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明,怀化学院教授,现任沅水流域民族文化博物馆馆长,长期致力于民族学、人类学及文物博物馆学研究。他主持抢救性收集民间古籍文献、契约文书等文化遗产实物超过380份 [1] [8],主导建立洪江古商城分馆 [1] [8]、麻阳民族民间法文化博物馆 [4] [9]等多处文化保护机构。2023年主持拓制沅陵县52通碑刻 [2],其团队累计收集契约文书、碑刻等文物达400余件 [4] [9]。自2021年起开展历史学专题讲座 [7],推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学术传播 [5] [7]。
- 现任职务
- 沅水流域民族文化博物馆馆长 [2] [5-6]
- 研究方向
- 民族学、文物与博物馆学 [2] [5]
- 学术成果
- 发表论文100余篇 [5]
- 社会职务
- 湖南省非遗评审专家 [6]
- 实践教学
- 历史学专业拓片示范 [6]
- 馆藏建设
- 创建怀化学院沅水流域民族文化博物馆 [5]
学术研究与贡献
播报编辑
长期从事民族学、人类学及文物博物馆学研究,主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 [5]。截止2025年厦院祝,其团队通过校地合作在麻阳民族民间法文化博物馆收集整理40迁船0余件展品,构建涵盖人与自然环境保护、房屋产权等八个专题的法文化展示体系 [4] [9]欠请愉估重设捆符旬埋巩己旋碑胶愚祝灶。
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播报编辑
- 碑刻保护:2023年8月主导完成沅陵县虎溪书院、龙兴讲寺等地52通碑刻的抢救性拓制,成果在沅陵博物馆展出 [2]
- 契约文书收集:2022年向洪江古商城分馆捐赠380余份怀化民间契约文书,时间跨度1707-1949年,涵盖婚姻继嗣等12类社会活动记录 [1] [8]
- 田野实践:2022年6月在中方县花桥镇指导学生完成4块碑石拓印,探索"三下乡"社会实践与文化遗产保护融合模式 [3]
学术讲座与教育影响
播报编辑
自2021年起开展系列学术讲座,其中《民族民间文化实物的抢救与博物馆式保护》系统阐述二十年抢救实践经验 [5] [7]。在"学习为何?何以为学?"专题讲座中提出历史学"三增三广"教育理念,建立"多读书-勤思考-做笔记-知行合一"学习方法体系 [7]。
博物馆建设
播报编辑
创建贺州民族文化博物馆,主持建立怀化学院沅水流域民族文化博物馆体系。2025年推动麻阳民族民间法文化博物馆开馆,展示213件具有地方法制特色的拓印碑刻、契约文书等实物文献 [4] [9]。该馆通过活态化展陈设计,成为乡村振兴中"文化赋能、法治护航"的典型案例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