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朋義

鎖定
李朋義:(1954.7-),男,漢族,河北黃驊人,中共黨員,編審,現任中國出版協會副理事長、北京印刷學院出版學院院長。 [3-4] 
中文名
李朋義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54年7月
出生地
河北黃驊

李朋義人物履歷

1977年至1980年在北京外國語學院英語系學習
1980年9月分配到出版社編輯部工作
1988年至1989年在英國利茲大學學習,獲語言學碩士學位
1989年擔任外研社編輯部主任,1990年3月任副社長,1992年任常務副社長,同年8月兼任北京外語音像出版社副社長,1993年3月任外研社和音像社社長,1994年兼任總編輯。
1995年被評為編審。
1998年被授予"全國百佳出版社工作者"。主譯《牛津實用英語語法》,獲第三屆全國圖書"金鑰匙"獎。
1998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2007年4月任中國出版集團副總裁,黨組書記
2009年12月出任高等教育出版社社長。
2010年底,中國教育出版傳媒集團成立,李朋義任黨委書記、總經理。 [2] 
2015年9月,因任職年齡到限,免去李朋義的中國教育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中國教育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職務。 [1] 
2022年9月,李朋義受聘為北京印刷學院出版學院院長。 [3] 

李朋義個人事蹟

2007年3月,任中國出版集團黨組書記兼副總裁。他先後獲得“全國百佳出版工作者”、“韜奮出版新人獎”、“首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優秀出版人物獎、“首都勞動獎章”等多個獎項。1996、1999年兩次被授予“北京市高校校辦企業優秀企業家”稱號,1997年被北京市授予“建功立業標兵”稱號,1998入選享受國務院頒發“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004年被教育部評為優秀歸國留學人員。2008年受邀成為中國首位法蘭克福書展國際顧問委員會委員。 [2] 
李朋義
李朋義(2張)
李朋義同志在主持外研社工作的15年時間裏,帶領外研社飛速發展,獲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獲得了“全國優秀出版社”、“先進高校出版社”等榮譽,外研社的圖書銷售碼洋從他主持外研社工作之初的1000萬增長到16個億,固定資產從1000萬增長到10個億,利潤從100萬增長到兩個億。他領導外研社積極探索和實踐“走出去”發展戰略,大力發展對外漢語圖書出版,帶領外研社實施“走出去”工程。
在李朋義的領導下,外研社將漢語與中國文化出版、實施“走出去”工程列為一項重要發展戰略。2003—2004年,組織了對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的漢語學習市場調研,以此為基礎,制定了“對外漢語出版戰略規劃”。規劃中提出,在今後的10年內每年投資一千萬,十年投入一個億,出版15大系列近2000種產品,形成出版、培訓、網絡服務的綜合性平台,為外國人學習漢語、瞭解中國文化提供全面解決方案。
外研社出版了《漢語900句》、《漢語世界》、《新世紀經貿漢語》、《經理人漢語》、《我和中國》、《中國文化100話題》、《世界漢語教學與研究叢書》等一批在國際市場產生較大影響的漢語學習產品。作為國家漢語推廣辦公室領導小組的重點項目,外研社2006年出版的《漢語900句》更是在出版形式方面進行了創新。除了圖書以外,該書還配備了CD/MP3、DVD-ROM、電子點讀筆以及網絡學習等多種媒體手段。德國、法國、美國的15所大學把它作為視聽課主幹教材。2007年3月,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期間,還向莫斯科1948中學師生贈送了100套《漢語900句》(俄語版)。 [2] 
李朋義同志提出了“借船出海”進入國外主流渠道的商業模式。其內容是與國際出版機構共同成立面向海外市場的合資公司,共同投資,共同組織選題,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利用其暢通渠道,“借船出海”。
外研社“走出去”工程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2005年,外研社輸出版權30項;2006年,輸出版權60多項,輸出版税直接收益200多萬元,輸出品種增長了兩倍,輸出版税收益增長380%。其中外研社《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在馬來西亞年銷售15000冊,《漢語世界》、《漢語900句》、《我和中國》等已經成為輸出中的品牌產品。《漢語900句》以英、法、德、意、日、韓、俄、西、葡、泰、越南、立陶宛、馬來、阿非利卡14個語種出版,利用合作方的國際發行渠道在世界50個國家進行推廣、銷售。外研社和美國麥格勞希爾公司合作出版的《我和中國》進入美國教材主流渠道,不僅在美國近20所大學使用,而且在法國、德國、東南亞地區都有了訂單。 [2] 
調任中國出版集團公司黨組書記、副總裁後,李朋義同志提出了集團走出去工作的三步走發展戰略,即“借船出海”——實現產品走出去;“造船出海”——實現品牌走出去;“買船出海”——實現資本走出去。三步走發展戰略得到了中央領導和國內出版人的高度肯定。
集團在國際業務中着手組織了以下幾項重點工作:將集團公司所屬的海外代表處逐步改造成公司;對集團公司海外零售書店陸續進行股份制改造,科學佈局;籌備在海外成立出版公司,以當地語言出版中國內容的圖書;成立中國出版國際公司,提高國際經營能力;通過舉辦書展等舉措,擴大中文成品圖書的出口;組織策劃外向型出版物的出版工作等。中國出版集團先後成立了中國出版(巴黎)有限公司、中國出版(悉尼)有限公司、中國出版(温哥華)有限公司、中國出版(德國)有限公司、新華書店(紐約)。在剛剛閉幕的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期間,又註冊成立了中國出版國際有限公司。中國出版集團海外出版公司已出版圖書近百種,藉助海外合作方的發行渠道進入了西方主流市場,集團的版權貿易也取得了整體推進。 [2] 

李朋義論文選摘

《擔當社會責任 打造有主導力的龍頭企業》
作者:李朋義;來源:中國出版 ;日期:2011年 21期
摘要: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是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關鍵時期和文化改革發展的重要階段召開的一次重要會
議,全會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的高度,部署了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戰略任務,確立了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宏偉目標,提出了新形勢下推動文化改革發展的指導思想、重要方針、目標任務和政策舉措。作為文化工作者和出版工作者,我們深切感受到了黨中央對於肩負歷史使命的深刻把握,對國內外形勢的科學判斷,對文化建設的高度自覺,對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高度重視和遠見卓識。 [2] 
《中國農村教育與“三農”教育出版》
作者:李朋義;來源:中國出版 ;日期:2011年 23期
摘要:
黨的十六大把全面小康確定為新世紀發展戰略之後,隨即把“三農”問題強調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國農業和農村發展仍然處於艱難的爬坡和攻堅階段,推進農村改革發展和解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關鍵是要依靠教育努力提高農村人口文化科技素質。
《多元化與專業化應該並舉》
作者:李朋義;來源:出版參考;日期:2009年06期
摘要:
多元化經營是出版業尋求快速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曾經是國際出版集團發展的重要戰略選擇,20世紀70年代以來,國際上一些大型出版集團,開始實施多元化發展戰略。
《國際出版合作:地球村時代正在到來》
作者:李朋義;來源:中國出版;日期:2008年09期
摘要:在互聯網時代,在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國際出版合作的新趨勢是:地球村的時代正在到來。 [2] 
新聞視角
1、李朋義:集團發展戰略將瞄準與國際巨頭合作
摘要:李朋義認為,這次倫敦書展中國主賓國活動的舉辦,是在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之後進行的一場大型文化交流活動。之前新聞出版總署又出台了加強出版集團建設的若干意見。黨和國家領導同志出席中國主賓國現場活動並發表重要講話,都對國際文化交流和世界出版業的發展給予高度關注,並且對中國出版人提出了殷切希望,體現了黨和政府對這項活動舉辦的空前重視,使整個出版界深受鼓舞。(來源:新華網)
2、李朋義:出版業發展的關鍵是轉企改制、文化體制改革
摘要:中國教育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李朋義在人民網《傳媒沙龍》節目中表示,新聞出版業未來發展的關鍵是轉企改制、文化體制改革。(來源:人民網)
3、高教社引領中國教育出版產業發展
摘要: 李朋義社長在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報》專訪時表示,高教社要成為引領中國教育出版產業,特別是高等教育出版產業發展的主要力量,同時也要努力成為中國教學科研的重要陣地。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