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朗如

鎖定
李朗如(1889~1963)李朗如,字澄秋,廣東南海縣西樵太平李村人。廣東陸軍小學、湖北陸軍中學、保定軍官學校畢業,後進日本士官學校學習。在日本結識孫中山。 [1] 
中文名
李朗如
外文名
Li Langru
出生日期
1888年
逝世日期
1963年
出生地
廣東南海
性    別
人物活動
1906年加入同盟會,參與宣統三年(1911)三月二十九日的廣州起義。1912年1月任總統府參軍兼侍衞長。民國3年(1914)任中華革命軍參謀長,發動討伐軍閥龍濟光。1920年與朱執信等驅逐桂系軍閥,收復廣東,使孫中山再度組織政府。1921年任非常大總統孫中山的侍從秘書。1922年6月陳炯明叛變,孫中山走避永豐艦,李朗如隨侍左右。1924年任廣州市公安局長,因他主張和平解決商團事件,不被接納而辭職。1924年10月,隨孫中山北上,至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逝世為止,他一直隨侍左右。因拒絕參加“西山會議派”的活動,南返廣州,任建國粵軍參謀長兼政治部主任,後又任國民革命軍前敵總指揮部政務處長。
1927年蔣介石背叛革命以後,他請假回粵。1928年,赴北平迎接孫中山靈櫬至南京紫金山安葬。1932年任廣九鐵路局局長,因不滿廣東當局秘密處決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長陳復,移居香港。後財政部委派李朗如為廣東省銀行監察。1941年冬,香港被日軍佔領,回曲江繼任廣東省銀行監察,並被聘為省府顧問。此期間,秘密與蔣光鼎聯繫進行民主革命活動,參與營救被軍統特別扣押的廖承志的活動,使之獲釋。曾經營湘粵花紗布實業公司,自任經理。抗日戰爭勝利後,移居香港,從事愛國民主運動。1948年,與宋慶齡、何香凝等聯名致電美國總統杜魯門,反對以美元援蔣,要求制止內戰,並積極參加李濟深、蔡廷鍇、陳銘樞等發起的中國國民黨民主促進會的活動,曾協助籌集醫藥被服等支援新興、高明和鶴山的地方人民武裝部隊。1949年10月15日從香港回到廣州,任廣東省人民政治協商委員會委員,以後當選為廣東省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曾任廣東省政協副主席、中華全國工商聯籌委會委員、廣東省工商聯副主任委員等職。1956年起連任三屆廣州市副市長。1963年6月3日在任職內病逝。 [1] 
參考資料
  • 1.    廣州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編,廣州市志 卷19 人物誌,廣州出版社,1996.12,第89-9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