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東明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

鎖定
李東明,女,北京大學第三醫院 [1] 皮膚科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碩士生導師 [2] 
中文名
李東明
國    籍
中國
畢業院校
北京大學醫學部 [2] 
學    歷
博士研究生
教學職稱
教授 [2] 
臨牀職稱
主任醫師 [2] 
執業地點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 [2] 

李東明教育經歷

1984年畢業於青島醫學院醫學系獲學士學位。1998年獲北京醫科大學碩士學位。2001年獲北京大學博士學位。2006-2008年在荷蘭皇家科學院CBS真菌生物多樣性中心從事博士後研究。2001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工作 [2] 

李東明專業特長

感染性皮膚病、深部真菌病、結締組織病、色素斑、糖尿病足及各種疑難疾病 [2] 

李東明科研成果

1.將腦暗色絲孢黴病病原學、流行病學、臨牀表現、影像學及病理學特徵、診斷與治療等進行了系統性研究,否定了國際權威所持有的有關該病是亞洲人種族易感的,不可治癒的等觀點,提出該病是全人類易感的,經早期診斷、有效治療是可以治癒的,而非致死性感染。(Lancet Infect Dis. 2009; 9: 376-83)2.發現II型壞死性筋膜炎病理生理學改變為動脈內感染性血栓,首次將抗凝劑如肝素應用於重症病人的治療中,並提出多位點切開引流的新觀點。(Lancet Infect Dis. 2006,6:456)3.發現並命名“黑斑病(Nigramacula)”及其致病菌種“表皮假黑粉菌(Coniosporium epidermidis)”;(Stud Mycol 2008; 61: 131–136; J Am Acad Dermatol doi:10.1016/j.jaad.2009.06.006)4.命名描述我國獨特的腦外瓶黴新種“亞洲外瓶黴”;(Med Mycol 2009; 47, 1:101-109)5.發現並命名“急性陰囊潰瘍”;(臨牀皮膚病學雜誌。2007,36(11):722-23)6.診斷北京地區首例顎口線蟲病,並在世界上首次以英文報道我國顎口線蟲病發病狀況;(Am J Trop Med Hyg 2008;80:185-187)7.報道首例肌肉黃麴黴感染;(Clin Transplant 2008: 22: 508–511)8.報告我國首例雞禽小孢子菌感染。(中國真菌雜誌。2007;2:156-7) [2] 

李東明著作譯作

在中華醫學雜誌“急重症搶救”、“疑難病例析評”和“專家論壇”欄目發表系列論著,其創新性報道分別發表於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Studies in Mycology、J Am Acad Dermatol等感染、真菌學及皮膚病學科權威雜誌 [2] 

李東明學術兼職

為中華醫學雜誌、J Am Acad Dermatol 、Internl J Dermatol、J Med Microb、Med Mycol、Am J Trop Med Hyg、Afric J Microb Res特約審稿專家,國家自然基金評審專家。中華醫學會真菌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微生物學會真菌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醫師學會真菌亞專業委員會委員,國際人和動物真菌學會會員 [2] 

李東明獲獎情況

2008年被收錄至美國世界名人錄(Who’s who in the world) [2] 

李東明主要論文

1.李若瑜,李東明,餘進,劉偉,冀朝輝,王端禮.分子生物學技術在病原真菌鑑定和真菌感染診斷中的應用[J].北京大學學報:醫學版,2004,36(5):536-539 [3]  .
2.李東明,倫立德,陳學榮.壞死性筋膜炎合併中毒性休克3例[J].北京大學學報:醫學版,2004,36(5):556-558 [4]  .
3.李東明,徐敏麗,陳學榮.瀉痢停與過敏性休克[J].藥物不良反應雜誌,2004,6(3):180-181 [5]  .
4.李東明,李若瑜,王曉紅,萬哲,馬聖清,王端禮.棘狀外瓶黴核糖體基因的初步研究[J].菌物研究,2004,2(1):19-24 [6]  .
5.李東明,陳慶江,陳學榮,周勁松,許熾熛,NawaYParonD,李世蔭.疑難病例析評第46例發熱-匐行疹-上臂水腫性疼痛性紅斑塊[J].中華醫學雜誌,2003,83(24):2184-2187 [7]  .
6.李東明,陳學榮,劉惠煥,王雲,李世蔭.中毒性表皮鬆解壞死型藥疹一例搶救體會[J].中華醫學雜誌,2003,83(23):2096-2097 [8]  .
7.李東明,李若瑜,王端禮,王曉紅,萬哲,馬聖清.皮炎外瓶黴分子鑑定的初步研究[J].臨牀皮膚科雜誌,2003,32(5):249-251 [9]  .
8.趙豔霞,李東明,王雲,陳學榮.胰激肽原酶致重症多形紅斑藥疹[J].藥物不良反應雜誌,2003,5(1):44-45 [10]  .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