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承霖

(清朝狀元)

鎖定
李承霖(1808-1891) 清代文人。字雨人,號果亭。丹徒(今江蘇鎮江)人。道光二十年(1840)中狀元,嘗任廣西學政,嚴斥舞弊之風,後教授醇親王 [3]  奕譞讀書。
咸豐元年(1851)丁母憂歸裏。六年(1856)父喪,遂不復出。光緒年間曾上書沈葆禎劉坤一等,阻止有人在江寧、鎮江府間的青龍山一帶開礦。
光緒十年(1884)七十七歲重遊泮水,並自輯其詩文、制藝為《劫餘僅存》。八十四歲卒。 [1] 
雨人
果亭
所處時代
清朝
出生地
丹徒
出生日期
1808年
逝世日期
1891年
主要成就
狀元
主要作品
《劫餘僅存》
本    名
李承霖

李承霖道光硃筆點承霖

李承霖於道光十九年(1839)秋的鄉試中,舉經魁(中舉第一名稱解元,前五名統稱舉經魁),翌年春的庚子恩科(該科為慶賀道光帝六旬壽辰特設的),李承霖為清道光二十年(1840)恩科進士第一人,被道光皇帝欽點為一甲一名狀元。
李承霖鎮江故里的文史資料説,李承霖的際遇很特殊,30多歲時還是童生,這一年僥倖進了學為秀才,又遇朝廷慶典設恩科而先赴南京鄉試(若非恩科,應於第二年才能進行鄉試),中舉後接着赴京會試,連捷後經殿試又點了狀元。從中秀才到點狀元計八個月的時間,所以在李承霖友人的賀詩中有“讀書三十年,發達八個月”之句。
李承霖在當時參加進士會考的考官是內閣大學士潘世恩、禮部尚書龔守正、户部尚書龍文及户部侍郎王瑋慶四人。考試的題目是“如琢如磨至修也”,“蓋均無貧”二句,“用下敬上”四句。賦得“慎修思永”得“謨”字。

李承霖教皇子點洪天王

據後來流失台灣的李德仁的叔叔保存的資料記載,李承霖一舉奪魁,授翰林院編修,專門負責編輯各地奏章呈交皇帝,並施教兩個皇太子。在李承霖走紅期間,兒子們也曾出了兩個探花,只是不夠顯赫,流落姜堰的第九個兒子李梓恭曾任北京故宮電燈廠廠長。
道光二十三年(1843),李承霖一舉奪魁授翰林院編修,出任廣西鄉試主考官,而後,提督廣西學政。當時的官場腐敗,考場十分混亂。李承霖發現找人替考已成風,當時稱為“槍替”,他親臨監考,為了選擇真才而整飭考場秩序,力糾作弊之風。他工作非常認真,經過幕僚看過認為不可取的卷子,還要拿來細細複閲。他説:“我不是不怕麻煩,只是以為多取一個假冒的即少取一個有真才實學的,那樣,我於心何安?”他由於過度疲勞,結果患上慢性目疾。遇到考秀才屢試不中的洪秀全,李承霖秉公圈點他中秀才,以致後來洪秀全當了農民造反的頭,仍不忘當年恩師的知遇之恩,甚至執意勸解恩師到南京幫他打天下。李承霖的父母為此甚為着急,認為荼毒生靈,於是規勸他向皇帝提出告老還鄉一併照顧年老雙親,皇帝准奏並派他到江蘇當了鹽督使,李承霖一家從此落腳蘇北。
道光二十六年,李承霖提督學政任滿回京後,道光帝命他代為諸皇子抄錄開國方略,入值上書房,教醇親王讀書,並對他説:“你常患目疾,書可以慢慢地抄,教醇親王當以性情氣習為重,讀書是次要的。”

李承霖洪秀全贈棗梨

咸豐初年,李承霖因母親亡故而回家鄉丹徒守孝。咸豐三年(1853),太平軍攻打鎮江時,李承霖侍父避亂黃墟。第二年他居住的地方半夜失火,他揹着父親冒煙逃出險境。咸豐四年(1854),李承霖母喪服滿後,應復職。咸豐皇帝想起他時便問翁同騄,李是否服滿,為何不來銷假?翁便寫信催李承霖入京。李承霖以父患風痹不能遠離為由相辭。
李承霖晚年雙目失明,對家人特別是對後代嚴格要求,不準穿綾羅綢緞的衣服。有時候聽見兒孫的聲音便喊過來在身上摸一摸。最後,李承霖老死於家中。他著有古文詩詞多篇,因兵燹大多散失,僅餘數十篇,編為《劫餘僅存》。
一般人中了狀元,或宦途顯赫,或文章蓋世,唯獨李承霖除道光二十三年(1843)做了一任廣西學政外,即回京在上書房任侍講學士,當醇親王(光緒生父)的師傅,旋即借母喪回籍。從咸豐三年(1853)起即隱居泰州達30餘年,默默無聞,故生平事蹟不為人所知。
李承霖的後裔曾經聽過家裏的老人講,在太平天國起義時,洪秀全怕連累老師,命人送了一袋梨和一袋棗到鎮江老師家,“棗梨”是“早離”的諧音,狀元公理解這個意思是叫他早早離開故居。因而李承霖由原籍丹徒(鎮江)遷居泰州,以後一直在泰州生活了30年。泰州曾保存一套始自元代的家譜,在“文革”中丟失。筆者手頭現存的《李承霖家譜》《李壽慈家譜》是後來人補修的,上面都這樣記載着:李承霖,丹徒籍,居泰州。在寫到他兒子慎傳時,舉人,居泰州。李承霖在泰州時,還為泰州商氏家譜作序。這期間,也常到溱潼鎮收租糧。原泰州大林橋附近的夏家花園就是皇帝賜予他的狀元府第。
太平軍進攻江蘇時,軍中即傳言:“天王的老師在泰州,我們不能打泰州。”故泰州未遭兵燹。編輯的《鎮江文史》還傳説洪秀全曾召請李承霖去過天京。家族中也流傳過類似的一些軼事,但都得不到佐證。李承霖對於和太平天國的關係,一直諱莫如深,即使對他的兩個兒子(慎傳、慎儒)以及後來對侄孫李壽銓,一直“三緘其口”,也從未透露過絲毫信息。究竟真相如何?無記載可考。

李承霖隱居泰州葬鎮江

李承霖避亂泰州休息庵之事,可以從他編著的《劫餘僅存》的自序中得到印證。陳邦賢《點狀元的預兆》説:“前清有位狀元,叫做李承霖,江蘇丹徒人,僑居泰州,就是曾經的泰縣,家貧如洗。他和他的母親住在一間樓下的小屋子裏。他在那裏讀書,母親在那裏做針線、洗衣服。某年除夕的晚間,樓上的小朋友把馬桶翻倒下來,恰巧把糞水滴在李先生的頭上,李先生連呼晦氣不止。他的母親便以極温和的態度對他説道:‘這一沖沖掉了黴氣,恭喜你明年要點狀元了!’到了第二年,李承霖果然中了狀元。從李承霖在未考中狀元前就曾隨母親僑居泰州,到聽到金田起義的消息後躲在泰州,可見他跟泰州有很深的淵源。”
李承霖自從隱居後,恬淡儉樸,樂善好施,凡親友告貸,總不吝資助。當時因戰亂頻繁,李氏宗支已分散逃避各地,揚泰之間是他唯一的活動範圍,平時常到揚州探望家境清寒之族人。及見侄孫李壽銓勤奮好學且天資聰穎,大為欣慰;撫之曰:“此吾族中之千里駒也!”自此不時予以指導教誨,致使其閲歷修養和文學造詣日進,為當道所賞識,被吸收到安定和梅花兩書院任教授。李承霖去世時,李壽銓已27歲。
李承霖一生曾著有詩文若干,可惜在戰亂中不存。戰後他向友人索得部分文稿、詩詞及往復書信等在光緒甲申春77歲時編了《劫餘僅存》一書。由於李承霖曾經歷了1842年的鎮江抗英保衞戰及1853年的太平天國兩次較大規模的戰爭,其文稿在避亂時大半被火所毀,因而今人很難從史料中去追尋其人生軌跡。李承霖在書的卷首的自序中稱自己所有的文稿“因遭壬寅之夏(指1842年鎮江抗英保衞戰)、癸丑避亂(指1853年太平天國戰爭),存稿及行篋又毀於火,一劫再劫”。序中還説兵燹後向友人索得“關乎治亂救生,試院及吾郡大事的散文”;“應酬諸作、往復書信”,“時文、古近體詩”等分編為上中下三卷的《劫餘僅存》,最關鍵的是序末註明“光緒甲申春七十七叟李承霖自序於泰州休息庵”。
光緒甲申是1884年,李承霖77歲,其卒年84歲,以此推算其生卒為1808-1891年。因是狀元公本人自序,不可能將寫書的時間與年齡搞錯,所以説這個年份是可靠的。
李承霖家住在何處,雖未見地方文獻記載,卻知李氏宗祠位於鎮江市運河路通往南郊的鐵路涵洞附近,後因鐵路南站貨場擴大時被拆毀而不存。李承霖84歲去世後與原配夫人郭氏合葬於鎮江市城西的高驪山小銀窩,當地村民稱之為“狀元墳”,實地走訪後得知其墓早毀不存。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