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海山

(蒙古族抗日將領)

鎖定
李海山(1890,一説1885年 [2]  —1969),字秀芝,蒙古族,內蒙古人。繼父職,任哲里木盟左翼中旗統領兼哲盟大統領。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任遼北蒙邊騎兵第一路司令。嗣所部改編為挺進軍、抗日同盟軍,後任寶昌警備司令,加入東北義勇軍救國軍同盟。1969年在北京逝世。終年79歲。 [1] 
秀芝
民族族羣
蒙古族
主要成就
率領遼北蒙邊騎兵第一路軍,投入抗日鬥爭
本    名
李海山
李海山,字秀芝,蒙古族,內蒙古哲里木盟科爾沁右翼中旗人。清朝末年任吉林新軍幫統,1911年任卓哩克圖親王府(今科爾沁右翼中旗)親軍統領。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東北三省及內蒙古東部地區成為淪陷區。李海山積極聯絡巡防兵統領劉震玉等有識之士,深惡痛絕日本侵略者的侵略罪行和野蠻行徑。李海山決心走出王府,自行起兵,抗日救國。同年1月,國民黨政府陸海空副總司令張學良將軍電召李海山,“率部連夜赴平,計議抗日”。並委任他為遼北蒙邊騎兵1路軍司令。
1931年10月15日,李海山動員本旗壯丁5 000餘人,編成中、前、左、右、後5路,每路設統領和幫統各一人,組成蒙古騎兵隊伍,正式豎起抗日大旗,投入抗日鬥爭。11月24日,李海山率部與日軍司令松井清助大佐率領的日本侵略軍和偽滿洲國軍在肖河敖包遭遇,激戰四晝夜,擊斃日偽軍200餘人,軍官10餘人,初戰獲勝。11月27日,李海山部在蒙騎第2路劉震玉部配合下,乘勝追擊,攻佔舍伯吐,退守通遼。12月8日,日軍司令松井清助調來裝甲車、坦克,在飛機掩護下進犯通遼。日偽軍圍攻通遼,激戰兩晝夜,雙方傷亡數人,通遼失守,李海山因彈藥不足,突圍進入開魯境內,進行休整。
1932年2月,蒙騎第1、2路反攻日偽軍,收復莫力廟、餘糧堡。7月28日,李海山與劉震玉奉命聯合攻打通遼,守城日偽軍和外圍援軍在飛機轟炸支援下,李、劉兩部進攻受挫折,撤出戰鬥。9月2日,召開軍事會議,組織兵力再奪通遼。分兵兩路向通遼進發,途經數戰,因彈藥缺乏傷亡慘重,未能如願。李海山率部轉戰康平,與日偽軍周旋。
1933年3月,日軍出動大量飛機、坦克、裝甲車清剿抗日武裝。遼北蒙邊騎兵李海山部奉軍團總指揮之命,轉戰察哈爾,收復多倫。1933年8月,宋哲元赴張家口組織察哈爾省政府,李海山率部在康保、多倫、圍場一帶進行抗日活動。同盟軍取消後,又被編為商都警備蒙古第1分隊,被任命為寶昌警備副司令,至此,終止抗日活動。不久,李海山遭警備司令姚景川誣陷,被撤職關押半年。經蒙古同鄉各方奔走。方得獲釋出獄。
抗日戰爭勝利後,1945年11月李海山在張家口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內蒙古自治區運動聯合會成立大會,當選為聯合會執委會委員,投身於內蒙古民族解放事業。 [2] 
1969年在北京逝世。終年79歲。 [1] 
參考資料
  • 1.    徐友春 主編.民國人物大辭典.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第298頁.
  • 2.    張成業主編,蒙古族全史 軍事卷 下,內蒙古大學出版社,2013.11,第202-20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