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春曉

(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

鎖定
李春曉,女,漢族,1976年3月生,福建省永春縣人。中共黨員,文學博士,現為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2] 
中文名
李春曉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日期
1976年
畢業院校
福建師範大學文學
主要成就
《馬敍倫學研究的突出貢獻》,《社會科學》2006年第8期。
《試論馬敍倫的原始漢字的構擬》,《漢字文化》2012年第4期
《福州方言韻書〈加訂美全八音〉》,《辭書研究》2003年4期。
主要成就
、《馬敍倫芻議》,《古漢語研究》2009年第2期。
出生地
福建省永春縣
性    別
職    稱
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

李春曉學術團體

1、中國訓詁學會理事、福建省辭書學會常務理事。
2、中國文字學會會員、中國音韻學會會員、中國方言學會會員。

李春曉教育經歷

1、1995-1999,就讀於福建師範大學中文系(首屆)國家文科基地班。
2、1999-2002,攻讀福建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字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師從馬重奇教授,主攻漢語音韻與現代方言。碩士學位論文《〈加訂美全八音〉音系研究》獲“福建師範大學首屆研究生優秀論文評比一等獎”。
3、2002-2005,攻讀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字學專業博士研究生,師從許嘉璐和李玲璞(李圃)兩位教授(華學誠教授協助),主攻文字學和訓詁學。
4、2005-2007,復旦大學中文系從事博士後流動站工作,師從吳金華教授,2005年獲得教育部第38批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資助。

李春曉教學情況

1、本科生課程:古代漢語(省級精品課程)、中國文化視野下的訓詁研究(接力課,2010年度高校省級精品課程“漢語與中國文化”)。
2、研究生課程:訓詁學(漢語言文字學專業)、漢語語言學導論(漢語國際推廣教育碩士專業)。
3、2009年,參與馬重奇教授主持的教學成果《漢語史系列課程的傳承與創新》獲“福建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排名第六)。

李春曉科研項目

1、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海峽兩岸閩南方言動態比較研究》)、福建省政府海西項目(《海峽西岸瀕危語言學文獻及資料的挖掘、整理與研究》)的重要研究。
2、參與福建省社科重點課題,國家社會科學“九五”規劃重點項目“十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閩台方言的源流和嬗變》(主持人:馬重奇,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出版,2003年獲“福建省第五屆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3、參與上海市古籍整理出版規劃重點項目《古文字詁林》的部分資料編纂工作(主持人:李圃,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2004年出版,凡十二冊,2006年10月獲“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和“全國首屆中華優秀圖書獎”)。
4、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規劃基金項目1項,全國高校古籍整理項目1項,福建省社會科學規劃項目2項,福建省教育廳項目3項。在研項目包括“《説文解字六書疏證》研究”、“《加訂美全八音》校證”、“《老子校詁》補正”等。
5、2008年,入選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教學改革、科研創新和人才培養計劃青年骨幹教師培養對象”。
6012年,入選福建師範大學“第二批優秀青年骨幹教師培養對象”。

李春曉主要論文

近年來在《語言研究》、《古漢語研究》、《辭書研究》、《中國訓詁學報》、《中國文字研究》、《漢字研究》(韓國)、《中華字典研究》、《漢字文化》、《福建論壇》、《福建師範大學學報》、《福州大學學報》等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20餘篇:
1、《試論馬敍倫的原始漢字的構擬》,《漢字文化》2012年第4期。
2、《梳理源流 溝通古今——談<漢字源流>對漢字教學的啓示》,《龍巖學院學報》2011年第6期。
3、《許嘉璐先生心中的“馬老”學術品格》,《學為人師 行為世範——慶祝許嘉璐先生從教50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7月。
4、《“漢字全息工程”是真“全息”嗎?》,《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2011年第4期。(亦刊於韓國慶星大學校韓國漢字研究所刊行的《漢字研究》第5輯,2011年12月30日,“特約論文”專欄)
5、《馬敍倫<老子校詁>芻議》,《古漢語研究》2009年第2期。
6、《<老子核詁>和<老子校詁>互補關係論》,《中國訓詁學報(第一輯)》,商務印書館2009年7月。
7、《淺析馬敍倫<老子校詁>的訓詁特色》,《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2009年第4期。
8、《馬敍倫音轉説之闡釋》,《中國文字研究》2009年第一輯(總第十二輯),大象出版社2009年6月。
9、《訂訛規過嘉惠學林——評汪少華教授〈古詩文詞義訓釋十四講〉》《中華字典研究(第1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1月。
10、《閩南方言韻書的集大成之作——讀<閩台閩南方言韻書比較研究>》,《福建論壇》2009年第4期。
11、《淺析馬敍倫的“六書”研究》,《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2007年第1期。
12、《馬敍倫是否抄襲胡適<中國哲學史大綱>? ──從傅斯年評馬氏<莊子札記>説起》,《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年12月。
13、《從<古文字詁林>管窺馬敍倫<説文解字六書疏證>的學術貢獻》,《中國文字研究》(第七輯),廣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9月。
14、《馬敍倫<説文>學研究的突出貢獻》,《社會科學》2006年第8期。
15、《馬敍倫“六書二系”説之闡釋》,《信陽師範學院學報(哲社版)》2006年第4期。
16、《“容易”考辨》,《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2005年第6期。
17、《明道救世,擷粹存真——試析馬敍倫<説文解字六書疏證>的基本風格》,《中文(自學指導)》2005年第6期。
18、《從“曰若稽古”説開去》,《中國文字研究》(第四輯),廣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
19、《福州方言韻書〈加訂美全八音〉“十五音”聲母系統與上古音聲母系統比較研究》,《語言研究》2003年增刊。
20、《<馬氏文通>析句方法中的層次分析觀念》,《<馬氏文通>與中國語言學史──首屆中國語言學史研討會文集》,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年9月。
21、《福州方言韻書〈加訂美全八音〉》,《辭書研究》2003年4期。
22、《閩台地區閩南話程度副詞研究》,《福州大學學報》2001年2 期。
23、《明末泉州南音用韻初探》,《編輯和語言──慶祝張斌先生八十華誕文集》,廈門大學出版社,1999年8月。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