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沛瑤

鎖定
李沛瑤(1933年6月1日—1996年2月2日),廣西蒼梧人,生於香港。1957年畢業於北京航空學院飛機制造專業,高級工程師。 [1] 
曾任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委員會副主席、主席,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2] 
1996年2月2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主席李沛瑤被其警衞殺害,終年63歲。
中文名
李沛瑤
性    別
國    籍
中國
籍    貫
廣西蒼梧
出生地
香港
出生日期
1933年6月1日
逝世日期
1996年2月2日
畢業院校
北京航空學院

李沛瑤人物生平

李沛瑤
李沛瑤(6張)
1933年6月1日,李沛瑤出生於香港。
1957年,北京航空學院飛機制造專業畢業 [2] 
1957年9月至1958年1月,任南昌航空學校教師。
1958年至1987年,歷任江西南昌飛機制造廠(現南昌飛機制造公司)技術員、工程師、主任工程師、高級工程師。
1986年至1988年,任民革江西省第六、七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1988年3月,任第七屆全國政協常委;10月任中華全國總工會副主席;11月任民革第七屆中央委員會副主席。
1989年3月,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部副部長、全國安全生產委員會常務副主任、中國人民爭取和平與裁軍協會會長。
1992年12月,任民革第八屆中央主席,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理事。
1993年3月至1996年2月,任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1] 
1996年2月2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主席李沛瑤被其警衞殺害,終年63歲 [2] 

李沛瑤曾任職務

李沛瑤曾任民革第六屆中央委員、第六屆全國政協委員、江西省政協常委、副主席 [1] 

李沛瑤主要著作

李沛瑤著有《鍛造、衝壓工作技術問答》等 [1] 

李沛瑤家庭生活

父親:李濟深 [2] 

李沛瑤人物評價

李沛瑤同志是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新一代的卓越領導人,中國共產黨的親密戰友。李沛瑤同志是著名愛國將領、民主革命家、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創始人、中國共產黨的親密戰友李濟深先生的兒子。李沛瑤同志與李濟深先生雖然成長於兩個迥然不同的時代,但以國家民族利益為重,與中國共產黨真誠合作,為國家統一、中華振興而奮鬥的精神是一脈相承的。李沛瑤同志自小受父親的薰陶,把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走社會主義道路作為堅定不移的政治信念。在新的歷史時期,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中,他逐步走上了民革中央和全國人大的領導崗位,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健全和完善,為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並同中共黨員領導幹部在合作共事中建立了親密的友誼。
李沛瑤同志是在中共中央提出“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並將這一制度載入憲法之後,走上民革中央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領導崗位的。他雖然長期從事技術工作,但由於熟悉歷史傳統以及勤奮學習和深入研究,使他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有深刻的理解。他認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是歷史的必然選擇;民革本身就是響應中國共產黨的號召,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這個共同目標團結奮鬥的產物。他提出在新的歷史時期,民主黨派要經受兩個考驗,一是同共產黨長期合作的考驗,一是擔負起參政黨歷史責任的考驗。這就要求民主黨派從思想觀念、工作思路和工作機制上都要轉變和發展,圍繞參政黨的性質和職能來搞好民主黨派的自身建設。他多次強調,民革要充分發揮參政議政、民主監督的職能,成為適應時代發展的參政黨,就必須切實加強自身建設,提高黨員素質,增強組織活力,建立健全參政黨的機制,也要善於在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認識自己、加強自己、提高自己,認真研究和解決在自身建設中的新矛盾、新問題。他認為參政議政、民主監督是民革作為參政黨的基本職能,這個職能發揮得越充分,就越能體現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作用,也越能體現民革自身存在的價值。參政議政就是緊緊圍繞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課題,深入調查研究,積極獻計獻策,提出可供決策參考的建議。民主監督要貫徹“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基本方針,有組織地開展,當前要着重在反腐倡廉、立法執法和關係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上履行監督,當好共產黨的諍友,並接受共產黨的監督。
李沛瑤同志言行一致,對民革的工作非常投入,非常熱愛。為從組織上、思想上、作風上把民革建設成適應時代要求的參政黨,李沛瑤同志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開創了民革工作的新局面。1992年以來,在他親自帶隊和組織下,就支邊扶貧、抑制通貨膨脹、社會保障體制改革、農村剩餘勞動力有序轉移、區域協調發展、南水北調工程等重大問題,經過深入調研,向中共中央、國務院提出了很有價值、見地深刻的建議。這些建議受到中共中央、國務院領導同志的高度重視和充分肯定。他的實際行動,體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的優越性和強大的生命力。
李沛瑤同志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優秀知識分子代表。他熱愛祖國,熱愛人民,自覺地走與工人羣眾相結合的道路。大學畢業後,他自願下到基層,接受鍛鍊,在南昌飛機制造公司整整幹了30年。他虛心向工人學習,與羣眾打成一片,受到工人們的尊敬和讚揚,被樹為“知識分子與工人相結合的典型”。他刻苦鑽研業務,發表過多篇學術論文,出版過《鍛造、衝壓工作技術問答》等專著,是一位在衝壓、設備電氣等方面造詣頗深的專家。他參加過多種新型飛機的研製和設計,主持完成了多項較大的技術革新項目,多次被授予“優秀科技工作者”、“技術革新能手”等稱號。他在長期的實際工作中,與工人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也培養了深入羣眾,實事求是的思想和工作作風。他擔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後,出差回廠看望同事,工人們握着他的手仍親切地稱他“李師傅”。在擔任勞動部和全國總工會領導職務期間,他提出,必須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階級和勞動人民,並且全心全意地為他們服務。從事勞動部和工會的具體工作,必須從這個根本點出發。他對勞動用人、工資分配和社會保險等制度的改革提出了很多重要的意見。他特別注重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對勞動保護問題作了深入研究,一再強調要高度重視生產安全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頒佈的當天,他帶隊上街宣講,解答問題。他對危害人民利益的違法犯罪行為和各種不正之風極為痛恨,力主制定和完善相關法律,依法治理。並且身體力行,堅決鬥爭。2月2日凌晨,當罪犯進入居所行竊時,他進行了嚴厲斥責和教育,當罪犯持刀行兇時,他雖年過花甲,仍與兇殘的罪犯進行英勇搏鬥,不幸犧牲。他的英勇精神和浩然正氣,永留人間!
李沛瑤同志作為忠誠的愛國主義者,十分關心祖國統一大業,曾就祖國統一問題發表過不少文章和講話,表達盼望和平統一的殷殷之情。他堅持一箇中國的立場,宣傳“一國兩制、和平統一”的方針。他利用父輩的關係和影響,廣泛聯繫台灣和海外親友,溝通感情,介紹國內情況,為祖國和平統一做了大量工作。他曾致電台灣國民黨領導人,提出遵循孫中山先生遺教,加強兩岸合作,推動兩岸關係發展,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建議。他在遇害前兩天,還主持了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紀念江澤民主席關於台灣問題重要講話發表一週年的座談會。他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在台灣問題上的嚴正立場,堅決反對任何製造“兩個中國”、“一中一台”和“台灣獨立”的圖謀。他一貫認為中國的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是任何力量也阻擋不住的。
李沛瑤同志十分重視對外友好工作,他曾多次率團出訪,廣泛接觸各方面人士,為加強同各國議會和人民之間的友好往來作出了積極貢獻。
李沛瑤同志認真學習馬列主義理論、毛澤東著作和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學以致用,不尚空談。他對工作兢兢業業,恪盡職守,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他為人厚道,敬業樂羣,嚴於律己,寬以待人。他堅持原則,廉潔奉公,作風正派民主,生活儉樸。
李沛瑤同志的一生是愛國的一生,是為振興中華、統一祖國努力奮鬥的一生,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生。他的逝世,使中國共產黨失去了一位親密的戰友,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失去了一位卓越的領導人,國家和人民失去了一位好乾部、好領導,是國家和人民無可挽回的損失,舉國為之惋惜和悲痛!沛瑤雖逝,但他的好思想、好品德、好作風,與世長存!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