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應紅

(中國科學院院士、航空推進理論與工程專家)

鎖定
李應紅,1963年1月5日出生於重慶市奉節縣,航空推進理論與工程專家,專業技術一級 [31-32]  ,專業技術少將軍銜,中國科學院院士。現任第十九屆中央候補委員,空軍工程大學航空航天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航空等離子體動力學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和飛機推進系統軍隊重點實驗室主任 [7] 
李應紅於1983年從空軍工程學院航空機械工程系畢業後留校任教,先後擔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198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89年獲得華東工學院碩士學位;2003年提前晉升專業技術四級;2010年晉升為專業技術少將軍銜,同年晉升技術三級;2012年晉升技術二級;201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 2019年評為“推進空軍戰略轉型十大傑出人物” [33] 
李應紅長期從事航空發動機氣動熱力控制、診斷與部件表面強化研究 [2] 
中文名
李應紅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重慶市奉節縣
出生日期
1963年1月5日
畢業院校
華東工學院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
《航空發動機監控與診斷原理》
主要成就
201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019年評為“推進空軍戰略轉型十大傑出人物” [33] 
性    別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李應紅人物經歷

1963年1月5日,李應紅出生於重慶市奉節縣 [23] 
1978年,15歲時考入空軍工程學院(現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工程大學),成為他們那個小山村的第一個大學生 [15]  ;9月,入伍。
1983年,從空軍工程學院航空機械工程系畢業,獲得學士學位;畢業後留校任教,先後擔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
1985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89年3月,從華東工學院(現南京理工大學)畢業,獲得碩士學位。
2000年,入選首批“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2003年,提前晉升為專業技術四級 [5] 
2008年,再次被確定為國產某型新型戰機高原試飛及其配套科研的發動機技術負責人 [14] 
2010年7月,晉升為專業技術少將軍銜,同年晉升技術三級。
2012年12月,晉升技術二級。
2011年,入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
201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 
2019年,評為“推進空軍戰略轉型十大傑出人物”。 [33] 
李應紅

李應紅主要成就

李應紅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李應紅主持突破多個重大科研項目,提出航空發動機高原起動建模與控制方法、覆蓋機器學習理論、激光衝擊表面納米化與殘餘壓應力複合強化機制、等離子體衝擊流動控制理論與壓氣機近失速流動測控方法並取得突出工程應用效果 [12]  。他還創建了國家和軍隊級重點實驗室各1個 [8] 
20世紀90年代,李應紅帶領課題組多次奔赴高原,克服缺資料、缺設備及工作環境惡劣等一系列困難,攻克戰機發動機“高原病”難題,使中國戰機作戰範圍首次覆蓋青藏高原全境。2002年,李應紅進入等離子體流動控制技術領域,並建立了等離子體衝擊流動控制理論,被用於航空器和發動機設計預研 [14] 
  • 學術論著
截至2016年9月,李應紅先後發表SCl收錄論文80餘篇、EI收錄論文170餘篇,出版著作4部,參編中國國外著作5部 [7]  。李應紅髮表了中國國內第一篇用模糊數學對發動機進行故障診斷研究的論文;編著了中國國內第一本航空發動機故障診斷方面的專著《航空發動機監控與診斷原理》。他主編的《飛機高原使用與裝備技術》是中國第一本公開出版的飛機高原技術方面的專著 [16] 
  • 承擔項目
截至2016年9月,李應紅先後主持完成2個973等10多項重大科研項目研究 [7]  。李應紅主持研究成功的《某型飛機地面壓力加油數字控制系統》,縮短了該型飛機再次出動準備時間,提高工效數倍。
  • 科研成果獎勵
截至2016年9月,李應紅先後獲得國家與部級科技進步獎和技術發明獎14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授權發明專利48項 [7] 

李應紅人才培養

  • 教育思想
李應紅認為:搞科研必須埋頭苦幹,有的項目要幹幾年甚至幾十年,才能出成果 [16] 
  • 指導學生
2010年,李應紅指導的博士生吳雲的畢業論文《等離子體氣動激勵及其擴大壓氣機穩定性的原理研究》被評為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25]  。2020年指導的博士生羅思海的畢業論文《航空發動機葉片激光衝擊複合工藝及其強化機理研究》被評為陝西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26] 
  • 教育成果獎勵
獲獎時間
項目名稱
獎勵名稱
2005年
建設特色鮮明學科專業 培養新型軍事航空工程人才
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排名第一) [27] 

李應紅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2003年
空軍專業技術重大貢獻一等獎

2004年7月
一等功(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簽署通令)
2008年
第七屆光華工程科技獎(青年獎)
2013年
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1] 

“求是”獎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軍隊傑出專業技術人才獎


全國先進科技工作者


全軍“愛軍精武標兵”

2021年6月
全國優秀共產黨員 [28-29] 
中共中央

李應紅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2002年
2013年6月
陝西省工程熱物理學會副理事長 [19] 
2016年
西北工業大學外聘院士、博士生導師 [6]  [10-11] 
2017年10月
2017年10月
2018年7月
2018年11月
廣東工業大學客座教授 [20] 
2019年1月
重慶航空學院名譽院長 [9] 
2019年3月
北京科技大學雙聘院士 [18] 
2019年4月

重慶交通大學綠色航空技術研究院院士專家工作站首席專家 [8] 

西安交通大學雙聘院士 [13] 

國務院、中央軍委軍工產品定型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

總裝飛機總體技術專業組成員

全軍英雄模範代表大會代表

2023年1月
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 [30] 

李應紅人物評價

李應紅是中國航空動力與等離子體技術領域的著名專家,為中國航空發動機氣動熱力控制、診斷與部件表面強化、損傷修復做出重要貢獻 [18] (北京科技大學評)
李應紅和老師一道發表了中國國內第一篇模糊數學故障診斷的論文,錢學森給予了高度評價,並稱之為模糊數學在中國應用中有重大影響的成果之一。李應紅義無反顧地投身於戰機發動機故障分析與診斷事業,執着追逐航空強軍夢 [16] (中國記協網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