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松波

(革命烈士)

鎖定
李松波,朝鮮族,1904年出生在吉林省磐石縣驛馬泊子一個貧苦農民家庭。青年時期跟着父母租種地主土地,受盡盤剝、欺凌,心靈深處埋下對封建剝削階級仇恨的種子。 [1]  1935年犧牲,時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1軍2師參謀長。 [2] 
中文名
李松波
別    名
崔松波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朝鮮族
出生日期
1910年
逝世日期
1935年9月
職    業
革命者
出生地
吉林省磐石縣
性    別

李松波人物生平

李松波(1904-1935.9)又名崔松波,朝鮮族。1932年春同李紅光等發動磐石蛤螞河子農民暴動,創建磐石工農義勇軍,任參謀長。不久,轉入地方工作。1933年春,調回游擊隊。同年9月,任東北人民革命軍一軍獨立師一團參謀長。在輝發江北開展游擊戰爭。1934年11月,任東北人民革命軍一軍二師參謀長 [3]  。轉戰撫松。蒙江、樺甸等地,開闢新游擊區。1935年6月回師磐石,堅持遊擊。同年9月,在樺甸紅石砬戰鬥中犧牲。 [4] 

李松波主要事蹟

1930年春,中國共產黨在磐石地區的革命工作已開展起來,縣境內已有近40名黨員。勇敢機智的李松波在鬥爭中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組建最早的磐東支部,從事反帝反封建活動。 [1] 
8月,中共磐石縣執行委員會(簡稱縣委)建立。為了保衞縣委機關的安全,成立了以4名優秀共產黨員組成的武裝自衞組織——特務隊。李松波就是特務隊成員之一。
李松波參加中共磐石縣委特務隊後,在隊長陳玉振率領下,跟隨縣委負責同志跋山涉水奔走於城鎮和鄉村,開展革命工作。他每天不僅日夜巡察放哨,保護着領導同志的安全,還經常抽空接觸貧苦農民,向他們宣傳中國共產黨的主張,積極參加各地的減租減息和反對地主剝削壓迫,搶糧分糧的鬥爭。
在鬥爭中,特務隊隨時瞭解羣眾的反映,掌握漢奸、走狗的動向,協助羣眾鎮壓了一些惡霸地主及日本走狗,有力地打擊了反動派的囂張氣焰。僅一年時間,特務隊就根據縣委的指示處置了十餘名惡霸、走狗,給磐石一帶貧苦農民出了氣。因此,這支特務隊被羣眾稱作“打狗隊”。
1931年8月,根據革命鬥爭形勢發展的需要,縣委擴建為中共磐石中心縣委,下轄伊通、雙陽、樺甸、東豐、西安(今遼源)和海龍等縣的部分地區。中心縣委建立後不久,即發生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日本侵略軍雖然尚未進佔磐石,但吉林的日本總領事館,已經開始向磐石地區派遣爪牙、特務。為了適應鬥爭形勢發展的需要,特務隊長陳玉振、樸翰宗相繼被調走,李松波接任隊長職務。李松波經請示縣委批准,把特務隊由4人發展到7人。這時日本侵略者到處收買漢奸,安插特務,並積極扶植他們豢養的走狗組織——“朝鮮人民會”,為人民抗日救國鬥爭製造障礙。為了清除隱患,李松波率領隊員積極開展鋤奸禦敵活動。1931年10月,中共磐石中心縣委發動和領導磐石農民掀起了大規模的秋收鬥爭,這些鬥爭在伊通、雙陽等縣的某些地方也都開展起來。為了保證鬥爭的勝利,李松波率領隊員深入到蛤蟆河子、七間房、蕎麥楞子等地的羣眾鬥爭中間,進行保衞工作,警戒敵人的破壞和搗亂。
1932年3月,日本侵略軍進佔磐石。根據省委指示,中心縣委決定,由李紅光率領的磐石、雙陽、伊通地區的勞農赤衞隊從伊通調到磐石與特務隊合併,改稱赤色游擊隊(亦稱磐石游擊隊),李松波任政委,隊員近20名。隊伍初建,他針對隊員來自四面八方,思想覺悟參差不齊的實際情況,採取召開黨團員會,同隊員促膝談心等形式,逐漸統一了思想,使隊員們增強了團結,提高了對敵鬥爭的信心。隨後,游擊隊參加了“二九”營救被捕羣眾和反對漢奸組織的羣眾鬥爭,以及“四三”、“五一”、“五七”等大規模的羣眾暴動。
1932年2月7日,在中心縣委的領導下,反日羣眾在磐石七八個地方召開了反日大會,揭露了“保民會”(即朝鮮人民會)的反動本質和敵人破壞漢朝兩族羣眾團結抗日的陰謀。李松波把隊員分成兩隊,分別參加磐北、磐東的羣眾大會,警惕敵人的突然襲擊。羣眾鬥爭有了武裝保衞,鬥志更加高昂,信心更足了。按羣眾要求,游擊隊處決了一批日本走狗,大長了羣眾革命志氣。
1932年4月,為了籌建磐石工農反日義勇軍,中共滿洲省委軍委書記楊林來磐石,李松波參加了中心縣委舉辦的幹部訓練班。在訓練班裏,他刻苦學習政治、軍事理論,練習戰鬥動作和技巧,學到游擊戰術和一些軍事常識,為其成長奠定了基礎。6月4日,滿洲工農反日義勇軍第四軍第一縱隊在磐東小孤山成立,簡稱磐石工農反日義勇軍,李松波被調到縱隊部工作。工農反日義勇軍誕生後,日偽軍不斷派兵進行“圍剿”,又由於受“左”傾機會主義路線的影響,抗日武裝活動陷於困境,不得不撤離磐石根據地,到樺甸縣北部活動。在這段困難時期,李松波的革命意志絲毫未減弱,仍堅持奔走各隊,對戰士們進行思想教育工作。10月23日,義勇軍在樺甸縣蜂蜜頂子召開會議,決定將全隊編為4個大隊,李松波被任命為第四大隊隊長。他耐心地對戰士進行抗日救國教育,每到宿營地就帶着戰士們給羣眾掃院子、擔水、劈柴,帶頭遵守羣眾紀律,所以隊伍每到一地,羣眾都主動幫助義勇軍安排食宿,稱之為仁義之師。
1932年11月下旬,中共滿洲省委候補委員、代理軍委書記楊靖宇受省委派遣,來到樺甸縣的反日義勇軍駐地。根據省委的指示,楊靖宇在峯蜜頂子對義勇軍進行了整頓,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三十二軍南滿游擊隊,並把隊伍帶回磐石。
1933年1月1日,南滿游擊隊總隊長孟潔民在長胳膊屯被惡霸地主張志仁暗殺;1月11日繼任總隊長王兆蘭和總隊政委初向辰在大泉眼突圍戰鬥中犧牲。由於在短時間內連續發生兩次不幸事件,使游擊隊受到重大損失,隊員思想混亂,隊伍極度不穩定。有的戰士感到悲觀失望,持槍逃跑;有的主張插槍拆夥(即把槍埋起來不幹)。李松波等黨(團)員堅定地主張繼續武裝鬥爭。他同團省委巡視員劉過風、中心縣委委員紀儒林一道對部隊進行了艱苦細緻的思想教育工作。他把四大隊的幹部戰士召集起來討論“插槍”和“溜走”的嚴重性質。在最後總結中,他向戰士們説:“插槍”即是投降,“溜走”就是叛變。堂堂的中華兒女哪能向侵略者投降?深夜,他坐在油燈旁同思想不通的戰士促膝談心,從家事談到國事,使戰士感到親切,情緒重新振作起來。隊員們的錯誤思想被糾正了,隊伍得到了穩定。
1月下旬,楊靖宇聞訊趕回磐石,重新調整了游擊隊各級領導幹部,李松波被任命為縱隊代理參謀長。從此,李松波配合楊靖宇指揮部隊,堅持戰鬥在磐石、樺甸、伊通、雙陽、西安、東豐、海龍、輝南、永吉廣闊地區的抗日疆場上。南滿游擊隊於1933年1月下旬成功地襲擊了海龍三十一户偽警察所;回師磐石途中擊退了日偽軍第一次“討伐”。之後,游擊隊轉移到西集場子南磚廟子稍事休息。這時,獲悉日偽軍要偷襲紅軍駐地磚廟子的消息,李松波向總隊部建議將計就計、中途設伏的戰鬥方案,經楊靖宇同意,隊伍在玻璃河套北的鹼草溝隱蔽設伏,取得了粉碎敵偽第二次“討伐”的勝利。
同年5月,貫徹中共中央《一二六指示信》以後,為了聯合抗日救國軍和山林隊,共同打擊日偽軍,開創抗日遊擊戰爭的大好局面,李松波跟隨楊靖宇奔走各地,同抗日救國軍和山林隊的首領碰頭,宣傳中國共產黨抗日救國的主張,落實聯合抗日的行動協議,於1933年7月20日在樺甸縣北部八道河子的威虎山召開了20餘支抗日隊伍首領參加的抗日軍代表會議,成立了抗日軍聯合總參謀部(亦稱江北聯合總指揮部),李松波被推選為總參謀處處長,主持參謀處工作。
8月13日,總指揮部組織1600餘名抗日戰士攻打磐東重鎮呼蘭集場子(今呼蘭鎮)。在三天三夜的戰鬥中,李松波不怕疲勞,不怕犧牲,深入部隊防地,瞭解掌握敵情變化,協助總指揮組織攻擊,將敵圍困在土圩中,固守待援。這次圍攻呼蘭戰鬥雖然未拿下敵人據點,卻打退了敵人多次反撲,擊斃了盤踞在呼蘭的大漢奸、惡霸、偽保衞團團總高希甲和日本軍官中島,為磐石人民除了一大害。
1933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兩週年紀念日那天,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獨立師在磐石縣北部玻璃河套的豬腰嶺宣告成立,李松波被任命為獨立師第一團參謀長。9月20日,獨立師第一團聯合抗日軍200餘人進攻夾信子和沙河子,與偽奉天教導隊進行了激戰,重創敵軍。在東豐縣十八道崗子與偽軍250餘人激戰,斃敵4名,繳獲一批物資,得馬35匹。
1933年,日本侵略者調重兵於10月1日對磐石抗日遊擊根據地進行所謂“東邊道第一期大討伐”,尋找獨立師主力決戰。面對強敵壓境,磐石中心縣委和獨立師司令部決定,獨立師主力跳出重圍,到外線打擊敵人。10月27日夜,楊靖宇率獨立師司令部、政治保安連及第三團渡過輝發江(今松花江支流輝發河)進入長白山區。李松波的一團、少年營被留在江北堅持反“討伐”戰鬥,鉗制敵軍。日偽軍出動12萬餘人,配有飛機、大炮,對磐石遊擊根據地進行三次大“討伐”,妄圖徹底消滅抗日武鬥力量。為了有效地保存自己,消滅敵人,李松波根據敵我力量對比情況,提出了化整為零,能打則打,不能打就轉移的避實就虛、以少勝多的戰術。經團部研究決定,把第一團和少年營分成三部分,政治委員、團長、參謀長各率一部分散活動。李松波率領兩個連採取聲東擊西的游擊戰術,多次出奇制勝地襲擊會兵(地主武裝)據點、偽軍營地、偽警察署,繳獲了大量槍支彈藥、糧食等軍需物資,使尋找與抗日武裝決戰的日偽“討伐軍”疲於奔命。
1933年12月8日,中共磐石中心縣委和第一團成功地組織了駐呼蘭集場子偽軍“綠槓隊”(系投敵鬍匪編建的,服裝上標有綠布槓,故稱),第八連部分士兵譁變。之後,獨立師一團主力帶領譁變士兵渡江南下。在轉移中擊潰了偽軍一個騎兵連。日偽軍萬餘人的“大討伐”終以失敗而告終。
獨立師第一團和少年營渡江之後,1933年12月,二、三連插到通化縣,攻進八道江敵人軍營,繳獲大量軍需物品,並在扼馬船同偽軍廖旅200人進行了激戰,擊潰敵軍,斃敵10人。將近3個月裏,李松波長途跋涉,夜以繼日地協助指揮一團戰鬥,屢建戰功,大振了抗日軍威。
1934年,日偽當局實行保甲連坐法,強制推行“集團”村落,磐石游擊區羣眾遭受殘酷的殺掠,盼望抗日武裝返回。3月29日,李松波等奉命率第一團返回磐石游擊區,在磐石、雙陽、吉林、伊通、海龍、西安、東豐等廣闊地區與日偽軍展開鬥爭。他穿山越嶺奔走於抗日義勇軍和山林隊駐地,商討打開局面、聯合作戰的大計,恢復了江北聯合總指揮部。4月5日,率部在磐東泊子北溝同偽軍第十四團磐石警察大隊500餘人作戰,打死偽連長一人,偽警察4人。接着又奇襲海龍康大營偽警察署和二道崗保衞團,擊斃偽署長、保衞團團總各一人,警察、保丁6人。
同年夏季,連降大雨,洪水氾濫,田毀屋塌,災民遍野。第一團和少年營的指戰員們心急如焚。李松波帶戰士每到一處,見到饑民,寧肯自己忍飢挨餓,也將僅有的一點糧食送給他們,羣眾流着眼淚説:“這真是救命的天兵啊!”為了幫助羣眾救災度荒,在李松波的籌劃和指揮下,獨立師一團二連和少年營一舉拔掉磐石北部清德隆燒鍋敵據點,殲滅其反動武裝,繳獲糧食300餘石、牲口30餘匹,並於7月28日召開了周圍四五十里地內近2000名羣眾參加的祝捷大會,向羣眾宣講了當前抗日鬥爭形勢,把糧食全部分給了貧苦的人民羣眾。青年農民含着熱淚,當場紛紛要求參加人民革命軍。這進一步擴大了黨和抗日武裝的影響,極大地振奮了抗日人民鬥爭的信心。
李松波與第一團其他領導一道積極從事統一戰線工作,截止1934年10月,在輝發江南北老游擊區,先後收編各路抗日軍組成8個遊擊連,與第一團共同抗日。在這一年中,第一團與遊擊連,共同活動在磐石、伊通、雙陽、東豐、樺甸、吉林、海龍等縣的抗日遊擊區。經歷30餘次戰鬥,除兩次稍為失利外,其餘均取得完全勝利,並粉碎了日偽軍多次“討伐”,李松波在獨立師一團的發展建設中,做出了重要貢獻。
1934年11月7日,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正式宣告成立。第一軍司令部決定以獨立師一團為基礎擴建為第二師,李松波任師參謀長。1935年2月上旬,第二師司令部為了開闢新的游擊區,率機槍連及少年營和其他抗日武裝到樺甸二道溜河和撫松北部林區活動。李松波每到宿營地就不顧勞累地觀察地形,檢查設防情況,夜裏巡視戰士住地。這已成為他多年的習慣,所以戰士們有什麼思想疙瘩、個人困難,他都瞭解得一清二楚,隨時幫助解決,戰士們親切地稱他為“李大哥”。
4月5日到18日,李松波先後率部襲擊了日本經營的夾皮溝金礦、老金廠金礦及扶松縣的萬良鎮等處,繳獲偽幣數萬元和大批槍支、物資。 [1] 
1935年,日本侵略者在東北進一步推行法西斯統治,妄圖消滅抗日武裝,穩定後方基地後大舉進犯中國腹地。同年6月,趁日偽統治者調重兵雲集樺甸、撫松一帶“討伐”,輝發江北游擊區空虛之機,7月4日,李松波根據軍司令部的決定,不顧艱險率領70名戰士與從蒙江返回磐石游擊隊,在大安屯的一步嶺與德勝溝偽警察隊交戰,擊斃隊長和警察6名,傷敵6人,俘敵4名,繳獲全部武器,籌集了軍需物資。這次戰鬥,不僅解決了軍需物資,也擴大了抗日武裝鬥爭的影響。李松波率部在磐石一帶活動了一個時期後,又返回第二師駐地撫松一帶。面對日偽的大兵團圍攻,物質條件極度困難,他無所畏懼,認真掌握敵情,設計一個又一個的作戰方案,多次粉碎敵人的進攻,取得抗日遊擊鬥爭的勝利。 [1] 
1935年9月,李松波親率第二師200人,襲擊駐樺甸縣紅石砬子日偽軍據點。敵軍據點設在松花江畔,一個背靠高山的險要地帶。李松波指揮部隊向敵人發起猛攻。戰鬥中,他身先士卒,勇猛頑強。在激烈搏鬥中,李松波這位久經考驗的優秀共產黨員、傑出的軍事指揮員不幸中彈,壯烈犧牲,時年31歲。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