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振軍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原政委)

鎖定
李振軍(1920年6月5日—2008年3月9日)苗族,湖南鳳凰人。1936年參加革命,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7年後,歷任抗日軍政大學幹事,抗大二分校指導員、宣傳教育股股長、大隊代教導員,晉察冀軍區第一軍分區政治部組織科副科長。曾在延安陝北公學學習。1945年後,任晉察軍區第四旅組織科科長、軍區軍政幹校教育主任、軍區補充團政治委員、第五旅第六團政治委員,解放軍第十一縱隊第三十二師第四二九團副政治委員、縱隊政治部秘書處副處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軍政治部秘書處處長,師政治部副主任,軍幹部部副部長、部長,兵團幹部部副部長、師政治委員,廣州軍區政治部青年部部長,軍政治部主任,軍副政治委員,湖南省軍區副政治委員,湖南省革命委員會副主任,中共湖南省委書記,軍事科學院政治部副主任,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員、黨委副書記。
李振軍系第七屆全國政協常委,全國政協民族委員會委員。歌詞作家,作有《夕輝普照後來人》、《人民武警進行曲》等歌詞。 [1-4] 
2008年3月9日,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8歲。
中文名
李振軍
國    籍
中國
民    族
苗族
出生日期
1920年6月5日
逝世日期
2008年3月9日
畢業院校
陝北公學,延安抗日軍政大學
出生地
湖南省鳳凰縣
軍    銜
大校

李振軍人物生平

李振軍早年經歷

李振軍,1920年6月5日生於湖南省鳳凰縣沱江鎮苗族人。
李振軍的童年是在湖南湘西鳳凰沱江河畔的石頭城裏度過的。李振軍常跟兒時的夥伴在城樓上嬉戲、捉迷藏,或踮起腳尖伏在箭孔上俯瞰沱江。李振軍的父親在鳳凰是有名望的秀才,卻娶了一苗家女子一一即李振軍的母親為妻。他的母親姓餘,叫餘夢賢,是四川秀山縣人。她為丈夫養育了十個兒女。李振軍的母親美麗善良勤勞,操着一口流利的苗語。他十歲那年,讀小學四年級的時候,悄悄地在報名冊裏填了苗族,在李振軍的一再堅持下,父親默認了他的選擇。 [11] 
李振軍少年時就讀鳳凰縣立模範小學(今文昌閣小學)成績優異,1932年冬畢業,他天資聰穎,勤奮好學,成績優異。12歲那年李振軍高小畢業,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沅陵教會中學。於是他背起行囊告別了古城鳳凰,去沉江邊的州府求學。因不滿教會學校規定,李振軍憤然離開,1935年去了常德省立八中讀書,但沒讀多久,又因帶頭阻止國民黨警察鎮壓學生運動,再次被學校開除。後他毅然赴長沙參與了革命。 [12] 
次年冬,李振軍在長沙讀高中時參加共產黨領導的新聲歌詠團。由於學習刻苦,工作熱情積極,經黨的領導人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繼續留在新聲歌詠團工作。 [5]  [6]  [9] 

李振軍抗日戰爭時期

抗日戰爭開始,李振軍1937年到達延安,參加了革命隊伍。李振軍先在陝北公學,後進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習,結業後留校工作。後任抗大總校教育幹事、黨務幹事,再到晉察冀軍區抗大十分校,軍區政治部、一分區抗大、一分區三團政治處任指導員、宣傳幹事、股長、主任教員。 [5] 
抗日戰爭時期,李振軍參加了陳莊、萬安、陳勝莊、“五·一反掃蕩”及進軍綏遠等戰役戰鬥。 [17] 

李振軍解放戰爭時期

1943年,李振軍調前方部隊任團政委、旅主任、軍秘書長,參加了遼瀋戰役錦州戰役平津戰役 [7]  1944年冬調21兵團和55軍任師政委,參加瞭解放江西贛南廣西剿匪、海南島等戰役。 [9] 
解放戰爭時期,李振軍先後任晉察軍區第四旅組織科科長、軍區軍政幹校教育主任、軍區補充團政治委員、第五旅第六團政治委員,解放軍第十一縱隊第三十二師第四二九團副政治委員、縱隊政治部秘書處副處長。 [1] 

李振軍建國初期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至1964年,李振軍歷任軍政治部秘書處處長,師政治部副主任,軍幹部部副部長、部長,兵團幹部部副部長、師政治委員。 [1] 
1955年後,李振軍調廣州軍區政治部青年部部長,軍政治部主任,軍副政治委員。 [5]  [1] 

李振軍湖南工作

李振軍(中)等考察鳳凰古城 李振軍(中)等考察鳳凰古城 [9]
1964年至1979年間,李振軍一直在湖南工作,歷任湖南省軍區副政治委員,湖南省革命委員會副主任,中共湖南省委書記湘潭大學校長等職。 [5] 
同時,李振軍與有關部門一起對毛主席、劉少奇賀龍彭德懷陶鑄等革命紀念地進行了建設。還籌建了湖南省電視台、瀟湘電影製片廠,恢復建設了湘潭大學,領導修建了長沙火車站等工程。 [9] 
文革時,李振軍因組織編演《園丁之歌》,險遭“四人幫”迫害。 [14] 

李振軍回部隊任職

李振軍與夫人賀捷生 李振軍與夫人賀捷生
1978年李振軍調回部隊,任軍事科學院政治部副主任、代主任,並領導葉劍英傳記組。 [7] 
1982年,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成立,李振軍任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員、黨委副書記。 [1]  [5] 
李振軍為部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作出了貢獻。 [17] 

李振軍晚年生活

李振軍 李振軍 [10]
晚年,李振軍還在為黨為民做力所能及之事。他兼任中國扶貧委員會和中國老區建設促進會、中國老年書畫協會、中華文學基金會、《民主與法制》、《中國老年雜誌》、《紅葉詩刊》等刊和協會顧問。 [6]  [10] 
他有一首抒懷詩寫道:
匆匆步入古稀年,歷經滄桑志未寒。
奉獻餘勢補萬一,樂觀世事看真顏。 [5] 
李振軍 李振軍 [17]
2008年3月9日,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8歲。
李振軍1955年被授予上校軍銜,1960年晉升為大校軍銜,是七屆全國政協常委,曾榮獲三級獨立自由勳章和二級解放勳章 [17] 

李振軍人物軼事

李振軍調節民族矛盾

由於李振軍從小生長在民族融合的家庭、社會環境裏,故對民族間的感情相對來説較易把握,較易理解。
1987年6月,海南島三亞發生了少數民族與漢族的矛盾衝突,李振軍當時任武警部隊第一任政委,恰巧出差到那裏,當他知道這事以後,決定馬上親赴現場,解決問題,時任海南省武警中隊長的王和平同志忙勸他不要去,説這問題由他們解決的了。可李振軍非堅持要去,當他到了那裏以後,看着對峙着的雙方,便一步站在了他們中間,他先把自己做了一番介紹,然後,笑着對他們説,對今天發生的事我有個看法,如果你們認為説得對,就拍手錶示贊同,握手和好,怎麼樣?我的四句詩是:
自古各族是一家,同樹連根一簇花,
當年攜手倒“三山”,如今同心建中華。
李振軍的話音未落,立刻贏得了滿堂掌聲。大家從他這四句打油詩裏不光覺得詼諧有趣,更感到這裏面所説的實情與道理。由於大家的認同,統一了思想,矛盾化解了,民族之間更加深了團結,為了記載下這段民族團結的故事,當地政府還把他的這四句詩書寫了下來,它至今還懸掛在海南三亞的“三亞紀念館”裏。 [12] 

李振軍愛才護才

李振軍在戰爭年代,發現和宣傳了戰鬥英雄董存瑞
1948年初,李振軍任董存瑞所在團的政委。當時部隊駐在遼寧朝陽。為了迎接解放全中國的戰鬥,部隊開展了50天的冬季大練兵運動。董存瑞在訓練中表現出色,戰鬥精神高昂。於是李振軍建議全團開展向董存瑞班學習的運動,並寫了歌唱董存瑞的歌曲,在全團教唱,推動了全團的軍事訓練。
1948年5月初,為配合即將開始的遼瀋戰役和華北戰場的楊羅耿兵團東進,十一縱隊奉命以迅速果敢的行動,消滅盤踞熱河的國民黨十三軍。這時,李振軍所在團接到了第二次打隆化的戰鬥命令。在誓師大會上,董存瑞主動請纓,當選為“爆破大元帥”,最後在戰役中英勇就義。戰鬥結束後,李振軍政委即主持召開了黨委會議:一面將董存瑞的事蹟上報,一面在全團開展向董存瑞學習的運動,號召全團指戰員:“發揚董存瑞同志的英雄頑強的獻身精神,為消滅敵人不怕流血犧牲。”
1988年2月,李振軍為紀念董存瑞欣然賦詩道: 難忘四十年前事,風風雨雨無盡思。伊遜河畔留忠骨,苔山頂峯聳雄姿。捨身報國傳千古,獻身精神為人師。喜看改革宏圖展,告慰英烈九泉知。
此後,李振軍又發現培養宣傳了“軍中花木蘭郭俊卿等典型,在全軍全國產生了重大影響。 [13]  [15-16] 

李振軍歌詞作家

李振軍也是歌詞作家,作有《夕輝普照後來人》、《人民武警進行曲》等歌詞。 [4] 
賀捷生回憶,由其老伴李振軍將軍作詞,著名作曲家王立平作曲的《人民武警進行曲》,是一首歌唱祖國、頌揚軍隊的歌。李振軍平時喜歡吹簫弄弦、臨風賦詩,很早就有寫一首軍歌的夙願,但戰爭歲月畢竟是戎馬倥傯,北戰南征,不可能有工夫進行創作。所以,寫軍歌一直是他一樁未了的心願。
改革開放後的1983年,李振軍在武警部隊任政委。一部題為《花好月正圓》的武警題材電視劇需要配一首主題曲,而武警部隊也需要一支進行曲,李振軍慨然應允了編導的請求,用了一個通宵的時間,創作出了這首激情澎湃的歌詞:“肩負着神聖的使命,胸懷着無限忠誠,我們是光榮的人民武警,維護着憲法的尊嚴,捍衞着祖國的安寧。我們在紅旗下奮勇前進,冰雪的哨卡,風雨的邊境,凝聚着戰士的愛憎。堅強的防線,勝利的征程,灑滿了戰鬥的豪情。黨在召喚,祖國在召喚,為我可愛的中華,築起鋼鐵長城。”可以説,這首歌詞,概括了武警部隊的性質和基本特色,具有濃郁的武警部隊色彩。 [8] 

李振軍書法詩詞等

李振軍,戒馬一生不僅為黨為人民立下許多功勞,而且在書法、詩詞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詣。他的字龍飛鳳舞,瀟灑流暢;他的詩也明快爽朗,含義深刻,頗具儒將風度。 [5] 
參考資料
  • 1.    鄭萬通,盧之超主編:《政協全國委員會常委會名錄》,解放軍出版社,1995年,第537頁。
  • 2.    《李振軍同志逝世-曾任湖南省委書記等職》,《三湘都市報》,2008年3月20日。
  • 3.    吳榮臻總主編:《苗族通史》5,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132頁。
  • 4.    中國音樂家協會編:《中國音樂名家名錄》,廣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92頁。
  • 5.    《武警總隊政委李振軍》,《吉首大學報》,2011年5月31日。
  • 6.    湖南省教育史志編纂委員會編:《湖南近現代名校史料 》3,湖南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2739頁。
  • 7.    鳳凰縣政府門户網站-李振軍  .鳳凰縣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3-06-17]
  • 8.    賀捷生:《一位將軍與一首軍歌》,賀捷生著,《賀捷生 索瑪開花的時節》,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2010年,第71頁。
  • 9.    《武警部隊第一任政委李振軍》,全華山編著:《人傑地靈醉湘西》,中國文聯出版社,2004年,第103頁。
  • 10.    貴州省苗學研究會編:《苗學研究通訊》第10期人物專集苗族人物,貴州省苗學會,1997年,第178頁。
  • 11.    朱羣慧,東旻編著:《走出大山 百年中國苗族優秀人物選(1910-2010)》,中國文史出版社,2006年,第363頁。
  • 12.    朱羣慧,東旻編著:《走出大山 百年中國苗族優秀人物選(1910-2010)》,中國文史出版社,2006年,第364頁。
  • 13.    劉秉榮:《鳳凰才子護英才——李振軍同志二三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湘西文史資料》第三十四-三十五輯 湘西名人,1994年,第23-33頁。
  • 14.    劉秉榮:《李振軍與》,《湖南黨史》1994年第5期。
  • 15.    劉秉榮:《李振軍與“當代花木蘭”郭俊卿》,《黨史博覽》2001年第10期。
  • 16.    劉秉榮:《李振軍愛才》,《湖南黨史》1994年第3期。
  • 17.    《李振軍同志逝世》,《人民日報》,2008年4月20日。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