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振亞

(贛州市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

鎖定
李振亞,漢族,出生於1912年,安徽利辛人。江西省書法家協會名譽理事,贛州市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贛南畫院榮譽院士,贛州市老年書畫協會顧問。
中文名
李振亞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12年
職    業
書法家
出生地
安徽

李振亞獲獎情況

作品除在本省市歷屆書展獲獎外,曾於北京藝術館參加(各民主黨派書畫展)江西政協書畫展,併入選專集,獲上海第一屆書展紀念獎,江西舉行八一建軍節書展獲優秀獎。此外,在30年教學中曾為大、中、專、院校培養不少書法骨幹。書法作品多次應邀參加全國性和海峽兩岸書法作品展,併為全國多家紀念館和多處名勝地所收藏和鐫刻成碑。書論文章,多次入選全國書學討論會,並多次發表於《中國書法》和《書法報》等報刊。作品在全國性書畫大賽中獲獎12次。1992年書法作品在日本展出並被收藏,1994年書法作品赴加拿大參加精品展,獲楓葉獎並被收藏。傳略輯入《中國現代書法界人名辭典》、《中國美術書法界名人名作博覽》、《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等。 [1] 

李振亞社會評説

他的“李氏圓體”、“左右開弓”、“左手反書”堪稱一絕。贛州市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贛南畫院榮譽院士、市老年書畫協會顧問。1912年出生在安徽省利辛縣胡集鎮一個“郎中”家裏的李振亞,幼承家學,六歲習書。説起他怎麼來到贛南時,李老饒有興趣地給我們講述了一段塵封的歷史:抗日戰爭時期,李振亞投筆從戎,隨趙君邁率領的税軍總團第一團駐上海,編入陸軍44師235團。因為寫得一手好字,當了書記官。後來,趙君邁出任湖南省衡陽市市長,李振亞也隨即在衡陽市政府兵役科當差。衡陽淪陷,李振亞南下到了廣東曲江(今韶關)。當時在衡陽的李振亞就和《正氣日報》副刊編輯王西彥有過信稿往來。與難民一起擠在曲江一個小旅館的李振亞,想起王西彥,於是決定取道贛州。抵達贛州後直奔濂溪路《正氣日報》社找到了王西彥。當晚,王西彥領着他去見《正氣日報》社社長,也就是當時贛州專區的專員蔣經國先生。因為蔣經國與衡陽市市長趙君邁的交往,李振亞在衡陽曾與蔣有過一面之交。經王西彥一介紹,蔣便記起來了,當即寫了一張便條,要他去找總編輯曹聚仁(曾任暨南大學教授,主編過左翼文壇很有影響的刊物《濤聲》、《芒種》)。就這樣,他便到《正氣日報》內務部工作。由於他古文、書法功底深厚,很快熟悉了報社編務,後來成為管理部主任。日軍佔領贛州時,李振亞隨《正氣日報》遷至廣東梅州市梅縣區。抗戰勝利後,他又回到贛州,主編《大贛晚報》。李老清楚記得當時解放軍進城時,他還在《大贛晚報》發表了《歡迎解放軍進城》的文章,受到了軍隊領導的高度評價。解放後,他負責籌辦贛州第一家電影院,出任贛州電影院院長。後來,他先後調到贛州一中、贛州五中從事語文教學。
“辛苦寒燈數十霜,磨墨墨磨感深長;筆從曲處還求直,意欲圓時頓覺方。”“十年浩劫”李老被誣為蔣經國留下的特務,關進牛棚三年零六個月,受盡了磨難。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李老再次感受到春天的温暖,重新煥發了藝術的青春。他不僅堅持臨池習字,而且熱心輔導,不計報酬。開始是在政協民建辦班,原計劃招收50人,兩天就有70多人報名。一連辦了四期,沒有領取一分錢講課費。後來團市委、冶金學院、贛南畫院都相繼邀請李老授課。生活的磨礪,造就了他高尚的藝風藝德,他也因此被選為贛南書法研究會(現市書法家協會前身)會長。
李老一貫保持平民心態。貫穿其書法中的樸實無華、平淡自然的風格,與他現實生活中追求同度一致。可以説,他那真金無鍍、大美無語的作品,是他坎坷歷程的寫照,是他為人為藝高尚品質的展現。環顧書房四周李老的作品,字字有金石之風,行行如刀刻斧斫;森然大氣,穩重厚實,即使大草之飛白牽絲,變凝神運氣而就,無半點浮怯。難怪建國初期“贛西南行政公署“巨幅榜書以及後來贛州市區許多商號、牌匾多出自李老之手。一般人都會認為李老有此功夫,肯定揮筆來錢,日進斗金。然而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寫了一輩子字的李振亞老人,卻從不為錢而寫字。對於鍾愛書法藝術的人士總是有求必應,向他求字的人也就絡繹不絕。
李老書法還有一絕,就是他的“左右開弓”、“左手反書”。右手寫正書,左手寫反書,規矩中求奔放,灑脱中自我。此次有幸親眼目睹李老“左右開弓”的場面,看似漫不經意,一筆一畫輕鬆自如,實則傾注了他幾十年的功力,真正做到心手兩忘,出神入化。
拜訪結束之際,李老緊緊握住我有手,動情地説:“這些年文聯鍾小平主席、文化局夏之明局長等文藝界領導多次來看我,十分感謝黨和政府對我的關懷。希望我們的書畫事業在各位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取得更大的成績。”
“奮蹄無力不揚塵,轉眼青春成老人;只要一息尚存在,還當為國獻赤習”。贛南紅土地上的書壇壽星――李振亞,是這樣説的,也是這樣做的。(來源:《贛南美術》)
參考資料
  • 1.    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異天、戈德主編《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第二卷,66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