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時珍傳説

鎖定
李時珍是我國明代偉大的醫藥學家,他的足跡踏遍了江西、江蘇、安徽、湖南、廣東,有關他和《本草綱目 [1]  的傳説不僅在湖北具有影響力,在全國、全世界都聲名遠播。他編寫的《本草綱目》仍然廣泛的應用於醫學界。李時珍傳説,作為民間文學,
2011年5月23日,李時珍傳説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2] 
中文名
李時珍傳説
外文名
Legend of LI Shizhen
類    型
文化遺產民間故事
申報地區
湖北省蘄春縣
批准時間
2011年5月23日
遺產編號
I-101
遺產類別
民間文學
遺產級別
國家

李時珍傳説傳説來源

李時珍的傳説在民間流傳極廣,蘄春及鄂東南的老中醫和挖藥人幾乎都能講幾個李時珍的傳説故事。在蘄州至今還活在人們口頭的許多民間俚語,都是源於李時珍的傳説。比如,形容醫術高明的俚語“能診死人翻身,能斷活人倒地”;形容人窮的俚語“葛麻藤繫腰,半邊碗吃飯”等等。就連鄂東南一帶的許多民俗、醫俗,也是源於李時珍傳説。比如,煎中藥後的藥渣為什麼要倒在大路上?抓中藥為什麼要用三個指頭?這些都説明李時珍的傳説已滲透到人們的生產生活中了。
新中國成立後,隨周總理訪蘇歸來的著名新聞記者張慧劍為了創作電影劇本《李時珍》曾到蘄州考察,除了查閲地方史料,瞭解大量的墓誌碑文外,特意收集了不少關於李時珍的民間故事,回上海後創作了電影劇本《李時珍》,並出版了同名的傳記體文學書籍。之後,不少作家和文藝工作者來蘄春深入生活,根據李時珍的生活軌跡,以正史作骨架,以野史作血肉,虛實交織,真幻摻雜,揉進他們所蒐集的李時珍的軼聞趣事,從不同的側面勾勒出一個嘗百草,療民疾,敢喜敢怒和剛正不阿的醫聖、藥仙的形象。
為讓《李時珍傳説》永久流傳,蘄春成立了《李時珍傳説》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小組,經過各級各部門的努力,申遺小組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對有關《李時珍傳説》進行了系統整理,當年秋,《李時珍傳説》被蘄春縣人民政府公佈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08年春,被黃岡市政府公佈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08年秋,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李時珍傳説傳説版本

李時珍,字東璧,號瀕湖,湖北蘄(今湖北省蘄春縣)人,生於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一五一八年),卒於神宗萬曆二十一年(公元一五九三年)。他家世代業醫,祖父是“鈴醫”。父親名聞,號月池,是當地名醫。那時,民間醫生地位很低。李家常受官紳的欺侮。因此,父親決定讓二兒子李時珍讀書應考,以便一朝功成,出人頭地。李時珍自小體弱多病,然而性格剛直純真,對那些空洞乏味的八股文,怎麼也學不進去。自十四歲中了秀才後九年,三次到武昌考舉人,都落第了。於是,他放棄了科舉作官的打算,專心學醫,於是求父親説:“我今年二十三歲了,老是考不上,您還是讓我學醫吧!”並且表示了這樣的決心:“身如逆流船,心比鐵石堅。望父全兒志,至死不怕難。”李月池在冷酷的事實面前終於醒悟了,同意兒子的要求,並精心地教他。不幾年,李時珍果然成為很有名望的醫生。大約到了三十八歲,就被武昌的楚王召去,任王府“奉祠正”,兼管良醫所事務。三年後,又被推薦上京任太醫院判。太醫院是專為宮廷服務的醫療機構,當時,被一些庸醫弄得烏煙瘴氣。只任職一年,李便辭職回鄉。
在這十幾年中,李時珍閲讀了大量古醫籍,又經過臨牀實踐發現古代的本草書籍,“品數既煩,名稱多雜。或一物析為二三,或二物混為一品”(《明外史本傳》)。特別是許多毒性藥品,竟被認為可以“久服延年”,因而遺禍無窮。於是,他決心要重新編纂一部本草書籍。三十一歲那年,他就開始醖釀,為了“窮搜博採”,讀了大量參考書。家藏的書讀完了,就利用行醫的機會,向本鄉豪門大户借。後來,進了武昌楚王府和北京太醫院,讀的書就更多,簡直成了“書迷”。他自述“長耽嗜典籍,若啖蔗飴”(《本草綱目》原序)。顧景星在《李時珍傳》裏,也贊他“讀書十年,不出户庭,博學無所弗瞡”。確實如此,他不但讀了八百餘種上萬卷醫書,而且看過不少歷史、地理和文學名著,敦煌的經史鉅作,他遍讀了;幾個古代偉大詩人的全集也都仔細鑽研過。他還摘錄了大量有關醫藥學的詩句。這些詩句給了他許多真實有用的醫藥學知識,幫助他糾正了前人在醫藥學上的許多謬誤。如古代醫書中,常常出現“鶩與鳧”。它們指的是什麼?是否有區別?歷代藥物學家眾説紛紜,爭論不休。李時珍摘引屈原《離騷》中的“將與雞鶩爭食乎”,“將泛乎若水中之鳧乎”兩句,指出詩人把“鶩”與“鳧”對舉並稱,就是它們不是同一種禽鳥的明證。他又根據詩中對它們不同生活環境的描繪,證明“鶩”是家鴨,“鳧”是野鴨子,藥性不同。屈原的詩賦,竟成了李時珍考證藥物名實的雄辯依據。
在編寫《本草綱目》的過程中,最使李時珍頭痛的就是由於藥名混雜,往往弄不清藥物的形狀生長的情況。過去的本草書,雖然作了反覆的解釋,但是由於有些作者沒有深入實際進行調查研究,而是在書本上抄來抄去在“紙上猜度”,所以越解釋越糊塗,而且矛盾倍出,使人莫衷一是。例如藥物遠志,南北朝著名醫藥學家陶弘景説它是小草,象麻黃,但顏色青,開白花,宋代馬志卻認為它象大青,並責備陶弘景根本不認識遠志。又如狗脊一藥,有的説它象萆薢,有的説它象拔葜,有的又説它象貫眾,説法很不一致。類似此情況很多,李時珍不得不一次又一次擱下筆來。這些難題該怎樣解決呢?在他父親的啓示下,李時珍認識到,“讀萬卷書”固然需要,但“行萬里路”更不可少。於是,他既“蒐羅百氏”,又“採訪四方”,深入實際進行調查。
李時珍穿上草鞋,背起藥筐,在徒弟龐憲、兒子建元的伴隨下,遠涉深山曠野,遍訪名醫宿儒,搜求民間驗方,觀察和收集藥物標本。他首先在家鄉蘄州一帶採訪。後來,他多次出外採訪。除湖廣外,還到過江西、江蘇、安徽好多地方。均州的太和山也到過。盛產藥材的江西廬山和南京的攝山、茅山、牛首山,估計也有他的足跡。後人為此寫了“遠窮僻壤之產,險探麓之華”的詩句,反映他遠途跋涉,四方採訪的生活。
李時珍每到一地,就虛心向各式各樣的人物請求。其中有采藥的,有種田的,捕魚的,砍柴的,打獵的。熱情地幫助他了解各種各樣的藥物。
比如蕓薹,是治病常用的藥。但究竟是什麼樣的?《神農本草經》説不明白,各家註釋也搞不清楚。李時珍問一個種菜的老人,在他指點下,又察了實物,才知道蕓薹,實際上就是油菜。這種植物,頭一年下種,第二年開花,種子可以榨油,於是,這種藥物,便在他的《本草綱目》中一清二楚地註解出來了。
在四處採訪中,或在自己的藥圃裏,李時珍都非常注意觀察藥物的形態和生長情況。蘄蛇,即蘄州產的白花蛇。這種藥有醫治風痹、驚搐、癬癩等功用。李時珍早就研究它。但開始,只從蛇販子那裏觀察。內行人提醒他,那是從江南興國州山裏捕來的,不是真的蘄蛇。那麼真正蘄蛇的樣子又是怎麼樣的呢?他請教一位捕蛇的人。那人告訴他,蘄蛇牙尖有劇毒。人被咬傷,要立即截肢,否則就中毒死亡。在治療上述諸病有特效,因之非常貴重。州官逼着羣眾冒着生命危險去捉,以便向皇帝進貢。蘄州那麼大,其實只有城北龍峯山上才有真正的蘄蛇。李時珍追根究底,要親眼觀察蘄蛇,於是請捕蛇人帶他上了龍峯山上。那裏有個狻猊洞,洞周圍怪石嶙峋,灌木叢生。纏繞在灌木上的石南藤,舉目皆是。蘄蛇喜歡吃石南藤的花葉,所以生活在這一帶。李時珍置危險於度外,到處尋找。在捕蛇人的幫助下,終於親眼看見了蘄蛇,並看到了捕蛇、制蛇的全過程。由於這樣深入實際調查過,後來他在《本草綱目》寫到白花蛇時,就得心應手,説得簡明準確。説蘄蛇的形態是:“龍頭虎口,黑質白花、脅有二十四個方勝文,腹有念珠斑,口有四長牙,尾上有一佛指甲,長一二分,腸形如連珠”;説蘄蛇的捕捉和製作過程是:“多在石南藤上食其花葉,人以此尋獲。先撒沙土一把,則蟠而不動,以叉取之。用繩懸起, 刀破腹去腸物,則反尾洗滌其腹,蓋護創爾,乃以竹支定,屈曲盤起,扎縛炕幹。”同時,也搞清了蘄蛇與外地白花蛇的不同地方:“出蘄地者,雖乾枯而眼光不陷,他處者則否矣。”這樣清楚地敍述蘄蛇各種情況,當然是得力於實地調查的細緻。
李時珍瞭解藥物,並不滿足於走馬看花式的調查,而是一一採視,對着實物進行比較核對。這樣弄清了不少似是而非、含混不清的藥物。用他的話來説,就是“一一採視,頗得其真”,“羅列諸品,反覆諦視”
當時,太和山五龍宮產的“榔梅”,被道士們説成是吃了“可以長生不老的仙果”。他們每年採摘回來,進貢皇帝。官府嚴禁其他人採摘。李時珍不信道士們的鬼話,要親自採來試試,看看它究竟有什麼攻效。於是,他不顧道士們的反對,竟冒險採了一個。經研究,發現它的功效跟普通的桃子、杏子一樣,能生津止渴而已,是一種變了形的榆樹的果實,並沒有什麼特殊攻效。鯪鯉,即今天説的穿山甲,是常用的中藥。陶弘景説它能水陸兩棲,白天爬上巖來,張開鱗甲,裝出死了的樣子,引誘螞蟻進入甲內,再閉上鱗甲,潛入水中,然後開甲讓螞蟻浮出,再吞食。為了瞭解陶弘景的説法是否對頭,李時珍親自上山去觀察。並在樵夫、獵人的幫助下,捉到了一隻穿山甲。從它的胃裏剖出了一升左右的螞蟻,證實穿山甲動物這點,陶弘景是説對了。不過,從觀察中,他發現穿山甲食蟻時,是搔開蟻穴,進行舐食,而不是誘蟻入甲,下水吞食,李時珍肯定了陶弘景對的一面,糾正了其錯誤之處。
就這樣,李時珍經過長期的艱苦的實地調查,搞清了藥物的許多疑難問題,於萬曆戊寅年(公元一五七八年)完成了《本草綱目》編寫工作。全書約有190萬字,五十二卷,載藥一千八百九十二種,新增藥物三百七十四種,載方一萬多個,附圖一千多幅,成了我國藥物學的空前鉅著。其中糾正前人錯誤甚多,在動植物分類學等許多方面有突出成就,並對其他有關的學科(生物學、化學、礦物學,地質學,天文學等等)也做出貢獻。達爾文稱讚它是“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

李時珍傳説主要影響

李時珍繼承家學,着重研究藥性、藥理。他重視臨牀實踐,主張革新。在羣眾的協助下,經常上山採藥,深入民間,向農民、漁民、樵夫、藥農、鈴醫虛心請教,有着不恥下問的精神。他的足跡踏遍了江西、江蘇、安徽、湖南、廣東,他從漁夫那裏,他得到魚類等水生動物的知識;從獵人那裏,他學到了鳥類和野獸類的知識;從樵夫那裏,他學到了榆樹、柏樹等植物的知識;從農民那裏,學會了分辨五穀的知識。同時查考當時歷代醫書及有關書籍八百餘種,他將所看的醫書都進行逐一求證,甚至有時候親自服用一些劇毒藥物,對藥物加以鑑別考證,糾正了古代本草書籍中藥名、品種、產地等某些錯誤,減少了一些醫患之間的悲劇,並且收集整理了宋、元以來民間發現的很多藥物和偏方,充實了醫學方面的內容。李時珍花了整整30年的艱苦勞動,經過一遍又一遍修改,他的兒子、孫子、徒弟幫他抄寫,畫圖,他自己反覆校訂,最終著成了舉世聞名的中藥鉅著《本草綱目》,還廣泛應用於醫學界。這種“實踐出真知”的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體會。

李時珍傳説傳承意義

2010年5月18日,中國文化部公佈了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項目名單(新入選項目)。湖北省蘄春縣申報的“李時珍傳説”,入選民間文學項目類別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李時珍不是湖北的李時珍,是中國的李時珍、是世界的李時珍。在《李時珍傳説》被省政府公佈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後,湖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李惠芳(原任)、鄢維新(現任)等專家們又對蘄春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為充分發掘李時珍,這一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藴,蘄春縣“申報非遺保護名錄小組”再次啓動,按申報要求,小組成員下蘄州,上仙人台,登三角山,重訪講述者,系統和完善《李時珍傳説》的各項文字資料,補充配套攝像資料,完成《李時珍傳説》的全部資料庫的建設,歷時3年,並最終順利地列入了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3] 

李時珍傳説傳承保護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蘄春縣文化館獲得“李時珍傳説”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4] 
2023年10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李時珍傳説項目評估合格,蘄春縣文化館獲得該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