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懷仙

鎖定
李懷仙(?―768年),營州柳城(今遼寧朝陽市)人。唐朝時期藩鎮將領。
擅長騎射,頗有智數。參加安史之亂,帶兵攻打雍丘,累遷幽州節度使廣德元年(763年),斬殺史朝義,歸順朝廷,得到僕固懷恩推薦,授檢校侍中、幽州盧龍節度使,冊封武威郡王。廣德二年(763年),僕固懷恩反叛後,修繕城邑,訓練軍隊,形成藩鎮割據局面。大曆三年(768年),為盧龍兵馬使朱希彩、經略副使朱泚兄弟所害。
中文名
李懷仙
國    籍
中國
逝世日期
768年
職    業
節度使
出生地
柳城(今遼寧朝陽南)
拼    音
lǐ huái xiān

李懷仙人物生平

李懷仙是柳城(今遼寧朝陽市)胡人,家族世代皆仕契丹,負責守衞營州
擅長騎馬射箭,思維敏捷有計謀。 [1]  天寶十四年(755年),安祿山史思明起兵反叛,史稱安史之亂。當時李懷仙在安祿山帳下擔任副將 [2]  ,亦隨安祿山叛亂。 [3] 
至德元年(756年),李懷仙與潮復、楊朝宗、謝元同等人率領四萬多兵眾攻打雍丘,但遭唐軍拼死抵抗,李懷仙等人大敗逃走。 [4]  後來,李懷仙跟隨安祿山攻陷河洛。安祿山死後,李懷仙追隨安祿山之子安慶緒乾元元年(758年),安慶緒兵敗,李懷仙轉而投奔史思明。 [3] 
上元二年(761年),史思明攻陷河南,留其次子史朝清守衞幽州,派阿史那玉、高如震輔佐。同年三月,史思明的長子史朝義殺害父親史思明,自登帝位,任命李懷仙為燕京留守、范陽尹。 [5-6]  史朝義準備誅殺史朝清,阿史那玉與高如震兩將叛變,史朝義任命李懷仙為幽州節度使,派他帶兵進入幽州。高如震本打算拒絕不納,但來不及想出對策,只得出來迎接。李懷仙表現極寬容以安定人心。三天後,李懷仙集會眾將,斬殺高如震,州部於是平定下來。 [7]  上元二年(761年)十二月,當時平盧節度使侯希逸與李懷仙的軍隊互相攻打多年,救援已經斷絕,而且還遭到奚人的侵擾,侯希逸便率領全軍二萬多人襲擊並打敗李懷仙。 [8] 
寶應元年(762年),天下兵馬元帥雍王李適統率回紇諸軍大敗史朝義,收復東都洛陽(今河南洛陽),史朝義率眾渡過黃河向北逃走,李適於是派副元帥僕固懷恩率兵追擊史朝義。廣德元年(763年)正月,當時叛軍勢力已經瓦解,當叛軍聽聞僕固懷恩追來,都望風投降。史朝義率領數千殘餘兵眾準備前往范陽,投奔李懷仙。當時中使駱奉先派人從小路來詳細與李懷仙剖析利害禍福,李懷仙於是投降朝廷,並派遣兵馬使李抱忠率領三千士兵鎮守范陽。史朝義來到范陽,李抱忠關閉城門,不讓史朝義進城。這時唐軍即將追到,史朝義走投無路,便在樹林中上吊自殺,李懷仙割取他的頭顱,由駱奉先獻給朝廷。 [9]  當時僕固懷恩想暗中結黨以鞏固其兵權,於是上表推薦李懷仙可以任用。閏正月十九日,唐代宗任命李懷仙為幽州大都督府長史,檢校侍中,幽州、盧龍等軍節度使 [10-11]  ,後升任檢校兵部尚書,封爵武威郡王。 [12] 
廣德二年(763年),僕固懷恩反叛朝廷之後,邊域各處戰爭不止。當時朝廷正招撫西方之師,所以李懷仙與成德節度使李寶臣(張忠志)、魏博節度使田承嗣、相衞節度使薛嵩等人得以招回亡散兵卒,各自擁有數萬精兵,修繕城邑,訓練軍隊,自己設置文武官將,地方貢賦據為私有,朝廷無法控制。 [13-15] 
大曆三年(768年)六月二十日,李懷仙的部下兵馬使朱希彩、經略副使朱泚、朱泚之弟朱滔打算殺害李懷仙,朱泚兄弟殺死門衞進屋,但朱希彩還沒來。到天快亮時,朱泚害怕起來,打算逃跑,朱滔説:“計劃如果不能成功,只有一死。逃能逃到哪裏去?”不一會兒,朱希彩來到,於是他們共同殺害李懷仙及其全家。 [16-18] 

李懷仙人物評價

劉昫等《舊唐書》:①“善騎射,有智數。” [19]  ;②“若懷仙之輩,習亂河朔,志深狡蠹,忠義之談,罔經耳目;以暴亂為事業,以專殺為雄豪,或父子弟兄,或將帥卒伍,迭相屠滅,以成風俗。” [19] 
歐陽修等《新唐書》:“善騎射,智數敏給。” [20] 
參考資料
  • 1.    《舊唐書·卷一百四十三·列傳第九十三》:善騎射,有智數。
  • 2.    《新唐書·卷二百一十二·列傳第一百三十七》:李懷仙,柳城胡也。世事契丹,守營州。善騎射,智數敏給。祿山之反,以為裨將。
  • 3.    《舊唐書·卷一百四十三·列傳第九十三》:李懷仙,柳城胡人也。世事契丹,降將,守營州。祿山之叛,懷仙以裨將從陷河洛。安慶緒敗,又事史思明。
  • 4.    《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七》:三月,乙卯,潮復與賊將李懷仙、楊朝宗、謝元同等四萬餘眾奄至城下;眾懼,莫有固志。巡曰:“賊兵精鋭,有輕我心。今出其不意擊之,彼必驚潰。賊勢小折,然後城可守也。”乃使千人乘城;自帥千人,分數隊,開門突出。巡身先士卒,直衝賊陳,人馬辟易,賊遂退。明日,復進攻城,設百炮環城,樓堞皆盡;巡於城上立木柵以拒之。賊蟻附而登,巡束蒿灌脂,焚而投之,賊不得上。時同賊隙,出兵擊之,或夜縋斫營。積六十餘日,大小三百餘戰,帶甲而食,裹瘡復戰,賊遂敗走。巡乘勝追之,獲胡兵二千人而還,軍聲大振。
  • 5.    《舊唐書·卷一百四十三·列傳第九十三》:朝義時,偽授為燕京留守、范陽尹。
  • 6.    《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二》:朝義即皇帝位,改元顯聖。密使人至范陽,敕散騎常侍張通儒等殺朝清及朝清母辛氏並不附己者數十人。其黨自相攻擊,戰城中數月,死者數千人,范陽乃定。朝義以其將柳城李懷仙為范陽尹、燕京留守。
  • 7.    《新唐書·卷二百一十二·列傳第一百三十七》:史思明盜河南,留次子朝清守幽州,以阿史那玉、高如震輔之。朝義殺立,移檄誅朝清。二將亂,朝義以懷仙為幽州節度使,督兵馳入。如震欲拒,不及計,乃出迎。懷仙外示寬以安士,居三日,大會,斬如震,州部悉平。
  • 8.    《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二》:平盧節度使侯希逸與范陽相攻連年,救援既絕,又為奚所侵,乃悉舉其軍二萬餘人襲李懷仙,破之,因引兵而南。
  • 9.    《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二》:時朝義范陽節度使李懷仙已因中使駱奉仙請降,遣兵馬使李抱忠將兵三千鎮范陽縣,朝義至范陽,不得入。官軍將至,朝義遣人諭抱忠以大軍留莫州、輕騎來發兵救援之意,因責以君臣之義,抱忠對曰:“天不祚燕,唐室復興。今既歸唐矣,豈可更為反覆,獨不愧三軍邪!大丈夫恥以詭計相圖,願早擇去就以謀自全。且田承嗣必已叛矣,不然,官軍何以得至此!”朝義大懼,曰:“吾朝來未食,獨不能以一餐相餉乎!”抱忠乃令人設食於城東。於是范陽人在朝義麾下者,並拜辭而去,朝義涕泣而已,獨與胡騎數百既食而去。東奔廣陽,廣陽不受;欲北入奚、契丹,至温泉柵,李懷仙兵追及之;朝義窮蹙,縊於林中,懷仙取其首以獻。
  • 10.    《舊唐書·卷一百四十三·列傳第九十三》:寶應元年,元帥雍王統回紇諸兵收復東都,朝義渡河北走,乃令副元帥僕固懷恩率兵追之。時羣兇瓦解,國威方振,賊黨聞懷恩至,望風納款。朝義以餘孽數千奔范陽,懷仙誘而擒之,斬首來獻。屬懷恩私慾樹黨以固兵權,乃保薦懷仙可用。代宗復授幽州大都督府長史、檢校侍中、幽州盧龍等軍節度使………
  • 11.    《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二》:癸亥,以史朝義降將薛嵩為相、衞、邢、洺、貝、磁六州節度使,田承嗣為魏、博、德、滄、瀛五州都防禦使,李懷仙仍故地為幽州、盧龍節度使。
  • 12.    《新唐書·卷二百一十二·列傳第一百三十七》:朝義敗,將趨范陽。中人駱奉先間遣鐫説,懷仙遂降,使其將李抱忠以兵三千戍范陽。朝義至,抱忠閉關不內,乃縊死,斬其首,因奉先以獻。僕固懷恩即表懷仙為幽州盧龍節度使,遷檢校兵部尚書,王武威郡。
  • 13.    《舊唐書·卷一百四十三·列傳第九十三》:與賊將薛嵩、田承嗣、張忠志等分河朔而帥之。既而懷恩叛逆,西蕃入寇,朝廷多故,懷仙等四將各招合遺孽,治兵繕邑;部下各數萬勁兵,文武將吏,擅自署置;貢賦不入於朝廷,雖稱籓臣,實非王臣也。朝廷初集,姑務懷安,以是不能制。
  • 14.    《新唐書·卷二百一十二·列傳第一百三十七》:屬懷恩反,邊羌挐戰不解,朝廷方勤西師,故懷仙與田承嗣、薛嵩、張忠志等得招還散亡,治城邑甲兵,自署文武將吏,私貢賦,天子不能制。
  • 15.    《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三》:時成德節度使李寶臣,魏博節度使田承嗣,相衞節度使薛嵩,盧龍節度使李懷仙,收安、史餘黨,各擁勁卒數萬,治兵完城,自署文武將吏,不供貢賦,與山南東道節度使梁崇義及正己皆結為婚姻,互相表裏。朝廷專事姑息,不能複製,雖名藩臣,羈縻而已。
  • 16.    《舊唐書·卷一百四十三·列傳第九十三》:懷仙大曆三年為其麾下兵馬使朱希彩所殺。
  • 17.    《新唐書·卷二百一十二·列傳第一百三十七》:大曆三年,麾下朱希彩、朱泚、泚弟滔謀殺懷仙,斬閽者以入,希彩不至。黎明,泚懼欲亡,滔曰:“謀不成,有死,逃將焉往?”俄希彩至,共斬懷仙,族其家。
  • 18.    《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四》:六月,壬辰,幽州兵馬使朱希彩、經略副使昌平朱泚、泚弟滔共殺節度使李懷仙,希彩自稱留後。
  • 19.    《舊唐書·卷一百四十三·列傳第九十三》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5-04-19]
  • 20.    《新唐書·卷二百一十二·列傳第一百三十七》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5-04-19]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