了自治區“九五”重大科技攻關暨牲畜“種子工程”項目“內蒙古白絨山羊優質高產類羣培育及建立繁育體系研究”;
1999—2001,主持內蒙古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氮硫代謝對羊絨生長影響的研究”項目;
2001—2005,主持自治區“十五”科技攻關項目“白絨山羊良種繁育技術研究”項目;
2003—2005,主持科技部星火計劃“內蒙古白絨山羊工程技術開發與示範”項目;
2002—2003,主持內蒙古自治區農業綜合開發推廣項目“絨山羊舍飼配套技術推廣”項目;
2004—2006,主持內蒙古自治區農業綜合開發推廣項目“肉用綿羊雜交育肥及配套技術的推廣示範”;
2005—2007,主持國家科技部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內蒙古白絨山羊良種擴繁體系建設及產業化示範”;
2005—2007,主持內蒙古自治區科技計劃項目“內蒙古白絨山羊改良技術集成研究與示範”;
2008—2010,主持蒙古自治區科技計劃項目“優質絨山羊繁育基地高效養殖技術集成示範”;
2010—2012,主持院創新基金項目“絨山羊增絨技術機理研究”;
2010—2015,被聘為“內蒙古絨毛用羊產業科技服務體系建設” 項目首席專家;
2011—2012,主持蒙古自治區科技計劃項目“優質絨山羊標準化規模養殖核心技術集成示範”;

李玉榮獲得獎項

2009年1月,“內蒙古絨山羊育種方法的研究與應用”項目,獲內蒙古自治區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第3;
2003年12月,“內蒙古白絨山羊優質高產類羣培育及建立繁育體系研究”項目,獲內蒙古自治區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第2;
2007年8月,“內蒙古白絨山羊優質高產類羣培育及建立繁育體系研究”項目,獲中華農業科技獎三等獎,排名第1;
2005年9月,“白絨山羊良種繁育及產業化”項目,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三等獎,排名第1;
1999年11月,“科爾沁草甸草原肉牛生產優化模式試驗區”項目,獲內蒙古自治區科技進步三等獎,排名第1。

李玉榮所獲榮譽

李玉榮同志出色的工作和優異的成績得到了行業主管部門的認可,多次受到表彰。
1995年,內蒙古自治區畜牧業廳先進工作者;
1997年,內蒙古自治區畜牧廳系統有為青年;
1997年,自治區“321人才工程”二層次人選;
2000年,第二屆全區青年科技標兵;
2000年,全區青年知識分子科技創新獎;
2001年,內蒙古自治區牲畜種子工程建設(一期)先進個人;
2002年,入選自治區新世紀“321人才工程”二層次;
2004年,自治區新世紀“321人才工程”二層次人選;
2004年,自治區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李玉榮論文著作

1.《TRENDS IN PASTIORAL DEVELOPMENT IN CENTRAL ASIA》聯合國糧農組織(FAO)
2.《科學養綿羊》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
3.《養羊手冊》內蒙古經濟資源編輯委員會
4.《現代養羊生產》,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
5.《絨山羊舍飼手冊》,內蒙古經濟資源編輯委員會
6.內蒙古絨山羊育種核心羣規劃設計方案的研究 《內蒙古畜牧科學》
7.內蒙古白絨山羊日糧適宜氮硫比的綜合評定研究《動物營養學報》
8.內蒙古白絨山羊產絨量遺傳參數的估計《中國草食動物》
9.動物模型BLUP法估計內蒙古白絨山羊育種值的研究《遺傳學報》
10.內蒙古3個絨山羊品種RAPD的初步研究《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
11.絨山羊、羊絨及其優勢發展戰略《內蒙古畜牧科學》
12.內蒙古養羊業應對入世後的發展探討《中國草食動物》
13.罕山白絨山羊與內蒙古白絨山羊雜交效果初探《中國草食動物》
14.內蒙古白絨山羊編碼HGT-I型蛋白的特徵分析《畜牧與飼料科學》
15.發揮資源優勢 加快我國絨山羊產業化發展《中國草食動物》
16.絨山羊KAP13-1基因在毛囊中的表達《中國草食動物》
17.絨山羊皮服毛囊組織形態學結構觀察《中國草食動物》
18.內蒙古白絨山羊主要經濟性狀的相關分析與迴歸方程的建立《畜牧與飼料科學》
19.絨山羊胚胎期和興盛期皮膚毛囊差異表達基因的研究《湖北農業科學》
20.內蒙古白絨山羊經濟性狀與候選基因分析《畜牧與飼料科學》
21.內蒙古絨山羊次級毛囊組織形態週期性變化研究《中國農業科學》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