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晨光

(北京建工集團建研院總工程師)

鎖定
李晨光,男,北京建工集團建研院總工程師。北京市勞動模範。李晨光少言寡語,質樸踏實。但是厚厚一摞的榮譽證書、專利證書、學術團體聘書以及數十篇學術論文、著作上,都赫然寫着“李晨光”三個字。他還獲得了北京市2005年度“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培養經費,並獲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貼,成為自1991年以來建工集團第60位獲此殊榮的專業技術人員 [1] 
現任院總工程師、副總經理。 [2] 
中文名
李晨光
國    籍
中國
畢業院校
天津大學
主要成就
北京市勞動模範
職    務
北京建工集團建研院總工程師
性    別

李晨光人物經歷

李晨光 李晨光
1988年,李晨光從天津大學土木工程系畢業,作為八十年代第一個外來碩士研究生加盟建研院施工結構研究室。參加工作不久後,就趕上了“中央電視塔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與應用研究”。對於一個畢業不久的學生來説,能參加國內第一座電視塔的建設是難得的機遇,也是巨大的考驗。當時,國內對超過100米的預應力施工知之甚少,也從沒做過塔式建築,但中央電視塔的豎向預應力筋卻達到270米,如何能把眾多的預應力筋順利穿進預留孔道成為施工中的重大難題。在大家絞盡腦汁一籌莫展的時候,李晨光卻想出了一個切實有效的“土辦法”:將一孔七根的預應力筋捆成一束後,拎出其中一根綁在捲揚機的鋼絲上,而後整體提起穿入孔道。經過試驗,這個辦法化繁為簡,大大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施工難度。這是李晨光最初顯示出他在解決預應力施工難題上的潛力。
1991年,李晨光赴香港林同炎顧問設計公司實習,從事建築與橋樑工程設計。在做台灣的一個橋樑工程中,接觸到了“體外預應力”。(體外預應力,簡單的説就是把原本安置在鋼筋混凝土內的預應力安置在外面,這樣可以大大減輕結構自重,適合高層大跨度的建築,更是鋼結構工程的不二選擇。)結合自己平時通過閲讀大量國外相關著作所理解的國際先進技術的走勢,李晨光敏鋭的認識到“體外預應力”技術在未來建築市場和加固改造市場都將大有前景,於是決定對這項技術進行立項研究。雖然當時國內有關市場尚不成熟,絕大多數同行也對“體外預應力”不甚瞭解甚至對其可行性表示懷疑,但李晨光卻堅持要在這條道路上走下去。1995年,他作為建築行業第一人入選“北京市科技新星”計劃,並選擇了“高效體外預應力結構錨固成套技術研究與應用”課題進行研究,成為全國少有、北京第一研究“體外預應力”的人。在阻力和質疑聲中,李晨光克服了沒有試點工程的困難,一點點積累和拓展,不厭其煩地做試驗,最終圓滿地完成了研究並通過市科委的鑑定。後來技術和市場的發展證明他的選擇是頗具前瞻性的。迄今為止,國內外許多大型工程都在廣泛採用體外預應力技術,國內知名預應力廠家也都把體外預應力體系產品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李晨光主持研究的“高效體外預應力結構錨固成套技術”已在三十多項工程中得到成功應用,研究成果被兩本國家預應力技術規程採納。1998年,憑藉過硬的專業技術和一系列科研成果,李晨光成為建研院有史以來的最年輕的教授級高工,並被提拔為建研院總工程師。而經過10年磨礪的李晨光,也在勤奮中變得更加成熟。李晨光在科研道路上的探索在他成為總工程師後並沒有停止,反而因為更大的使命和更多的責任促使他不斷學習,逐漸成長為一名複合型的科研管理者。 李晨光的成長與發展和科研院所改革發展是同步的。八九十年代,科研事業單位被改革的浪潮推向市場,自負盈虧,不少技術人員既要做研究,又要拓展市場,一些急功近利的思想隨之產生,李晨光卻堅守着自己的信念:“我不贊成不搞技術開發和創造利潤,但也絕對不會放棄對新技術的研究,因為這是極其短視的行為。我的選擇就是——在完成開發和工程任務的同時,堅持進行新技術的長期研究。” 在市科委“穩住一頭,放開一片”的政策扶植下,建研院於1997年成立北京市建築技術研究中心,由李晨光擔任副主任。隨後,他和同事包括3名新招聘的博士生從課題入手,他主要負責合同的談判,技術人員安心搞方案和設計,這種模式直到李晨光擔任建研院總工程師後仍然保持,默契的配合和明確的專業分工使他們不但在科研上成果突出,在市場上也做得有聲有色。在“鋼筋混凝土工程耐久性評估技術研究”課題上,他們建立了一套新的定量和定性方法的結構耐久性評估與預測方法,結合現代檢測手段在實際工程中得到了有效應用。從這個課題引申,他們積極向加固市場拓展,在2005年先後承攬了廊坊開發區創業中心整體加固改造和原建工局辦公樓的加固改造兩項大型工程,總面積49000平方米,總合同額近1200萬,達到研究中心成立以來半年總合同額的最高值。此外,在預應力鋼結構和特種結構工程方面,研究中心也承擔了重大工程項目。為了保持對技術和市場的敏鋭嗅覺,李晨光始終堅持學習,利用各種機會進修提高,從2000年至今參加各類管理培訓近400學時。遇到國進修的機會,他更是利用一切條件蒐集技術資料:看到路旁的停車場,他第一反應是這裏是加固過的;看到大學校舍在進行加固休憩,他隨手拿出相機拍照;參觀交通指揮中心的時候,他操着熟練的英語和引導人員交流專業問題……用李晨光自己的話説,他是“見到新東西,眼睛就發亮”。當別人帶着旅行紀念品和土特產回國的時候,他帶回來的卻是大量有價值的科技資料。隨着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作為科研院所如何繼續發揮知識和技術的優勢這是李晨光始終思索的一個問題:“預應力綜合技術、爬架技術、加固改造技術——建研院在這三項課題的市場轉化方面有着較為出色的表現,不僅創造了不錯的利潤,也贏得了良好的市場信譽和口碑。這主要得益於建研院在這些技術的研究中取得了包括成果、專利、工法、規範等成套的知識性成果——每一項技術都應該是很多成果積累起來的,緊靠單一的成果無法佔領市場。” [1] 

李晨光個人榮譽

1992年獲得北京市政府“優秀青年知識分子”稱號;1995年入選北京市科技新星計劃;2004年入選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北京市級人選;2005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05年評選為北京市勞動模範;2011年評選為全國建築業優秀總工程師。專業資格有一級註冊建造師、註冊諮詢工程師、司法鑑定人;碩士及博士後導師;第一屆北京市住宅產業化專家委員會專家;2011年住建部綠色建築評價標識專家委員會成員;第一批北京市綠色建築評價標識專家委員會專家;中國建築學會建築產業現代化發展委員會第一屆理事會理事。總計已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2項,科技推廣獎等其它獎多項;編著並出版8部著作、譯著(《預製混凝土結構》)1部;在國內外發表論文130篇;參編規程16部;已獲得專利9項。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