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惕碚

鎖定
李惕碚,1939年6月出生於重慶北碚,籍貫湖南攸縣,高能天體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1] 清華大學教授,清華天體物理中心主任 [2] 
李惕碚於1963年從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畢業,之後進入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工作,1964年任研究實習員,1978年任助理研究員,1979年任副研究員,1986年任研究員 [3]  ;199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00年擔任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2006年獲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4] 
李惕碚從事天體物理和宇宙學研究,在宇宙線和高能天體物理實驗研究與數據分析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5] 
中文名
李惕碚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重慶北碚
出生日期
1939年6月
畢業院校
清華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199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原    籍
湖南攸縣

李惕碚人物經歷

1951年,李惕碚從北碚朝陽小學畢業後,離家獨自到重慶市裏去上中學 [6] 
1963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
1964年1月—1978年12月,擔任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實習員。
1978年12月—1979年9月,擔任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1979年9月—1986年4月,擔任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 [3] 
1980年5月—1982年6月,擔任英國杜倫大學(Durham University)高級訪問學者。
1986年4月,擔任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7] 
199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數理學部院士 [5] 
2000年3月,擔任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
2001年9月—12月,擔任日本名古屋大學客座教授。

李惕碚主要成就

李惕碚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李惕碚在中國國內倡議和組織開拓了高能天體物理的實驗研究。提出了銀河系g射線源的統計模型並獲國際共識。建立了尋找超高能天體的計算公式,已成為宇宙線和高能天體物理數據分析的一個標準方法。建立了對象重建的直接解調方法和研究快速變化現象的時域譜方法,獲得日益廣泛的應用 [5] 
李惕碚參加建設雲南高山宇宙射線觀測站並進行了多年的宇宙線研究。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倡議並組織開拓了中國高能天體物理的實驗研究,主持研製球載大型硬X射線望遠鏡,首次用準直調製望遠鏡實現了對硬X射線天體的高精度成像。建立了銀河γ射線的統計模型,給出銀河宇宙線產生高能γ射線的定量估計,指出歐洲天文衞星COS—B發現的宇宙γ射線點源有一半是不真實的,該模型的正確性被其後的觀測證實。在實驗數據分析方法方面有重要建樹:建立了準確處理稀有事例的置信分佈方法;導出了估計對象-背景觀測可靠性的公式,已在多學科研究中被廣泛應用;創立了對象重建的直接解調方法和時變分析的時間尺度譜方法。2000—2015年任中國首顆X射線天文衞星HXMT(慧眼)預先研究、背景型號和工程項目的首席科學家。在宇宙微波背景輻射觀測數據分析和宇宙演化模型研究中獲得重要成果 [2] 
  • 學術論著
根據2020年7月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網站顯示,李惕碚在中國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數十篇 [3] 
  • 承擔項目
項目時間
項目名稱
項目來源
1987年—1990年
宇宙線高能天體物理研究
中國科學院重點科研項目,主持
1992年—1995年
天體高能過程的空間觀測與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1998年—2001年
天體高能輻射的物理過程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1988年—1991年
太陽活動和宇宙活動天體的研究

天體高能輻射的空間觀測與研究
“973”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首席科學家 [3] 
  • 科研成果獎勵
獲獎時間
項目名稱
獎勵名稱
1978年
高山大雲霧室系統及其自動化裝置
全國科學大會獎
1981年
《實驗的數學處理》
國家優秀科技圖書獎
1987年
高山宇宙線核作用中次級粒子的特性及3200米高山宇宙線粒子形態學
1988年
球載硬X射線望遠鏡及其對蟹狀星雲脈衝星的觀測
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2001年
對象重建的直接解調方法
中國物理學會王淦昌物理獎 [3] 
  • 學術交流
2011年10月12日,李惕碚在河北大學主樓302作了題為《挑戰權威——探測黑洞和早期宇宙》的學術報告 [8] 
2018年6月21日,李惕碚在四川大學物理館103國際交流廳,做題為《黑洞探測與人工智能:慧眼衞星》的學術報告 [9] 

李惕碚人才培養

  • 教育思想
李惕碚認為:“科學就是要解決實際問題,而應對災害、環境能源、氣候變化以及可持續發展等重大問題,需要大力推進自然科學領域的原始創新和突破,才能滿足國家、人民的迫切需要。”李惕碚説道。“中國已經進入了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新的歷史時期,對我們的創新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是我們的現狀還遠不能令人滿意。”李惕碚指出,要把創新作為一個核心的價值追求,必須改變現有的許多觀點。“許多科研人員對於創新的理解還停留在發表SCI文章數量的水平上。然而創新能力並不是由發表文章的影響因子和引用次數來體現的,創新特別是原始創新是由多方面因素所決定的。”在談及如何實現創新時,李惕碚認為不管從事哪個學科的研究,實踐都是最重要的。“創新不會在文獻調研中產生。無論是作實驗還是現場調研,都要以敏鋭的洞察力、認真細緻的科學態度,從實際問題中提煉出基本理論問題,再找出解決方法。從實踐中提取出創新性研究,將會具有很廣泛的應用性,對於解決實際問題會有很大幫助。” [10] 
  • 講授課程
根據2020年7月清華大學物理系網站顯示,李惕碚先後開設大學本科《新生研討課》(清華大學2003秋季學期),研究生《宇宙射線天體物理》(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1983—1984),《數理統計學與實驗數據處理》(清華大學1996—1997) [11] 
  • 指導學生
根據2020年7月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網站顯示,李惕碚為國家培養了許多人才,其中博士生8名,碩士生4名 [3] 

李惕碚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1997年
中國科學院院士(數理學部)
2006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2023年2月
小行星1999 CZ₃(國際永久編號第 96612號)被正式命名為“李惕碚星”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天體命名委員會批准 [13] 

李惕碚社會任職

李惕碚兼任中國科學院粒子天體物理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顧問 [2] 中國空間科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所學術委員會常委;粒子天體物理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 [11-12] 

李惕碚人物評價

李惕碚在高能物理和天體物理兩個學科及其交叉領域,在實驗觀測、數據分析和理論模型研究三方面都有工作經驗和重要成果 [3]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評)
孩提時代,李惕碚是朝陽小學求知若渴的少年;中年時光,他是中國科學院院士、“與星空對話”的科學家,潛心在雲南高山站進行了多年的宇宙線研究,在中國國內倡議和組織開拓了高能天體物理的實驗研究;將近耄耋之年,他仍孜孜不倦,作為清華大學教授,對學子們薪火相傳。學習一生,工作一生,奮鬥一生,這就是李惕碚人生的寫照 [6] (華龍網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