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曙森

鎖定
李曙森(1910年6月7日—1998年8月30日),河北省霸縣人。 [1]  我國傑出的教育家。 [2]  1934年畢業於北平師範大學,1937年9月參加八路軍,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時期,曾任晉綏第八軍分區政治部主任等職。解放戰爭時期,曾任東北人民自治軍宣傳部長、西滿軍區政治部宣傳部長兼西滿日報社社長、中共嫩江省宣傳部長兼省軍區宣傳部長、民主學院院長、軍調處中共少校參謀,哈爾濱市教育局局長、松江省教育廳廳長等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任中央高教部工業教育司、中等教育司司長等職。天津市第六、七屆政協副主席。1956年至1957年任天津大學黨委書記,1963年至1965年天津大學黨委代理書記,1978年至1982年天津大學校長。 [1] 
中文名
李曙森
出生日期
1910年6月7日
逝世日期
1998年8月30日
職    業
教育家
出生地
河北省霸縣

李曙森人物生平

李曙森,1910年6月7日生於河北省 [3]  霸縣北燕家務村。1934年畢業於北平師範大學外國文學系,獲文學學士學位。大學畢業後曾在河南信陽師範學校、太原成成中學任教。李曙森學生時代就參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運動。1936年參加革命工作,在河南雞公山東北中學領導“民先”工作,開展抗日救國活動。1937年9月參加八路軍。1938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山西新軍二縱隊六團政委、晉綏軍區第八軍區政治部主任兼中共靜樂陽曲中心縣委書記、外國記者訪問團接待團長、軍區聯絡處長等職。
青年李曙森 青年李曙森 [6]
1945年後,歷任東北人民自治軍(後為民主聯軍、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宣傳部長、中共西滿分局政治部宣傳部長兼西滿日報社長、中共嫩江省委宣傳部長兼省軍區宣傳部長、民主學院院長兼黨委書記、富拉爾基地委宣傳部長兼景星縣委書記、哈爾濱市教育局長、松江省教育廳長兼哈爾濱市教育局長。在任松江省教育廳長兼哈爾濱市教育局長期間,他提出了教育的新型正規化問題,適時地將學校教育由東北解放初期的思想改造為主轉變為以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為主。
李曙森(1946年) 李曙森(1946年) [6]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李曙森任外交部亞洲司專員、教育部社會教育司副司長。期間,李曙森根據老解放區經驗,在農村,積極推行冬學,對農民進行政治思想、科學文化、衞生知識的傳播;在城市,深入調查研究,撰寫了《一年來的職工業餘教育》、《開展職工文化學習,貫徹幹部與積極分子為主的方針》等文章,推動了全國業餘教育工作的發展。1953年11月以後,先後擔任天津大學副校長、黨委書記、副書記。歷任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市第八屆第九屆人大代表,天津市第六屆第七屆政協副主席、政協黨組成員。1961年3月,在《高等教育六十條(草案)》起草過程中,他提出了許多正確的意見,得到了重視和採納。1961年11月,他起草了《關於師資培養提高工作的意見》,提出了“全面安排,長期穩定,重點培養,普遍提高”的十六字方針,同時提出了七條具體要求。如各地應從講師、副教授和教授中,審慎選拔一部分基礎好、教學或科研方面有成績、造詣較深的人,作為重點培養對象,以樹立學術水平的標兵和形成學科的核心力量;從兩年以上助教或講師中選拔一批政治條件好、業務上有一定基礎、有發展前途的人,作為脱產或半脱產的研究生;根據需要與可能,組織開設各種師資隊伍進修講座和外文班等。意見後經校務委員會討論、研究和補充,形成天津大學文件《關於師資培養提高工作的決定》。
天津大學副校長任命書 天津大學副校長任命書 [6]
文化大革命中,李曙森受到嚴重迫害。平反後,他先後任天津外國語學院領導小組副組長,天津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代理書記、名譽校長。在任天津大學名譽校長期間,他關心高等教育的改革開放,積極支持學校的工作。1983年,他與三位老教育家聯名上書中央領導人,提出了《關於將50所左右高等院校列為國家重點建設項目的建議》,得到中央領導同志的高度重視,在高教戰線產生了重要影響。
李曙森經常深入教研室和學生宿舍,相互交流意見,勉勵師生努力學習和工作。1997年春,他在病榻上寫下了《隨想錄——關於天津大學的辦學思路》的文章。文章最後勉勵全校師生:“向原蘇聯的莫斯科大學、英國的劍橋大學與牛津大學、美國的麻省理工學院看齊。我希望天津大學也能辦成世界第一流的大學,願我校教師有些能成為世界第一流的學者。盼我校畢業生中能出第一流的科學家,能有人發現一條兩條自然界的客觀規律,為自然科學領域增添一兩個公式或定律。”
1998年8月30日,李曙森因病去世,終年八十八歲。1999年春,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為李曙森題詞:“李曙森同志是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教育家,為新中國教育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同年6月,原國家教委主任何東昌為李曙森題詞:“社會主義教育忠誠的奠基人,高校重點建設戰略的倡導者。懷念知名教育家李曙森同志。” [4] 

李曙森教育思想

李曙森加強高校黨的建設工作

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是黨對高校領導的根本制度,是建設社會主義大學管理體系的核心。李曙森是社會主義高等學校實行黨委領導制度的重要奠基者。1953年,他按照中央指示精神,在對天津大學黨建工作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向中央呈報了《關於實行黨委制的一些意見》,提出了黨在學校的主要任務:“高等學校的黨組織,今後將按照黨章對學校各項工作實行領導和監督”,“正確執行黨的各項政策,特別是知識分子政策”;“在馬列主義思想指導下,從中國實際出發,創造性地改進與提高各方面工作,使我們的高等工業教育完全適合祖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試行黨委制。實行黨委集體領導分工負責的制度,是加強黨對學校工作領導與監督的根本措施”;“實行黨委制是建立黨對全校工作的統一集中領導,充分發揮黨的領導和監督作用”。他的一些建議既具現實性又具有前瞻性,對於加強黨對教育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做出了重要貢獻。1961年,由李曙森同志執筆擬就了《關於高等學校貫徹黨委領導下的校務委員會負責制的工作條例(草案)》,為《教育部直屬高等學校暫行工作條例(試行草案)》的制定提供了系統的參考意見。李曙森同志的這些見解對加強高校黨的建設工作,構建高校管理體制,乃至當前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仍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5] 

李曙森師資隊伍建設是學校發展的關鍵

師資隊伍是高校辦學的核心力量,是辦學水平高低的關鍵。李曙森始終認為提高師資水平是提高學校教育質量和科學水平的關鍵,是辦好學校的首要環節,無論在怎樣的政治環境下,始終堅持師資隊伍的培養和提高在學校建設與發展中具有戰略性和關鍵性。
李曙森一貫注意正確、全面地貫徹黨的知識分子政策,堅持依靠教師辦學,愛護和保護知識分子,注意發揮知識分子的作用,這在政治運動不斷的年代,是極為難能可貴的。早在20世紀50年代,他就着手抓師資隊伍建設,特意選派了一批教師赴蘇聯留學進修,這批教師回國後在教育改革中發揮了骨幹作用,為探索新中國高等學校的教育教學模式做出了成績,成為天津大學各學科的學術帶頭人。這一舉措在當時全國高校中尚屬罕見,也為全國高校提供了經驗。
1961年,他起草的《關於師資培養提高工作的意見》確定了“全面安排、長期穩定、重點培養、普遍提高”的師資培養方針。對於師資隊伍建設,李曙森不僅着眼於當前,而是着眼於10年、20年,甚至更遠。1980年,在談到專家問題時,他説:具有廣泛專業知識的專家可概括為以下三個特點:專家世界觀的科學化;知識的綜合化;職能的多面化。寬厚而牢固的基礎理論知識,包括自然科學、技術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綜合知識。作為一名專家,應該精通自己專業範圍內的專業知識,並能在實際中有效地應用;還應掌握與本專業有關的和相近的若干學科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這是前提。要想真正做出貢獻,必須具有多方面的職能,職業內的和職業外的多種職能。一個有廣泛專業知識的工程師,他首先應該是一位生產工作者,並且還應具有領導和管理工作的能力。專家職能多樣化是培養具有廣泛專業知識專家的實質所在。他的建議提出了改革開放新形勢下教師隊伍培養的新要求和教師努力進步的方向。 [5] 

李曙森工科院校也要多學科綜合發展

李曙森在工科院校工作了半個世紀,熟悉、瞭解工程教育,對於單辦工科的利弊心知肚明。1959年,在修訂天津大學教學計劃時,他就強調數學、物理、力學、化學為重要基礎理論課,必須加強。在專業設置上,他主張專業範圍要寬些,綜合性大些。為推進天津大學工科與文理科的結合,他曾率團到北京大學洽談合作事宜,雙方簽訂互助合同,實行交流互補,開我國大學合作之先河。
他主張對學生進行綜合培養,促進全面發展,認為高校特別是天津大學這類學校要培養又紅又專、具有廣泛專業知識的高級人才。他指出:“我們高校的專業設置基本上是30年一貫制……現在必須考慮培養目標、專業設置、課程設置、教學計劃等的改革問題了;考慮如何提高培養目標,減少與合併劃分過多過細的專業,使學生受到較廣的基礎理論和基礎技術的教育;考慮建設發展的遠景和科技的新成就而增設必要的專業。”此後,天津大學進行了專業調整,新增專業、系所,擴寬專業口徑,增加選修課,實行彈性學分制等一系列教學改革。 [5] 

李曙森社會紀念

李曙森李曙森教育基金

2010年,在李曙森誕辰一百週年之際,天津大學倡議發起設立“李曙森教育基金”,旨在弘揚和傳承李曙森教育的思想,加快天津大學拔尖創新人才的步伐,激勵天津大學師生傳承他的辦學理念和教育思想,也為天津大學廣大校友和社會各界人士搭建一個紀念李曙森校長的渠道和平台。 [6] 

李曙森李曙森塑像

李曙森塑像 李曙森塑像 [7]
2020年10月2日,在天津大學125週年華誕來臨之際,衞津路校區落成一座他的半身雕像,以致敬和紀念李曙森老校長的傑出貢獻。雕像坐落在老校區圖書館二樓中庭處,面向通往一樓的寬敞的階梯。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